苏小燕
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3)
2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 福州 350122)
内容提要: 目的:通过悬吊训练技术(SET)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观察,明确疗效,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选取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化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受试者接受松动手法治疗及悬吊运动训练,而对照组接受关节松动治疗及常规的颈部训练,两组受试者选择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在疼痛得分及上颈段活动度测试的比较上,实验组受试者的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的比较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改善程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悬吊训练技术在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疼痛及上颈段活动度改善程度上更加明显。
颈源性头痛表现为单侧且与颈部活动受限相关的症状、体征[1],目前无法借助影像或者检验技术来明确诊断。有研究认为其与三叉神经及上颈段的神经异常传入有关,也有部分研究认为与颅骨与颈椎间的关节囊、翼状韧带、横韧带的损伤相关[2]。虽然具体的病因、病机还未明确,但通常认为颈源性头痛来源于不同的上颈段的解剖结构。临床上,颈源性头痛的治疗缺乏统一的方案,除了神经阻滞外也并未发现特效药物。目前,松动手法结合运动训练作为常规的物理治疗方案来改纠正异常力学结构,改善姿势。随着悬吊训练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训练方面的疗效优势也被许多研究提及,故本研究观察悬吊训练技术(SET)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疼痛、上颈段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方面的临床疗效。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治疗的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年龄在18~50周岁。
由挪威Redcord AS公司生产的Redcord悬吊训练系统。
1.3.1 纳入标准:①根据国际头痛协会(HIS)的诊断标准[3],符合颈源性头痛的诊断;②年龄在18~50岁,发病3个月以上;③发病后未接受其他治疗者;④本人及家属同意。
1.3.2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合并其他疾病导致头痛的患者;③妊娠期及产后妇女,有明确头颈部外伤史,肿瘤病史等;④合并严重危及生命的其他疾病者。
1.3.3 终止标准:①治疗中出现影响治疗的并发症(包括进行性加重的头晕头痛、心梗、肺部感染等);②不能完成治疗并进行最终评估者。
选取60例受试者,按性别、年龄、部位、病程随机化配对,归入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受试期间两组受试者均接受关节松动术治疗,同时实验组利用SET进行训练,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同时间的常规颈部训练。两组受试者接受康复治疗的总时间一致,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
1.4.1 实验组
关节松动术治疗:患者俯卧位,治疗师根据评估结果在上颈段椎体的棘突,单侧或者双侧的小面关节及横突上,施加由后往前的小范围、振动的力量[4]。并依据软组织的激惹度,疼痛的强度,疼痛与软组织阻力的关系,调整施力的方向及松动手法的等级。该治疗由熟悉松动手法的治疗师完成,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感受。
在松动手法(5min)结束后,进行悬吊训练:采用Neurac规定的训练方法,从改善肌肉的控制开始:①患者仰卧位,头部置于非弹性绳上,调整高度,让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治疗师引导患者放松外周肌群,轻收下巴做点头动作,保持6~7s,然后缓慢放松,休息5s;②俯卧位,训练要领同上;③患者仰卧,肩胛骨区域、骨盆、踝部置于悬吊带上,头部置于两个软垫上,调整绳索高度,让患者在合适的体位上完成颈部的收缩、放松。该组受试者每次治疗30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2周。
1.4.2 对照组
对照组受试者在接受与实验组相同的关节松动训练。在松动术治疗结束后,治疗师指导并监督患者进行颈部核心肌力训练:①仰卧,双膝关节屈曲;患者将双侧肩胛骨回缩(往脊柱方向靠拢),放松颈部浅表肌群,同时轻轻点头收缩深部屈肌群,保持10s,然后放松5s;②患者坐位,回缩肩胛骨,微收下巴维持颈部正确姿势;并交替用双手食指轻触头部的不同方向,同时让头部抗阻收缩维持稳定。该组受试者每次治疗30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2周。
1.5.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自觉地疼痛程度,分数介于0~10之间,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1.5.2 屈曲-旋转测试(FRT)[5]
患者仰卧位,颈部放松,治疗师双手将患者头部缓慢活动到最大屈曲位,并将其被动左右旋转,观察并记录患者(无不适)最大的左旋或者右旋的角度。在本研究中,为减少实验的误差采用双侧活动度的总和,来反映上颈段的活动度。
表1. VAS得分比较(±s)
表1. VAS得分比较(±s)
注:治疗前两组相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治疗前后比较,实验组P<0.05;对照组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30 5.17±1.44 1.13±0.97对照组 30 4.77±1.61 2.10±1.43
表2. 上颈段旋转活动度比较(±s)
表2. 上颈段旋转活动度比较(±s)
注: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差别明显,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相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30 57.27±9.99 74.70±5.42对照组 30 56.52±8.08 66.72±5.56
表3.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的分值比较(±s)
表3.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的分值比较(±s)
注: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相比较,实验组P<0.05;对照组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30 34.63±5.15 11.03±2.42对照组 30 33.97±6.29 10.27±3.25
1.5.3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表的临床使用的可行性已经被证实[6],是患者自我评价的量表,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最低0分,最高5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
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部位、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故可进行临床比较。
见表1。
见表2。
见表3。
综上分析,两组受试者在接受治疗后,疼痛、上颈段活动度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得分及上颈段活动度的比较上,实验组受试者的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的比较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改善程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故认为实验组在改善疼痛及活动度方面较对照组疗效显著,而在改善颈椎功能障碍方面与对照组疗效一致。
国际头痛疾病分类认为颈源性头痛是由上颈段关节、椎间盘及软组织紊乱引起的头痛,通常以单侧头痛及颈部活动受限为主,异常的头部姿势、活动或者按压上颈段可导致头痛加剧[1,3]。本研究选用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来干预,均取得确切的疗效,也间接地验证了颈源性头痛地产生与上颈段地骨骼肌肉结构的异常相关,而且这种结构异常可以通过适当地手法技术及肌肉训练来纠正。
目前在颈源性头痛的物理治疗方法中,许多针对手法的疗效机制研究认为,手法可以刺激机械感受器及本体感受器,从而引起α神经元兴奋,从而激活肌肉[7],并引起疼痛控制的下行抑制。其他相关的手法研究也表明,其在降低疼痛强度、持续时间上均有效。治疗师提供的节律性松动可纠正小面关节的异常排列,改善节段性的滑动,直接改善上颈部的活动。在本研究中,两组受试者均接受了关节松动术治疗,疼痛及关节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也可能与这种作用机理相关。
悬吊训练技术有其独特的评估和训练理论,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证实悬吊训练系统在减轻疼痛、放松肌肉、改善活动度、提高稳定性方面有明确的疗效。关于悬吊运动训练的镇痛机理,有研究认为可能悬吊训练激活了颈部深层稳定肌的收缩[8],从而通过主动抑制理论引起枕后肌群的放松;同时核心肌群的收缩减少了外周肌群的紧张性代偿,这些机制均可通过减少外周肌肉的痉挛,从而降低疼痛,改善活动度。
同时,悬吊训练与常规的颈部训练在改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上都取得明显疗效,然而并未见到显著的组间差异。这可能由于这两种训练都提高了患者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患者的运动自信。颈源性头痛的患者由于找不到明确病因,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确诊,很可能合并疼痛敏化、情绪波动等一些慢性疼痛的症状,训练带来的满足及自信感可干预这些因素。
本研究将悬吊训练与常规的颈部训练在改善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疼痛、上颈段活动度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等指标上进行比较,悬吊训练在主要症状的改善程度上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