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 锦州市妇婴医院儿科 (辽宁 锦州 1210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蓝光疗法对于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计78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9例,所有患儿均接受蓝光治疗,研究组采用间断照射的方式,参照组则采用持续照射的方式,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探讨。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研究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低(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显著疗效,且间断蓝光照射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缩短治疗时间,不良反应报告较少,是一种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数发生在新生儿出生1周以内,主要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清胆红素过高产生的一种病变,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等部位出现黄染,可以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两种,病理性黄疸难以自行恢复,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及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新生儿黄疸应该得到广大家长的重视,及早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常用的方式是蓝光照射,但对于照射方式的选择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蓝光疗法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探讨,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整理报道。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计78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9例,研究已征得所有患儿家属同意。参照组患儿中有男性21例,女性18例,日龄2~20d,平均(12.34±5.79)d,其中早产儿13例,足月儿26例;研究组患儿中有男性22例,女性17例,日龄2~22d,平均(12.71±5.84)d,其中早产儿14例,足月儿25例。对两组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性别、年龄等资料上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处理。
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补液、纠正贫血、维持水电解质及酸平衡等,在此基础上给予所有患儿蓝光照射治疗,应用XHZ-90L型号蓝光治疗仪。参照组患儿接受持续蓝光照射,每日照射1次,时间持续12~16h,研究组患儿则接受间断蓝光照射,每日照射2次,持续时间6~8h,间隔时间6h。光疗照射期间注意对患儿的会阴、肛门及双眼3个部位进行保护,并确认光疗过程中患儿身上未涂抹任何护肤品,蓝光照射距离在40~50cm,患儿身体温度应控制在36.5~37°C。时刻注意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
①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等级,其中治疗后患儿黄疸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血TBIL值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患儿黄疸及其他临床症状好转,血TBIL值明显下降为有效;治疗后患儿黄疸及其他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加重为无效;②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指标进行统计对比;③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比较。
所有统计数据均需经SPSS21.0系统分析检验,统一使用[n(%)]表明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使用(±s)表明为计量资料,行t值检验,凡有P<0.05,即统计学差异存在。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44%,而参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则为76.92%,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值分别为(285.35±24.12)μmol/L、(178.64±20.33)μmol/L,而参照组数据则分别为(286.41±25.67)μmol/L、(203.81±22.86)μmol/L,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
对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为5.13%,而参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则28.21%,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
新生儿黄疸是发病率较高的新生儿疾病,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两种,生理性黄疸可自行消退,对新生儿的健康影响较小,而病理性黄疸则无法自行消退,需要进行临床治疗,否则还会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2]。新生儿黄疸最为直接的发病原因是体内血清胆红素过高,而蓝光疗法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最为常见的方式,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其原理为:通过蓝光波长(424~475nm)的照射,利用光氧化分解体内未结合的胆红素,变为一种无毒的水溶性物质,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改善新生儿黄疸的症状[3,4]。然而,传统的蓝光疗法往往需要持续照射,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可能出现各类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及腹泻等,这就要求在治疗过程中缩短照射时间,间断照射的治疗时间与持续照射大体一致,但中间预留了间隔时间,能够提升治疗的舒适感,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当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做好防护工作,对患儿的私处及眼睛进行保护,避免灼伤[5]。研究结果显示,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44%,而参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则为76.92%,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研究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低于参照组(P<0.05);对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为5.13%,而参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则28.21%,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显著疗效,且间断蓝光照射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不良反应报告较少,是一种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