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亚 莉
(开封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开封 475000)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主要是由于机械性梗阻因素引发胆汁淤积,同时受到继发细菌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发病[1]。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病情严重,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2]。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大多合并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直接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且预后较差,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3]。因此,本次研究通过超声介入胆囊造瘘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报告如下。
对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共8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70.83±5.64)岁。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1.14±5.78)岁。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本人及家属均对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器官障碍、恶性肿瘤、严重出血倾向、认知障碍以及不同意参与研究等患者。
对照组采用直接外科手术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术中引导患者取平卧位,建立CO2气腹,压力控制在1.33~1.87kPa之间。置入腹腔镜,通过腹腔镜观察患者具体情况,在镜下分离、切除胆囊,术后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采用术前超声介入胆囊造瘘术后择期手术治疗:术前引导患者行超声检查,明确胆囊的具体位置、大小以及周围组织结构。根据超声图像选择穿刺点,计算穿刺点与胆囊之间的距离,确定穿刺方向。体表穿刺点选择右侧腋前线或腋中线7~8肋间、8~9肋间,经消毒后再通过超声定位胆囊,给予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超声引导下通过一次性使用引流导管进行穿刺并进入胆囊,拔除针芯,回抽发现有胆汁后送入导管,并进行固定。术后2周进行导管造影,对于胆囊管通畅的患者,可在术后3~4周拔管,若胆囊不通畅,则需要择期行胆囊切除术。
(1)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影像学检查显示炎性病灶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经影像学检查显示炎性病灶和治疗前相比明显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经影像学检查显示炎性病灶未缩小甚至扩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炎症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成本。(3)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观察组炎症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成本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出现1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2.44%;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3例,出血2例,胆瘘2例,并发症发生率17.07%。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χ2=4.986,P=0.026)。
胆囊炎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胆囊炎主要是由于外界细菌入侵或胆囊管阻塞引发的胆囊炎症,具有发病突然、发展速度快等特点,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致死率较高[4]。这也与老年患者的特点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项能力明显退化,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确诊时往往已处于重症阶段。
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炎症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成本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胆囊切除术是传统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常用术式,但这种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且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术后可能发生一系列并发症。而超声介入胆囊造瘘术能通过胆囊穿刺造瘘的方式,降低胆囊摘除率,能进一步减少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疗效更加明显。超声介入胆囊造瘘术目前的穿刺方式分为两种,分别是经皮、腹胆囊造瘘和经肝胆囊穿刺。经皮、腹胆囊造瘘穿刺时无需经过肝脏,能有效避免肝脏出血等不良情况,但引流管的固定难度较大,引流过程中导管容易发生滑脱、移位等情况;经肝胆囊穿刺需要经肝脏,可能引发肝脏出血,因此采用该术式治疗时应与周围胆管、大血管等维持一定的距离,从而降低肝脏出血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超声介入胆囊造瘘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炎症反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经济压力,同时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