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信,张海芹,何春燕
(1.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2.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74)
文旅融合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和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文化和旅游的概念、内涵、产业载体范围、功能效果都十分广泛,从不同角度看,文旅融合的内容不同,既包括职能、产业、公共服务和市场的融合,也包括场所、业态、产品和管理的融合,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应该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从文化与旅游的概念属性、相互关系、融合依据、融合效应、融合方式与路径、动力机制、融合障碍与策略、融合态势测度、单一行业或资源类型的文旅融合发展、区域个案等方面,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开展了大量理论与实践研究[1-2]。在这些研究中,从产业链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不多,从产业生态学视角的研究更少。因此,本文运用产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重新认识、构建文旅融合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文旅融合产业链的培育路径,以期丰富文旅融合理论,并为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目前的研究成果中,从产业链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在定义文化旅游产业概念的基础上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链,认为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核心是文化旅游景区[3-4],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拉长需要在横向上向金融业、IT业、制造业、通讯业、教育业拓展,纵向上向出版传媒、影视、会展、动漫游戏、文艺演出、体育延伸[3][5];另一个则是从产业链的延伸、互补出发,探讨文化产业链与旅游产业链在不同环节上的融合,认为资源、产品、营销和消费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关键节点[6],文旅融合需要结合旅游宣传、吃、住、行、游玩娱乐、旅游影响力等具体的旅游环节融入与之呼应的文化元素[7],融合机制有关联融合、互补融合两种[8],融合模型包括一体化、重组、交叉三种[9]。
总体而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实质是以文化传承和发展为核心,以旅游活动为载体,生产、消费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文旅融合产业链是以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为核心,以满足文化旅游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文化企业、旅游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形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关联关系形态。这里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不仅包括各种类型的文化旅游景区、小镇、综合体等,还包括文化主题的住宿、餐饮、交通、旅游商品以及文化演艺、文化展示等产品和服务。
产业生态学是借鉴生态学的概念、原理、方法等来研究产业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它构建了企业个体、企业种群、产业生态群落、产业生态系统四个逐级递进的层次。目前的产业生态学研究多以区域性产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产业生态系统是在生态学理论基础上借鉴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的产业之间的一种循环系统,是极其复杂的人造经济系统,具有区域性、循环性、合作性、可持续性、动态性、多样性、层次性特征[10-12]。
产业生态系统的循环性是在传统的直线生产系统上增加反馈机制,形成物质、能量的梯次闭路循环使用[11]。文旅融合产业链中的企业个体、企业种群通过价值增值功能联系起来,形成价值生产、增值、消费的直线系统,同时产业链也是由文化旅游消费者需求引发出来的,由此可以构建文旅融合产业链的价值增值循环体系(见图1)。
图1 文旅融合产业链的价值增值循环体系
文旅融合产业链的价值增值循环体系包括以下4个阶段:(1)引入/创造阶段。在现有基础上挖掘或重新创造适合于消费者需求的想法或文化内容,主要涉及文化内容创作、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活动规划、策划等行业。(2)生产阶段。重复生产提供文化旅游者消费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提供这些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或机构、个体从业者都称为供应商,涉及旅游游览、旅游娱乐、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出行、旅行综合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和会议展览服务等行业。(3)宣传推广阶段。让消费者知晓、了解批量生产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涉及新闻和出版、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信息服务、广告服务等行业。从宣传推广主体来看,包括文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生产”阶段的供应商;从传播媒介来看,包括报刊、户外广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以电脑、手机等为输出终端的新媒体。(4)消费阶段。消费者从客源地来到目的地,参与、体验、消费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
在该价值增值循环体系中,既包括了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从引入、生产到宣传推广、消费的过程,也包括消费刺激、引导新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生产这样的反作用流程。对于不同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其活动侧重于价值增值循环体系的不同阶段,如历史文化遗址旅游的引入/创造过程主要发生在过去,大多数与其相关的活动发生在宣传推广和消费阶段;主题公园和旅游演艺在4个阶段都有大量相关活动发生;文创商品的重点则在于引入/创造和生产阶段。
文化和旅游对经济发展进程、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以及人类福祉的影响已经得到广泛认同。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与外部环境、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存在互相依赖、共生关系。对单独的文化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链形态的认识已经从链状结构向网状结构,甚至向系统结构方向转变[13-15]。因此,也可以将文旅融合产业链视作一个产业生态系统,价值增值循环体系就是系统的“营养链”和“食物链”;通过价值增值循环体系联系的文化和旅游企业、机构、个体从业者、消费者共同构成系统的核心产业群落;人才、基础设施、科技、金融、信息、政府等组成支持体系,它们不直接参与价值增值循环体系的运转,但为系统的建立提供支撑保障;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共同构成系统的外部环境(见图2)。
图2 产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文旅融合产业链结构
关键种产业是产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处于产业链的关键节点,比重大,综合效益好,增长潜力大,具有导向作用和很强的关联效应,其发展与壮大对整个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进化与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关键种企业是关键种产业中功能比重大、创新能力强、结构位势突出,具有前向、后向、旁侧联动效应的企业。在文旅融合产业链构建和培育中,可以结合本地文化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优势,识别、关注、培育关键种产业和企业,并以此为核心引入与之相关的文化、旅游产业和企业,利用关键种产业和企业的核心作用、多向连锁扩散效应带动文旅融合产业链的发展。如西安以“盛唐文化”为主题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围绕唐文化主题景区、唐文化旅游演艺两个关键种产业,以2个5A级旅游景区——大雁塔·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和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两个关键种企业,培育文旅融合产业链,开发了华清池、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等文化旅游景区,开发了《仿唐乐舞》《梦回大唐》《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长恨歌》《西安千古情》等至少13部旅游演艺项目,并配套开发了唐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大唐西市国际古玩城、大唐西市酒店、ACBD大唐西市艺术品中心、西市城·购物中心、临潼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长相思 忆长安”——唐都长安1400年文化旅游系列活动,还聚集了宋城演艺、山水盛典、华夏文旅等国内一线制作运营公司。
多样性是影响产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包括产业种类的多样性、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产业链组合方式的多样性。对于文旅融合产业链而言,要实现产业链的稳定并不断向高级层次演化,核心就是要实现提供给消费者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多样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的多元化,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认知,相应地,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理解也应进一步加深和扩大。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多样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深化:
一方面是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不再仅仅依托古镇、文物古迹、庙观、故居等打造的文化旅游景区,或者主题公园、民俗活动,还包括文化主题酒店、民宿、地域特色美食、文化演艺项目、特色文化节庆会展活动、文创商品等等,每一项产品和服务都可以成为文旅融合产业链的关键种产业,它们共同推进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并向高级层次演化。比如乌镇,文化旅游消费者除了可以参观东栅景区内的历史文化建筑、民俗馆、钱币馆、木雕馆、茅盾故居,还可以看船拳表演、品尝定胜糕、体验水乡民宿、参观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体验乡村田园生活、观赏乌镇戏剧节上的表演。乌镇也从传统的观光乌镇,向度假乌镇、文化乌镇、会展乌镇延伸和拓展。
另一方面则是同一资源文化内涵的多样化。如阆中古城,最开始为消费者熟知的是其三国文化和风水文化,参观桓侯祠、品尝张飞牛肉是其主要旅游产品。近年来,阆中古城获得了“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称号,并成功举办春节文化博览会,在春节期间数次登上央视和各大卫视媒体,使阆中古城的春节文化知名度进一步扩大,逛古城、过大年、逛庙会、体验民俗活动成为热点旅游产品,阆中古城的文化旅游内涵不断丰富。
文化和旅游融合以文化传承和发展为核心,以旅游活动为载体。由于文化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与产业生态系统一样,文旅融合产业链天然具有显著的区域特性,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区域背景,即产业链的支持体系和外部环境。支持体系和外部环境不直接参与文旅融合产业链的价值增值循环体系运转,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建立和演化。
支持体系和外部环境对文旅融合产业链的作用有两种结果:一是积极作用。如文化旅游景区道路最后一公里的打通、数字多媒体技术在旅游演艺中的运用,可以优化完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附加值,促进消费。生态越优良、经济越发达、人口素质越高、社会越稳定,对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高,可以加速文旅融合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二是消极作用。如文化和旅游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对文化旅游消费者进行虚假宣传、从业人员服务素质偏低、文化旅游项目用地政策限制、不安全的社会环境、被污染的生态环境都将减缓文旅融合产业链的发展速度。
在培育文旅融合产业链过程中,应依据所在区域的区位特点、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生态环境承载力,充分考虑文旅融合产业的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基础设施、科技发展条件、人力资源情况、信息传播渠道、融资便利程度等因素,科学规划构建文旅融合产业链。此外,还应注意在产业链发展的不同阶段,支持体系中每一个因素对核心系统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如在初级发展阶段,人才、基础设施、政府的政策支持起到重要作用,而在高级发展阶段,信息、科技、金融的作用会更强。因此,在产业链培育过程中,通过有意识地协调支持体系,鼓励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文旅融合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目的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引导现代科技运用于文旅融合项目,拓宽文旅融合项目的投融资渠道,多渠道、大范围地传播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信息,出台导向性强的文旅产业融合政策,能够有效激励文旅融合产业链向高级演化。
运用产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提出文旅融合产业链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由文旅企业或机构、个体从业者、消费者等组成的集合体,是一个动态开放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文旅融合产业链的运行机制,以期从新的视角对什么是文旅融合、如何进行文旅融合、文旅融合的发展如何演进进行探析,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制定文旅融合发展策略提供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