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平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重庆 408000)
垂体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群体[1]。此病患者可出现激素分泌异常、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垂体卒中、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不良情况,严重者可发生肢端肥大症、皮肤粗糙及性功能减退[2]。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手术的方式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相关的研究指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进行全面术后护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对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收治的30 例垂体瘤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进行全面术后护理的效果。
选择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2017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收治的30 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经CT 检查等影像学检查被确诊患有垂体瘤;2)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存在其他重大疾病;2)因存在智力及精神障碍而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Reference 组(n=15)与Observation 组(n=15)。Reference 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6 例,男性患者9 例;其年龄为23 ~56 岁,平均年龄(28.7±3.1)岁。Observation 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7 例,男性患者8 例;其年龄为23 ~56 岁,平均年龄(28.5±3.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P >0.05。
为两组患者均采用经蝶窦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协助其取仰卧位。经右侧鼻孔入路,凿开蝶窦后壁显露硬脑膜。在显微镜的引导下,切除肿瘤。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药物及放射治疗。在手术期间,对Reference 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用药护理、病情监测、健康宣教、配合医生对其进行手术操作等。在此基础上,对Observation 组患者进行全面术后护理。方法是:1)呼吸护理。患者在接受手术后,易形成低效性呼吸状态。这可能与全麻插管刺激及鼻腔填塞止血等因素有关。因此,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持续性面罩吸氧(氧流量为2 ~5 L/min)。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和腹式呼吸训练。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呼吸音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并注意观察其鼻腔内有无液体流出。做好患者口鼻的护理工作。2)疼痛护理。术后疼痛多与手术切口及注射垂体后叶素等因素有关。对于出现术后疼痛的患者,对其进行适当的热敷,以缓解其疼痛感。采用与其进行聊天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为其使用镇痛药。3)意外情况的护理。在术后,患者会留有导尿管。为了防止其发生意外拔管,应定时对其进行巡视,并注意观察其情绪的变化情况。在其出现躁动时,对其进行有效的肢体约束。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避免意外拔管的重要性,必要时为患者使用镇静剂。4)睡眠护理。在术后,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睡眠不佳的情况。对于睡眠不佳的患者,应积极地对其进行适当的睡眠干预。通过为患者播放轻音乐、改善其睡眠环境等方式来帮助其改善睡眠质量。必要时,遵医嘱为其使用镇静催眠药。
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暂时性尿崩、垂体功能低下、脑脊液鼻漏等)的发生情况。3)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bservation 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16.4±4.9)h〕、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24.6±6.8)h〕、住院的时间〔(8.9±1.3)d〕均短于Reference 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20.5±5.6)h〕、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31.5±6.3)h〕、住院的时间〔(13.5±1.6)d〕,P <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 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 s)
住院的时间(d)?Reference 组1520.5±5.631.5±6.313.5±1.6 Observation 组 1516.4±4.924.6±6.88.9±1.3 t 值2.1332.8838.642 P 值0.0420.0080.001组名例数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h)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h)
在术后,Reference 组患者中有2 例患者(占13.3%)发生暂时性尿崩,有1 例患者(占6.7%)发生垂体功能低下,有2 例患者(占13.3%)发生脑脊液鼻漏;Observation 组患者中有1 例患者(占6.7%)发生暂时性尿崩。Observation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7%)低于Reference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3.3%),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n(%)]
接受护理后,Observation 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86.7%)高于Reference 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53.3%),P <0.05。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此病患者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3]。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手术的方式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相关的研究指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进行全面术后护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4-5]。为了进一步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进行全面术后护理的效果,笔者对2017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收治的30 例垂体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Observation 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16.4±4.9)h〕、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24.6±6.8)h〕、住院的时间〔(8.9±1.3)d〕均短于Reference 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7%)低于Reference 组患者,其对治疗的依从率(86.7%)高于Reference 组患者,P <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进行全面术后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