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联合健康教育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效果分析

2020-10-16 02:56:02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7期

陈 颖

(成都锦欣中医医院针灸科,四川 成都 610000)

单纯性肥胖症(simpleobesity)是指患者全身的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无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性等情况的一种肥胖症。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单纯性肥胖症在我国居民中的发病率为5% ~8%。罹患单纯性肥胖症不仅会影响患者形体的美观,还易使其罹患高血压、2 型糖尿病、冠心病、胆囊炎等疾病。因此,临床上应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本文主要是研究用穴位埋线联合健康教育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 年12 月至2016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94 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病情均符合单纯性肥胖症的诊断标准,且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其中,排除患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或病理性肥胖、对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存在禁忌证、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交流障碍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在对照组患者中,有女40 例,男7 例;其年龄为20 ~44 岁,平均年龄为(36.8±4.2)岁;其病程为1 ~17 年,平均病程为(8.8±2.5)年。在观察组患者中,有女38 例,男9 例;其年龄为22 ~45 岁,平均年龄为(37.2±4.5)岁;其病程为1 ~15 年,平均病程为(8.2±2.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用电针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取患者的中脘穴、天枢穴、大横穴、气海穴、足三里穴作为治疗主穴。根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结果为其选取治疗配穴。对于病情为脾虚湿阻型的患者,取其阴陵泉穴、丰隆穴、脾俞穴作为治疗配穴;对于病情为胃肠湿热型的患者,取其胃俞穴、大肠俞穴、曲池穴、上巨虚穴作为治疗配穴;对于病情为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取其肝俞穴、膈俞穴、太冲穴、血海穴作为治疗配穴;对于病情为脾肾阳虚型的患者,取其关元穴、脾俞穴、肾俞穴作为治疗配穴;对于病情为阴虚内热型的患者,取其肾俞穴、三阴交穴作为治疗配穴。对患者的上述穴位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在留针期间,将毫针的尾端与电针仪相连接,采用疏密波对患者进行电针治疗。每次治疗25 min,每周治疗5 次,连续治疗4 周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

1.2.2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用穴位埋线联合健康教育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进行穴位埋线治疗的方法是:将治疗时为患者选取的主穴分为两组,一组是中脘穴、梁门穴、天枢穴、大横穴、带脉穴、水道穴、气海穴和阿是穴(为手臂、大腿等脂肪积聚处),另一组为肝俞穴、脾俞穴、胃俞穴和大肠俞穴。两组穴位交替取穴,每次取6个穴位。根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结果为其选取治疗配穴。对于病情为脾虚湿阻型的患者,取其阴陵泉穴、丰隆穴作为治疗配穴;对于病情为胃肠湿热型的患者,取其曲池穴、上巨虚穴作为治疗配穴;对于病情为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取其膈俞穴、血海穴作为治疗配穴;对于病情为脾肾阳虚型的患者,取其关元穴、足三里穴作为治疗配穴;对于病情为阴虚内热型的患者,取其肾俞穴、三阴交穴作为治疗配穴。用碘伏对患者上述穴位所在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取一次性7 号埋线针,并按照穴位的深浅选取4-0 号羊肠线(长度为0.5 ~1.0 cm)。用无菌眼科镊(1人1 镊)将药线装入埋线针的前端,使线头与针尖内缘齐平。指导患者取适当的体位,用埋线针对其上述穴位进行针刺。在对患者腹部和四肢的穴位进行针刺时针尖要直达肌层,在对其背部的穴位进行针刺时针尖要斜向脊柱的方向。待出现针感后,将药线埋入穴位内,药线不得露出皮肤。退出埋线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或无菌棉签压迫针孔3 ~5 min,防止针孔出血。每次埋线的时间为15 d,连续治疗2次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2)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是: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掌握其心理状态,分析其心理需求。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理状态、心理需求、受教育程度及病情等对其实施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向其讲解罹患单纯性肥胖症的危害,以提高其对该病的了解程度。向其阐述进行穴位埋线治疗的方法、流程、安全性、优势及疗效等,以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对于情绪紧张的患者,向其强调进行穴位埋线治疗的操作较为简单,不需要“每日一针”,其痛苦较轻。告知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对降低其体重的重要性,嘱其在日常饮食中限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及摄入总热量,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指导患者合理分配三餐热量的摄入量,将早餐、中餐和晚餐热量摄入量的占比控制为25%、45% 和30%。告知患者要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向患者介绍进行适当体育运动对控制其体重的重要性,并结合其年龄、性别、爱好等为其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运动方式主要选择快走、慢跑、骑单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的时间为60 min 左右,每天运动1 ~2 次。嘱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及体质指数(BMI)。治疗后,采用自拟的问卷(总分为10 分)调查两组患者健康饮食的情况,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健康饮食的情况越佳。治疗后,采用自拟的问卷(总分为100 分)调查两组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对疗效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及BMI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重及BMI 相比,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和BMI 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及BMI(±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及BMI(± s)

注:* 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 <0.05

组别例数时间体重(kg)BMI观察组47治疗前治疗后28.3±1.3 24.2±2.2*对照组47治疗前治疗后78.2±13.4 71.5±11.2*28.9±1.3 26.5±1.8 77.2±12.3 74.9±13.5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健康饮食评分及对疗效满意度的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健康饮食的平均评分分别为(8.6±0.6)分与(7.1±0.9)分,二者相比,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疗效满意度的平均评分分别为(95.3±2.5)分与(80.5±2.8)分,二者相比,P <0.05。

3 讨论

单纯性肥胖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有报道称,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占肥胖症患者总数的95% 左右[1]。近年来,此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2]。穴位埋线疗法是中医常用的一种外治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进行穴位埋线治疗时会将药线埋在其特定的穴位中,药线的持续刺激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可调节其内分泌系统和脾胃的功能,促进其新陈代谢,加快其机体能量的消耗,促进其脂肪的分解,进而可达到良好的减肥效果[3]。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使其了解罹患此病的危害,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并使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进而可有效地帮助其控制体重,缓解其病情。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穴位埋线联合健康教育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进行治疗能显著降低其体重和BMI,提高其对疗效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