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华 张风荣 翟晓虎 李 玲 穆洪云
(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2.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61)
猫自发性膀胱炎(Feline idiopathic cystitis,FIC)是指膀胱黏膜及其黏膜下层发生炎症, 是猫最常见的下泌尿道综合征,发病率为50%~60%。 该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尿路结石、尿路感染、饮食、应激等有关,无季节性。 最近研究表明,公猫较母猫易发[1],肥胖猫发病率高于正常猫, 绝育后的猫比未绝育的猫发病率高[2]。 患FIC 的猫开始表现为乱尿、尿频、尿痛、频频舔舐自己生殖器等症状,食欲及精神状况无异常,不易被主人发现,后期会出现血尿、尿闭等表现。
英国短毛猫,3 岁,公,体重3.8 kg,已去势,疫苗、驱虫齐全。主诉:近1 周内频繁排尿,且经常尿在猫砂盆外,频频舔舐生殖器。 前一日发现呕吐两次,猫砂盆有红色结块,疑似小便带血,猫小便时呻吟、疼痛,食欲减退,精神状态欠佳。
视诊:猫走路步态拘谨,腹围增大;触诊:腹后部较紧张敏感,按压猫有疼痛感。 体温38.8 ℃,呼吸42 次/min,脉搏152 次/min;按压牙龈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提捏颈部皮肤,弹性降低。
3.1 血常规检查 头静脉采血, 乙二胺四乙酸抗凝,血液常规检测结果见表1。 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红细胞数量下降、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红细胞压积升高,提示该猫出现贫血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脱水。
3.2 血液生化检查 头静脉采血, 肝素钠抗凝,血液生化结果见表2。 血液生化结果显示,胆红素升高可能出现溶血性贫血,肌酐、血液尿素氮升高及钙离子降低提示肾脏功能可能受损。
3.3 影像学检查 B 超检查结果显示膀胱壁回声增强, 膀胱内有点状回声, 膀胱黏膜明显增厚,见图1。 根据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及B 超检查结果, 确诊为猫自发性膀胱炎并发急性肾损伤。
4.1 导尿并留置导尿管 使用舒泰50 进行麻醉(按5 mg/kg,静脉推注),将抹润滑剂的导尿管导入膀胱,并缝合固定导尿管。 用无菌20 mL 注射器连接导管,用配有甲硝唑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膀胱,直至抽出液体成透明色。
4.2 补液、 抗菌消炎 A:0.9%生理盐水50 mL,头孢曲松钠0.3 g, 静脉注射 (iv);B:0.9%生理盐水50 mL,酚磺乙胺0.1 g,iv;C:0.9%生理盐水80 mL,ATP 20 mg, 肌酐50 mg,iv;D: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30 mL,iv。用药3 d 后,该猫开始进食且采食量与发病前相当, 停止C、D 两组输液,A、B 两组连用1 周。
表2 血液生化检测结果
4.3 镇痛 布托啡诺:0.3 mg/kg,肌肉注射(im),使用2 d。
该猫用药1 周后复查, 临床指标正常, 血液生化、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B 超检查结果显示膀胱内膜光滑。 拆导尿管出院, 建议主人每天观察尿液颜色及尿量,多喂湿粮,增加运动量和饮水量。
图1 膀胱B 超影像
在临床诊疗中, 泌尿道系统疾病是猫常见病例之一。 在以往的认知上,人们总认为猫出现尿频、血尿及排尿困难时就推断其可能发生了尿石症, 但近年来研究表明有50%~60%的病例是属于猫自发性膀胱炎。 目前认为猫自发性膀胱炎的病因可能与猫的生活环境、 压力和应激有关,1~10 岁的猫是主要发病群体,尤其是公猫发病率较高[3]。
猫患自发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与猫尿石症非常相似,因此,很多时候仅凭临床症状很难区分。 患自发性膀胱炎的猫,如果没有出现尿路堵塞,大部分猫食欲和精神正常, 只有在尿路发生阻塞时才开始表现症状。尿液分析对该病鉴别诊断有所帮助,若尿沉渣中检出大量结晶应先诊断为尿石症, 并给予适当治疗,若症状持续存在,就应考虑自发性膀胱炎的可能性。若是自发性膀胱炎,B 超检查可见膀胱壁增厚影像。
治疗猫自发性膀胱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放置导尿管并反复冲洗, 但有些病例可能复发。 为了预防复发,建议增加猫的饮水量,但由于猫粮中的含水量仅有9%~12%,而且猫的舌头构造不利于喝水,所以,选择湿粮优于单纯干粮的喂养方式。 只要猫能摄取足够的水分及减少应激, 就可极大减少猫自发性膀胱炎的发病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