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彬
关键词: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扶贫
党的十九大以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是十分正确的,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贯彻执行。并且,针对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贫困状况发生的重大变化,我们要及时明确新的工作重心、工作模式,建立解决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扶贫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现就“伊宁县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相关思考展示如下: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新疆治理总体规划,将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最大的民生工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政治任务来督促。
坚持突出主体责任,强化政治担当。成立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部署实施各类专项行动,细化步骤程序,层层施压,逐层压实责任,推动扶贫措施切实落地。县领导以身作则,严格落实包村联户机制。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第一书记掌握和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
坚持突出“两不愁、三保障”,坚持精准施策。在“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根据贫困的成因,“会诊”每一个村庄,为每一个家庭“把脉”,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坚持突出全员帮扶,凝聚强大合力。不断完善扶贫机制,最大限度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助力社会救助资源与扶贫精准对接。确保州、县、乡三级干部全覆盖结对帮扶贫困户,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找对脱贫道路,拓宽致富途径,解决实际困难。定期组织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和“回头查”,确保扶贫不脱联,扶贫力度不减,扶持政策不变,脱贫效果不反弹。
坚持突出固本强基,夯实脱贫基础。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保障财力、人力、物力各项投入。
坚持突出援疆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援疆工作要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支援的首要任务。坚持结合产业援疆与就业援疆两种方式,以产业带动就业促进脱贫;加大医疗援疆力度,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完善医疗技术;进一步加强实施公益援疆扶贫。
坚持突出监督问责,维护民利。加强扶贫领域的定期监督检查,把检查结果视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标准。增加脱贫攻坚考核分数,细化考核准则,将考核结果与部门评优、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挂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指标。严格实施扶贫公示措施,加强社会监督,加强各类扶贫资金的督检审计,坚决查处工作不力、措施不力、支架不实、弄虚作假的风气,严惩侵害群众扶贫资金利益的行为。
构建县级扶贫机构,稳定推进工作进展。脱贫攻坚任务虽已完成,但仍需并长期需要进一步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把更多能力突出的干部配备到脱贫攻坚一线。选派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担任扶贫办党组书记;各县直部门、行业单位组建扶贫专班,明确分管领导及扶贫干事,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推进持续提供有力保障。
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力量,拒绝不作为。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强化相对贫困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切实提高贫困村党组織的组织力量。努力整顿和改造贫困村薄弱涣散的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力量。
选好“访惠聚”工作队,稳定对接指导。为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继续全覆盖选派工作队、工作队员。州县两级“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根据贫困村地理环境、产业结构,结合单位优势,选派工作队及队员,确保职能、职位、男女比例等搭配合理。
选贤举能,优化乡级班子结构。优化乡镇基层一线干部队伍结构,综合运用年度考核、日常了解的情况,定期分析脱贫攻坚一线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情况,及时调整选优配强领导班子队伍。
优化和配强村“两委”,持续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优化和加强贫困村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完善贫困村“两委”的动态安排、考核评价,加快对薄弱、松散、不团结、缺主任、不能准确脱贫的村组的整顿升级。同时,选拔优秀的国家公职人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使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储备年轻的后备干部,确保每村有储备、能延续。
探索各类党组织互助共建,通过贫困村和企业、城市居委会等的多种共建模式,来打造扶贫新模式、注入新血液。贫困村和社会组织“积极适应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变化,采取强弱结合的方式,实施‘村党组织+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构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有针对性的扶贫组织体系,在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组织等支持下,帮助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能力。继续开展“百企联百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中小型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协同发展。
教育引领,授人以渔。
对点帮扶,立志扶智。依托干部包巷联户和“两个全覆盖”住户工作,对住户下乡干部推行“两结对两固定”,确保贫困户全覆盖。让全县1.2万余名干部下村住户成为常态。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关于扶贫的各项政策和决策部署,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提升主动脱贫意识,打破“等靠要”思想,做好思想帮扶工作,积极宣传引导群众外出就业,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在动力。
对点培训,提升技能。依托农牧民夜校平台,合理安排课程,明确授课内容,将群众所需、所想的重要课程纳入夜校学习计划,内容涵盖农业、牧业、渔业、国家通用语言、使用技能等贴合实际的课程,通过形式多样的有效载体,让贫困户思想发生明显转变,自主增收致富意愿不断提高,外出务工、参与村级事务积极性明显上升,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感恩意识明显增强。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办好县级医院,推进乡镇医院建设标准化,改进升级村卫生室。加大乡村医生队伍扩充建设,充分利用基层卫生机构现有的人员编制资源,优先聘用合格的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