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影像学检查对直肠癌的诊断及分期评估比较

2020-10-15 10:54宜春新建医院宜春肿瘤医院肿瘤科江西宜春336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7期
关键词:肠壁直肠癌准确率

宜春新建医院宜春肿瘤医院肿瘤科 (江西 宜春 336000)

内容提要: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技术(MRI)与体层摄影术(CT)在直肠癌诊断及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范围内,以2019年4月~2020年4月为时间节点,选取直肠癌患者50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明确),全部患者术前都开展CT、MRI检查,实施临床分期,并对比于病理结果。结果:MRI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对淋巴结转移的正确率较之CT,均明显偏高(P<0.05)。结论:相比于CT检查,MRI在直肠癌诊断、分期上,优势更为明显。

直肠癌是一种比较常见且严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有报道指出,其在我国的患病率高达4.1%,且近年来仍呈现出不断升高趋势[1]。对其开展准确且详细的术前评估与分析,能为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提供切实依据。现阶段,临床在检查直肠癌及评估其分期上,常用影像学方法有磁共振成像(MRI)、体层摄影术(CT)等,虽然已有较多方法,但究竟何种方法最为实用,临床缺少确切论断。有研究指出,MRI在直肠癌诊断、分析评估方面的效能优于CT[2]。为证实此论据,本文特选取本院接收的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CT、MRI进行诊断,对比其价值,现就此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9年4 月~2020年4月,选取直肠癌患者,共计50例,均有腹痛、便秘及血便等症状,且都经病理学检查明确为直肠癌,在手术前都没有接受放、化疗。排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精神疾病者及严重脏器功能异常者(如心、肾等)。其中,年龄32~75岁,平均(51.7±3.6)岁,男性30例,女20例。12例中分化腺癌,25例低分化腺癌,9例高分化腺癌,4例黏液腺癌。

1.2 方法

MRI:在检查开始前1d,减少饮食(少渣),或者适当服用缓泻剂;而在检查当天,需将腹部排空,并使膀胱处于充盈状态。向肛门灌肠内注入1000mL生理盐水。引导患者行标准的仰卧位,设定扫描范围,即自髂嵴到耻骨联合下缘水平。在进行平扫时,常规做横断面T2WI、T1WI,而横断面T1WI的层厚控制在3mm,层间距维持在0.6mm,回波时间(TE)10ms,重复时间(TR)845ms,冠状面、矢状面均做T1WI扫描。静注钆对比剂,流率控制在2mL,剂量为0.1mmol/kg;分别在30、70、240s时,用快速梯度回波脂肪抑制(FSPGR)序列,实施横断面三期增强扫描,控制层厚(3.2mm),层间距设定为1.6mm。

CT:在检查开始前1d,操作同MRI,检查当天,需做到空腹,且使膀胱充盈。设定扫描范围,即髂嵴到耻骨联合下缘水平,层厚为5mm,间隔为5mm,注射碘对比剂(100mL优维显),然后实施增强扫描,基本参数:220~250mAs,120kV,层厚为3~7mm,动、静脉期延迟时间分别设定为20~30s、50~70s。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T分期与病理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SPSS17.0处理各项数据,针对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突出。

2.结果

2.1 两组T分期与病理结果对比

在50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证实,3例T1期,11例T2期,27例T3期,9例T4期;MRI检查分期正确43例,错误7例,其中,1例T2期错误的报告成T1期,3例T2期错误的报告成T3期,1例T3期错误的报告成T1期,2例T3期错误的报告成T4期。MRI的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6.00%,其中,T1~T2期为71.43%(10/14),T3期88.89%(24/27),T4期100.00%(9/9)。CT诊断分期正确为36例,错误14例,其中,2例T3期错误的报告成T2期,9例T1~T2期错误的报告成T3期,2例T3期错误的报告成T4期。总准确率为72.00%,其中,T1~T2期为35.71%(5/14),T3期81.48%(24/27),T4期100.00%(9/9)。MRI诊断正确率较之CT,显著偏高(χ2=3.56,P<0.05),见表1。

2.2 CT、MRI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对比

经病理检查得知,共有35例淋巴结转移,MRI确诊27例,术后病理确诊25例,反应性增大2例,准确率为71.42%。CT术前检查确诊22例,术后病理为18例,反应性增大4例,准确率51.40%。MRI正确率较之CT,明显偏高(χ2=5.34,P<0.05)。

3.讨论

在临床当中,做到对直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其关键所在,但需要指出的是,因此病有着并不显著的早期症状,而且与其他直肠疾病之间,还容易出现混淆情况,因而容易被忽视,最终造成最佳治疗时机的延误,多数发病便已处于进展期。依据肿瘤分期方面的差异,才能选择最合适、恰当的治疗方案。

在诊断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上,常用影像学手段为CT、MRI,但二者的应用价值孰高孰低,仍无确切结论。有研究指出,CT能够对肿瘤在浆膜、直肠腔内黏膜下及腔外的情况进行同时观察,并且还可以把肿瘤的大小、形态、生长方向、远处转移等情况给显示出来,因而能够获得其他检查手段难以获得的信息(比如肛检等)[3]。另有报道指出,直肠癌病变有着并不清晰的边界,不仅有肠壁弥漫增厚情况,而且病灶通常连接于肠壁呈宽基底,有并不光滑的表面,大多呈现为菜花状,容易对浆膜层、肌层造成侵润,因而有着并不均匀的信号[4]。而MRI能够准确判断直肠癌的形态学表现,将腹膜后以及腹腔内淋巴结的实际转移情况给予清晰显示,因而能对直肠癌术前分期作出准确判断,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切实依据。有报道指出,MRI在TN分期准确率上通常为35%~100%、55%~89%,而CT分别为32%~95.3%、54%~89%[5]。从本文可知,MRI在TN分期准确率上为86.00%、71.40%,CT为72.00%、51.40%,此结果与上述结论相一致。需要指出的是,针对T2期肠周脂肪所出现的锯齿状改变而言,其大多由纤维化所致,而T3期所出现的此方面改变,是囊括肿瘤细胞在内的纤维化所致,因而这在具体的MRI影像上,鉴别难度大,所以MRI在诊断T2、T3期交界期病灶上,经常会出现高估分期的情况[6]。从本文可知,可能肠周发生炎症反应,并且肿瘤已经对高信号炎症反应层造成累及,因而容易错误的认为肿瘤已经对肠周高信号脂肪层造成累及。针对CT而言,其在分别不同组织时,主要借助相邻组织间在具体密度上的差异,而直肠壁的各个层在相应密度上,都处于软组织密度内,因直肠壁各层有着比较小的密度差,CT对于肿瘤对黏膜下层、肌层等是否造成累及,难以进行准确判断,所以在对T1、T2期肿瘤分期进行区分时,往往会受到影响与限制[7]。在N分期上,有学者指出,CT与MRI相比较,特异度低,但灵敏度较高,但二者无显著差异,与T分期相比,二者在诊断N分期方面的准确度方面,都比较低,究其原因,可能与其在炎性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与恶性淋巴结难以进行准确区分相关[8]。

表1. MRI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对比(n)

表2. C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对比(n)

综上所述,与CT检查进行比较,MRI在直肠癌诊断、分期上,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

猜你喜欢
肠壁直肠癌准确率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