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思想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之创新

2020-10-15 09:15彭宗菊
清风 2020年16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情感能力

文_彭宗菊

目前,我国素质教育思想及理念越发深入人心,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与认可,同时素质教育思想及理念也继续引领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及层次的推进。其中,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核心科目,要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进一步发挥其科目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功能作用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完整人格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实现与发挥其工具性、人文性价值功能的有效途径。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与能力,而且有助于其人格的进一步完善,显然这对于处于身心起步发展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比如在向学生讲授《白杨》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文之“意”与“义”。白杨常见于新疆地区,即使在干旱的环境当中,也能够笔直而茁壮地成长。由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无论外部环境有多么恶劣,只要懂得坚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收获自己的风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融入上述类似的情感教育方法,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感知文之“义”与“意”,帮助学生接受积极向上的情感的熏陶。

增加课堂互动,提高语用能力

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用能力是小学语文工具性功能及价值所在,同时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以形成与提升的一个重要前提和有效保障。对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增加课堂中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再见了,亲人》等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对文章中所描述的情景进行再现表演,学生分饰各角,有情感地讲出对应的台词,重现书本中的英雄事迹,直观学习与感知英雄身上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然,也可以开展如“和平年代,小学生该如何爱国?”等主题的讨论活动等。通过上述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好的语文学习体验,从而不断提升语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还能够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授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思想更加突出和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动性及能动性。主动性的形成主要来自良好学习习惯下高涨的学习兴趣,而能动性的形成则主要来自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积累和充分发挥。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教授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与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对汉字(同音字、同偏旁字以及同性质字等)进行整理,或者借助思维导图有计划、有步骤、有意识地培养其在阅读学习时的思维习惯等。

构建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在这个过程当中,友善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是尤为必要的,这既是教学相长的有效保障,也是学生综合素养得以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总体来讲,基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学习氛围,可有效建立起师生、生生间紧密的感情枢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与平等的小学语文课堂环境之中,在被尊重、信任、理解和包容等情感认识的激发之下,更积极而高效地学习知识,进一步激发内在潜能,最终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具体来讲,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当中自觉而逐步地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会探究和思考,逐步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切实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以及学习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于创新学习的多样化需求,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情感能力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台上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