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教育改革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广大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小学体育教学中该如何在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项目训练的同时培养其德、行综合品质。本文就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立德树人;教学方法
我国新教育背景下,“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综合教学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小学生特有的身心特征,在该阶段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及精神品质具有独特优势。“立德树人”教育对学生全方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阶段可以针对学生进行综合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由此,小学体育教师应深度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价值,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为学生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让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体育知识,还可以同时接受思想品德的综合培养,促进小学这个阶段学生正确的人格品质形成。
一、 小学体育教育中“立德树人”的教育意义
小学是学生正式步入学校进行学习的初期时期,是人生中接受知识教育及思想教育的起步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与道德教育基本都来自课堂。而小学体育教学将其进行详细分解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是让学生从理论上接受体育知识教育,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到体育实践活动思想的教学中,进一步推进学生具有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理念。实践教学基本是在操场上或者校外进行身体训练的内容,是培养学生自身素质与团结、互助精神理念的实践性教学。
体育教学不仅是训练学生们的综合素质,通过深层内容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荣誉感、拼搏精神、进取精神等意志品质,可以让学生得到人性的丰满、人格的完善以及自身综合品格的升华,进而具备更好的德行品质。由此,小学体育教育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需要广大体育教师为之进行共同的努力,以求培养学生具有更加良好的体育精神,推动体育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 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实施并推进后,全国小学校方進行了全方面的教学方式改革,体育教师们更是针对小学生这个特别阶段的孩子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调整。但是在调整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各种不足,致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停滞不前。
(一)较为落后的教学方法
教材的灵活运用最考验教师的综合能力及教学水平,高尚精神品质和自身丰富情感是每一位教师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而现实中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化,使得体育项目训练过于僵化,这是致使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上“疯玩疯跑”不能得以有效实施体育教学的主要原因。并且机械的理论知识灌输,使学生们脱离了体育项目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这也使得体育教学成为单调的训练式教学原因之一,而造成“立德树人”的体育教育无从谈起。这需要还停留在体育训练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们进行充分的自我思考与反省,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体育教学方式。
(二)家长与校方对体育教育的忽视
体育科目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部分,但并不是主科目。通常学生放学后回到家里,家长最先关心的就是学生主科目成绩内容,在根本上忽略了体育科目的重要性,而校方为了迎合家长也是只在主科目教学上下功夫,从而也使学生思想中生成“体育课并不重要”的思想意识。由此在家长、学校、学生三方面都形成不重视体育教学的现象。且在当前我国小学生课业越来越繁重的学习压力影响下,学生一旦有脱离主科目教学活动的机会,就想要得到全身心的“放松”,而相对于理论知识较少的体育课来说,它就成为学生眼中用来“放松”的课程,因此体育科目想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就更加困难。
三、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是需要将学生的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体系的方方面面中去的,在小学体育教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具有更好实践参与感以及体育精神深度融入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体育思想发展,提升道德品质素养。而在体育课堂上充分渗透“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却不是一蹴而就,这需要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课堂教学中一点一滴进行渗透。由此,笔者在自身教学实践中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就“立德树人”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分享以下几点方法。
(一)体育理论知识教育落实“立德树人”
体育教学不仅是体育课堂活动,还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体育教材是体育知识的载体,是体育教学得以实施的根本,从当前我国体育教育资源来看,体育课本知识形式众多,其中包含了一定的德育思想教育。因而教师们需要在体育教材知识内容中,深度挖掘体育教材知识内容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内容,才能在体育课堂这个阵地上进行一系列体育项目技能训练,同时增强学生品质培养。
例如,在小学体育足球训练中,通常是以两队进行比赛的形式进行体育训练的,在整个活动中需要同学之间紧密的配合才能达成最终的胜利。这就需要教师在足球比赛过程的中、后期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授课同时进行思想渗透,以达到“立德树人”教育目的。如在比赛中学生一旦输球就会埋怨同学配合不好或运球技术不好等,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思想引导,一个队中的每一个同学的身体素质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同学也都是具有不同的优点与缺点的,比如他的奔跑速度可以弥补你的不足,而你的运球水平又可以弥补他的不足,团队的每一人都具有不同的存在意义,这就是团队配合。足球运动的理论知识针对的是足球基本规则及在运动中运球、传球技巧。而其中蕴藏的是团体精神与意志品质的培养,这需要教师不仅重视对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的训练,还需着重于针对团结意识和体育精神的渗透。让学生在整个足球训练活动中感受到集体荣誉感和自身责任感。
(二)实践训练中落实“立德树人”
我国古代教育家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从现代体育教学来说,实践教学是体育课的重要教学方式,是有效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及自身素质的综合性教育。体育实践教学中蕴含着责任思想成长的简单真理,通过体育项目训练可以培养孩子责任心,让孩子可以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在体育项目锻炼中进行思想的自我成长,且这需要一长久、持续的努力。因此,体育教学不仅是对综合型人才进行培养,对实现现代教育基础目标也具有可行性和持续性。
例如,在小学体育《接力跑》中,设定班级小组接力赛,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共4组,跑道共400米,每人跑100米,计分标准以小组综合速度为准,且将这些小组设定为学期内“终身制”(即在小学阶段所有接力赛跑均为四人组合)。通过这种训练形式,让学生之间达成必须信任度与综合责任感,从而形成孩子们的集团意识。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孩子们会为了小组能赢得接力比赛而自发地进行短跑锻炼。而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小组合作心理,使学生深入理解集团荣誉,从而促进学生德育品质的形成,达到“树人立德”的教育目标。
(三)结合生活进行体育“立德树人”教育
我们针对学生进行的所有教育都是为了他们将来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从而得到更好的生活,且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而品德这个人之根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将体育与生活真切地融合起来,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体会体育训练目的,在课堂了解生活知识,以此来达到“立德树人”综合教育目标。因此,教师需将体育教学从学生生活角度出发,根据小学这个阶段学生身心特点设定实践活动内容,由此来加强学生体育知识与生活的有效连接。
例如,在体育课堂上组织一次“警察抓小偷”的趣味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警察、小偷两个角色。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警察的社会责任和职业特点对学生进行讲述,讓学生在体验警察这个角色的时候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内容,由此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思想。生活内容与体育训练内容的相结合,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局限性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且在教学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深入体验社会责任,从而达到“立德树人”教育。
(四)通过情景教学法夯实德育一体教育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以后被广大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视觉感官促进学生实际感受的教学方法,体育课程在一定环境下也可以采用该教学法进行德育思想培育。
例如,在体育《队列练习》项目训练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使用多媒体播放我国军人升旗仪式的视频,军人们在天安门正门走向广场进行升旗仪式过程中存在的那种威严,在“一二一”口令下整齐的正步,让学生真实看到我国特有的军人形象,并同时感受到军人们的爱国精神。由此来激发学生爱国精神的自主形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通过视觉感官形成一个可以真实感受到的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抓住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中所蕴含的德育理念,促进学生注重自我综合素养的形成,以更好地推进“立德树人”教育。
体育教育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已经不再是只针对体育项目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学科,还是在小学时期就综合培养孩子们理解学科深层含义与精神的学科,是一个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科目。
四、 结语
总而言之,“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发展之根本,其中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教学途径之一,对丰富小学这个阶段学生德育教育内容具有重要作用。由此,体育教育需从“立德树人”角度展开,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深度挖掘体育理论知识内德育内涵,促进学生思想品质及人格上更全面的综合发展,充分发挥出体育科目的德育教育功能,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更完美的道德品质,从而走向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王侃.小学体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之我见[J].新课程,2019(1):238.
[2]赵欣.“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J].体育风尚,2018(5):226.
[3]姜勇,潘旭.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基于“立德树人”背景[J].体育科学研究,2019,23(3):79-83.
[4]杨清风.“体教结合”模式下推进区域校园体育“一校多品”创建的研究[J].体育教学,2018,38(6):13-14.
作者简介:
杨党艳,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静宁县灵芝乡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