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红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已渗透到当前教育活动当中。幼儿园作为幼儿基础成长的主要阵地,加强幼儿的思德教育、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意识始终是幼儿教师所要发展的方向之一。但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幼儿园的德育教学工作普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实施方法单一”等现象,对幼儿的思德教育和内在素养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幼儿园的德育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学;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随着人们对幼儿的学前教育日渐重视,幼儿的内在素质的培养活动也逐渐受到关注。德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种教学内容,对幼儿的思想意识、行为状态、价值导向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部分地区的幼儿教育中,德育教学的方式存在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本文从幼儿园德育教学存在问题、提升的解决策略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当前幼儿园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意识不足
在目前的幼儿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德育教学的观念存在认知不足的现象,常将德育教学理解为礼貌的行为、文明的言语,缺乏对深层次的德育理解,导致在教学当中,幼儿的基础发展受到制约。此外,部分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水平不高,在日常的教育实施中,对幼儿的引导作用和指导能力存在缺失,进而影响幼儿的理解内容和素质发展。
2、德育手法单一
教师在对幼儿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常以语言交流,文字讲解为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激发手段,导致幼儿在理解中存在“不明白”“就这样”的现象。此外,教师讲授完、幼儿就听完的“流水帐”形式教育活动,并未对有幼儿的内在思想起到帮助或培养的效果,从而出现费事低效的教学情况。
3、家庭参与缺失
家庭作为幼儿教育成长的环境之一,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但在德育的开展过程中,家庭这一部分却总是“缺席”,导致幼儿的教育活动难免出现“5+2=0”的不良现象。此外,幼儿园虽不定期的举办“家长会”“家园参观”等活动,但大多是受学校要求参加,并非主动接触,其教育效果和影响程度可想而知。
二、提升幼儿园德育教學的解决策略
1、加强日常德育渗透
德育教学是幼儿内在发展的重要保证,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教师应端正教学思想,加强德育渗透,拓展德育的教学范围,采取针对性、实时性、有效性教育原则,保证幼儿的品德培养。如在吃饭前,教师可以将“粒粒皆辛苦”的故事告诉给幼儿,使幼儿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在进园和离园时,与幼儿展开礼貌的问候,培养幼儿的礼貌行为;在互相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保持友爱、自律、谦让的态度,多向小朋友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耍吗?”“我的玩具可以和你交换一下吗?”等语句,加强幼儿交流的有效性,将幼儿的言行转化为自觉意识。
2、密切家园沟通联系
幼儿的健康成长始终离不开家庭教育。因此,在德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保持与幼儿家长的密切沟通,及时向幼儿家长汇报幼儿的在园情况,教师可以有效了解幼儿在家的活动内容,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微信、QQ等工具,高效便捷的向家长传授育儿经验,指导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纠正不良的教育模式,从而使幼儿的基础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家长的特长和爱好,请家长到幼儿园“做客讲授”,提升幼儿与家长之间的默契程度,帮助幼儿树立家庭观念,促进幼儿的素质发展。
3、提升教师教育素养
教师作为幼儿成长道路中接触较多的人员之一,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行为、思想都具有影响作用。因此,在德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严于律己、行知合一的开展教育,从而使幼儿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下得到培养。此外,教师除了严格自身言行外,还要提升内在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进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使幼儿的德育得到更好的落实。其一,教师可以通过自学和参加培训的方式,内化发展提升自己;其二,教师可以向其他教师进行学习和教学探究,取其精华,优势互补,从而使自身的教学不足和问题得以弥补。通过对自身的素养和技能的提升,不但可以更好的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加强德育的质量性和实效性,还能满足幼儿不断成长的学习需要,促进幼儿灵活健康的发展。
综上所述,良好的德育策略,不仅能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还使幼儿的基础教育和成长环境得到充分引导,保证幼儿健康积极的向上发展。此外,家庭教育的有效联系,可以使幼儿的教育不落“死角”,促使家长和幼儿的共同进步。同时,德育教学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广大教师共同努力,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立足幼儿发展,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合理科学的引导幼儿向更好的未来迈进。
参考文献:
[1]李碧波.浅析幼儿园德育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J].中华少年,2019(1):91-91.
[2]曹淑双.让德育伴随幼儿成长——浅谈幼儿园德育[J].教师,2017(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