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纹安
[摘 要] 澄碧河水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最大的渔业繁殖地,也是百色市饮用水水源地。与追求高产量的渔业养殖不同,澄碧河水库采用生态养殖方式,既保护了水源地水体质量,又发挥了水库渔业的经济效应。本文主要介绍澄碧河水库花白鲢生态混养技术,以期为大型饮用水源地发展渔业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水库;花鲢;白鲢;生态养殖
[中图分类号] S9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0-108-2
1 白鲢与花鲢生物学特性
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又名鲢鱼、水鲢、跳鲢和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鳞片细小,鲢鱼味甘,性平,无毒,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较适宜养殖的优良鱼种,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分布在全国各大水系。
花鲢(Aristichthys nobilis),又叫鳙鱼、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和雄鱼,与白鲢同属中国四大家鱼。花鲢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体侧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两侧有许多浅黄色及黑色的不规则小斑点[1]。花鲢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和池塘里,是我国特有的鱼类,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食用花鲢对人体有提高智商、增强记忆、补充营养以及延缓衰老等作用。近年来,随着鱼头在各大菜系中地位的升高,花鲢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花鲢养殖是提高渔业养殖收益的较好选择。
白鲢、花鲢都属于“肥水鱼”,白鲢常栖息在水体中上层,喜静水,但性情活泼敏捷,幼鱼时期食浮游动物,成鱼后则转为食浮游植物。花鲢栖息在白鲢之下,仅次于白鲢接近水面,行动较为缓慢,与白鲢食性相近,主食浮游动物,但成鱼期也食一些藻類[2]。花白鲢具有很强的生物净化能力。花白鲢混养,既能有效调节水库水体环境,减少水库浮游生物、植物含量,又可保持水域生态平衡。
2 澄碧河水库概况
澄碧河水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又名澄碧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渔业产量较高的大型水库,水库水质达到国家城市生活用水水源地Ⅱ类水质标准,水质清澈无污染,溶氧充足,具备养殖有机水产品的优越条件,是发展绿色渔业的最佳场所。所以,澄碧河水库既是百色市最大的商品鱼养殖基地,又是百色市饮用水水源地。近年来,澄碧河水库采用“政府+公司+农民合作社”三级经营管理模式,利用生态养殖理念适度发展水产养殖,以渔净水,以渔控草,净化保护了水库生态环境。随着近年来花鲢市场价格一路走高,花白鲢混养,既保证了水源地的水质,又增加了渔业养殖效益。
3 花白鲢生态混养技术要点
3.1 水质管理
水质是渔业养殖的基础,不同于池塘等大水面养殖,水源地水库不能施肥杀菌。澄碧河水库作为水源地,更应注重保护产地环境,注重库区生态建设,禁止周围林区随意被砍伐开垦,并定期检测水质。检测内容包括水库水体的透明度、水色以及监测水体的溶解氧、水温、pH值及有毒有害物质(H2S、亚硝酸盐)含量。澄碧河水库水质优良,溶氧充足,pH值为7.3,水体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在80 cm以上,水色清亮,符合生态养殖要求。
3.2 放养鱼种
3.2.1 品种选择。选择水库渔业养殖品种时,要选择那些高效、高产、抗病力强的无公害品种,并且尽可能选用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优良、有无公害产地认证的品种;或者选择湖泊中的天然苗种进行育苗养殖,防止因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等。
3.2.2 鱼种放养比例。花鲢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前,且价格持续走高,考虑其经济特性,应发挥澄碧河水库水位深适合养殖花鲢的特点,主养花鲢,搭配白鲢,花鲢占65%~70%,白鲢占30%~35%。
3.2.3 投放规格。投放规格需考虑捕捞模式,一次放种一次捕捞模式下一般投放规格较大,花、白鲢鱼种在每尾0.5~1.0 kg以上。澄碧河水库实行一次放种多次捕捞的模式,所以实行梯级投放:1.0 kg以上鱼种投放40%~50%,适于7—8月疏捕,0.5~1.0 kg鱼种投放50%~60%,适于10—12月疏捕。鱼种投放时间为禁渔期。
3.2.4 鱼种放养量。鱼种放养量需要考虑3个条件。一是鱼的增质量倍数。投放鱼种规格越大,增质量倍数越小。0.5~1.0 kg规格鱼种养殖1 a,增质量倍数常为三四倍。投放0.15~0.25 kg鱼种,增质量倍数常为五六倍。二是养殖规模。其由水库鱼产力来决定。水库鱼产力是根据水库的地理气候条件、水文情况、库区流域情况、水库的营养类型及鱼的区系组成情况综合而定。三是水库当年的计划鱼产量。澄碧河水库按年667 m2产量为100 kg主养花鲢的规格放养,每667 m2放养1.0 kg以上花鲢鱼种10~15尾,0.5~1.0 kg花鲢鱼种15~20尾,0.5 kg左右白鲢鱼种15~20尾。白鲢规格比花鲢略小。
3.3 捕捞方式及方法
澄碧河水库水质条件好,天然养殖产量较高。但是,由于鱼群体产量逐渐提高,水库鱼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在空间、食物上的竞争逐渐加大,大鱼占据更多的生长资源,但体型增长到一定阶段后会缓慢发展,直接影响鱼群生长。所以,应适时疏捕减少水库养殖密度,释放空间和生长资源。适时疏捕是提高养殖产量、效益的重要措施。具体的起捕次数及时机应根据鱼的生长情况、总量情况、大鱼占比、水库水位及鱼的市场价格来决定。澄碧河水库为配合大、中、小鱼种梯级投放的养殖模式,专门建立了一套相应的疏捕措施和捕捞方案,根据当年鱼的市场行情,每月制定起捕产量任务,参考鱼群的生长状况、气候条件等实施捕捞,多次捕捞,捕大留小。在5—10月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经常捕捞,其中7、8月是鱼类生长最快的时期,及时取捕成鱼,减少水库鱼的密度,促进其他鱼健康生长,因此7、8月安排一两批疏捕。9—10月抢在湖泊、池塘鱼大量上市之前,抓住天然养殖鱼的价格优势,再适时疏捕一两批,科学起捕,在保持水体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实现水库渔业养殖利益最大化。
澄碧河水库面积大、产量高,鱼的起捕必须采用专业捕捞技术,如灯光网诱捕、在库主要河道敷设网袋鱼自动进袋诱捕等技术[3]。随着现代渔业捕捞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实现赶网就可以全年任何时候作业。
3.4 安全防护
澄碧河水库渔业管理站专门建立了一套安全防护体系,全方位监控养殖水域周围环境、水质、苗种及鱼种生长情况等,针对每个重点养殖品种找出关键控制点,确保养殖产品在不会影响水源地水质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该体系对指导澄碧河水库推行生态养殖、发展渔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4.1 防病。防病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鱼种投放。选择品种时,应选择那些高效、高产、抗病害力强的无公害品种,把鱼病问题遏制在源头。二是鱼种消毒。鱼种在投放之前要做好消毒工作,用3%~4%食盐水浸泡5~10 min[4],达到消毒目的。三是水质保持。保持优良水质,是防病的关键,保持水库水质溶氧充足、水面大、水位深等。水庫由于水体流动性高、水面大、水位深、溶氧高等原因,一般很少发生鱼病[5]。综合以上3点,坚持采用生态方法综合防病。
3.4.2 防逃与防盗。水库具有拦水、蓄水的功能,这就面临汛期降雨量过大时水库水位突然增高需要从溢洪道过水泄洪的问题,如果此时防逃措施有疏漏,会直接导致大量跑鱼,损失巨大。因此,在汛期来临之前,应布置好溢洪道前拦网,防止水库水位突然增高造成经济损失,要勤于检查水库防逃设施,特别是汛期要专人守护,防患于未然。
渔政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注意防止发生偷鱼、电鱼、炸鱼和毒鱼等非法捕鱼行为。澄碧河水库面积广,兼有饮用水水源地、水电站、旅游等其他功能,管理部门各司其职,管理难度很大,因此管理也是影响水库渔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对此,澄碧河水库渔政管理部门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包括日常巡检、夜间巡逻、加强值班和节假日加强人手防偷钓等措施。
4 结语
澄碧河水库采用生态养殖花白鲢的模式下,每667 m2年产花白鲢60 kg,既维护了水库水体生态平衡,保护了水源地水质,又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水库花白鲢的养殖,除了需掌握鱼种放养、捕捞作业等常规技术要点,还应引入先进的技术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建立一套完整的防控体系,把控花白鲢养殖的每个环节。
水库除了养殖花白鲢之外,还可以借助自身优势,囤养花鲢。在冬季湖泊、池堰等大水面花鲢成鱼大量上市的时候,将花鲢放养到水库中囤养,到次年3—6月鱼市行情较好的时候捕捞上市。此举既能提高本地区花鲢鱼肉品质,又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王磊.水库鲢鳙鱼健康高产养殖技术[J].河南水产,2010(4):20-21.
[2]许玉清,花年青.鳙鱼养殖经验之谈[J].渔业致富指南,2010(2):32-33.
[3]许文全.水库大水面绿色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7(1):57.
[4]李加勤.大水面花白鲢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11):207.
[5]穆林,惠筠,贺海战.依托资源优势 打造绿色渔业品牌:大中型水库生态养殖关键技术及发展建议[J].河南水产,201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