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文化中的生死观

2020-10-14 21:52范保琳
青年生活 2020年19期
关键词:生死观现实意义儒家

范保琳

摘要:“生”与“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极其重要的议题。孔子及其他儒家思想家在对“生”与“死”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生”与“死”及其关系做出合理解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儒家生死观理论体系。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其生死观念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至今对中国人的生活仍有重要影响。汲取儒家生死观中的积极因素,有助于现代人树立正确的生死态度,积极准确地面对“生”与“死”。

关键词:儒家;生死观;现实意义

人类有着浓厚的生死情结。自人类启蒙以来,人们就从周围万事万物猝不及防或顺势而然的凋零之中,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时不时地流露出对这种飘忽不定的未知状态的恐惧。古往今来,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一直是哲学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类文明史中的轴心时期,诸子百家对“生”与“死”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其生死观思想是中国主流生死观念的基础,对中国人的生死观的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真正理解中国儒家的生死观思想,吸取其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能够帮助人们平衡对“生”的贪恋和对“死”的恐惧,使人能够积极、坦然地面对“生”与“死”。

一、儒家生死观的主要内容

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并不表示孔子完全不去思考“死”的问题,而只是一种理性的暂时性搁置。儒家认为价值生命要高于自然生命,其看待“死”的问题也一般都是在思考“生”的意义上进行的,儒家思想家们认为人只有真正认识了生,才能更好地处理好“死”的问题,同时“死”也让“生”更加圆满。

(一)舍生取义

儒家认识到生命的价值,珍视生命,但对待“死”是秉持一种泰然处之的态度的。儒家认为在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时,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进行衡量。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认为生死的价值均是为了“成仁”。

孟子在孔子“杀身成仁”的生死价值观上做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舍生取义”的生死价值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体现了儒家在生死问题上的崇高气节。当生命的存在有违“仁义”的标准,二者不可兼得时,儒家的建议是成仁取义,杀身舍身。在儒家看来,“仁”“义”的价值要远远高于“生”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与“死”二者谁更重要的态度上,孔子的一贯坚持是“重生”。儒家肯定生命的价值与可贵,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主张不作无谓的牺牲,反对在生死问题上不负责任的态度。因此儒家主张生死由义,在生死面前应以“义”作为取舍的标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并不是轻视生命,而是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从更高的层面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指明方向。

张载有言 “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当维持生命的存在已经有损仁义之时,人们应该为践行仁义,贡献生命,这样他们的生命便能实现“不朽”的升华。在儒家看来,“为义舍生”恰恰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为了让生命更加美好,不让生命的价值蒙羞,选择放弃自我的生命才更具价值。在儒家看来,人不能通过永远保持生命肉体而达到不朽,但却能通过生前自强不息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追求达到不朽。

(二)乐天知命

儒家学者认为“死”的任何意义都是由主体生前的所作所为决定的,故儒家学者们向往的处世境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理想的生死态度是“存顺殁宁”。对待生命,无论是面对“富贵福泽”还是“贫贱忧戚”都要有洒脱的人生态度,死亡只是复归人的本原而已。

但这个“命”,有两层含义:一是命运,是一种主体无法抗拒的暗中支配自己的力量,如朱熹所说,是属气之命(包括死生、寿夭等),是不可控的;二是使命,是上天所赋予自己的并且需要主体去主动意识到并实现的使命,即对人的道德性的实现,如朱熹所说,便是属理之命(包括清浊、偏正、智愚、贤不肖等),是能通过人的努力实现的。因此这个“命”有着由“自然之必然”向“应然之必然”转化的属性。儒家认为“生”与“死”虽然是“自然之必然”,是人力所不能为的,却可以凭借“使命”这一概念让人们在活着的时候去践行人伦道德,使人们在死时因自己完成了“使命”而坦荡释然。

(三)死而不朽

超越生死,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儒家针对人的生命超越的结果提出来“三不朽”的具体标准,这是通过回答“如何活”来解释“怎样看待生死”的生死观问题。超越生死一般指人们希冀自己的肉体能够永生,儒家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反对超越自然规律的生死之道,主张通过“德业”获得永生的“道德生命”。儒家的超越生死标准不同于诸如道教以练丹乞求长生不老来超越生死,也不同于佛教通过“涅槃”归于不生不灭的状态而超越生死这类以弃世为基础的生死超越之道。儒家认为要在积极入世中通过“立功、立德、立言”,建功立业,践行道德,从而超越生死。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做出了解释:"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孔子有言:“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他认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后世人们对这个人的肯定和承认上。人要弘扬仁道,将仁义作为生命的最高价值去践行,以完成生命最高的使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每一个人生前的行为都是与人类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人要以仁义道德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让自己在世界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二.儒家生死观的现实意义

现如今,中国社会发展迅速,经济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进步,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然而学校和社会对死亡教育的重視程度却没有跟得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提及死亡时如谈虎色变,多数人面对死亡时缺乏从容的态度,易陷入心灵崩塌。就拿近几年中国人口自杀率尤其是未成年人自杀率越来越高为例,这都映射着现代社会中缺乏正确的生死观念。

中国文化中儒家的生死观念可以为这个焦虑死亡的社会提供答案。首先,儒家的生死观造就了中华民族高尚的精神情操,奠定了“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坚毅的生死态度。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这些观念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在生死考验面前临危不惧、宁死不屈、视死如归。

但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在遇到一些生死抉择之时,选择沉默,选择无视。当弱者在被强者欺负时,选择拿起手机拍照记录上传,却没有勇气甚至没有意识上前为弱者挺身而出。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极度的自我之中,而放弃了更有价值的道德选择路径。可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存在就是一张苍白的纸,一滩单一的色彩。责任心淡漠,义务感缺失,焦虑感日甚,人的生命就会同时变得无力,在生时沉沦,在死时恐惧。

儒家生死观所强调的尽心尽责的责任感,安身立命的现实超越精神,生命不朽的人生理想,应该成为当代社会人的一种人生标尺,这无疑有利于为现代人面临的空虚精神问题提供解答。人类的生命均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内涵却具有无限延展性,人们所注重的应该是生命的宽度。海德格尔提出“先行到死中去”,为生命设下限制,激发自身的主体性,预设自己最极端的可能性,把自己看作一个“必死者”从中获得紧迫感,才会激励自己去利用有限的时间开拓出无限的可能。这也是死亡的一大意义,“善死善生”,好好开发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方能死而无憾,死而无悔,死而自由。

三.小结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可以帮助人们去征服自然,对抗病魔,提高生产率,获得愈来愈多的物质财富,但却无法帮助人们克服死亡,对人们死后的世界是何种景象却至今无法做出任何科学合理的解释。这是因为科技来源于理性,理性又以经验为根据,而死亡却又是人类经验无法触及的领域,因此人们对于生死问题总是有着根深蒂固的源自于未知的恐惧。儒家的生死观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看待生死问题的路径,现代中国人对于“活”的焦虑,对“死”的恐惧可以转向儒家文化中那些积极生死观念,从“舍生取义”、“乐天知命”、“道德生命”等多重维度去端正生死态度,打破生命困顿。生时尽力,死时安然,如此方能做到死生两安,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化。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郑晓江.生命与死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苏俊霞.孔孟的生死观浅论[J].齐鲁学刊,2008(04):11-14.

[5]赵丽. 儒道生死观及其在生命教育中的意义[C].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暨医学伦理学国际论坛论文集.中華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2017:1063-1067.

猜你喜欢
生死观现实意义儒家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Dancing for theDead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弑他”与“自戕”
知命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茶道
试析日本人的生死观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