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进步,各行各业对机械工程的需求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机械工程加工中,难免会出现一部分误差,影响加工质量和水平。对于机械工程而言,合理控制和提高加工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机械工程加工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质量控制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机械工程;加工质量控制;思考
引言
科技水平的高速增长也推动了机械加工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攀升,机械加工对零件加工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加工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产品性能越来越完善。但是企业在不断追求高水平机械加工技术、高质量机械加工产品的同时,也往往忽视了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对机械加工产品质量的影响作用。导致很多企业面临这样的问题:企业可以通过高端技术人才和先进加工技术水平实现高端产品生产,但是由于企业缺乏系统、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产品服务体系,导致生产处的高端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或者不符合产品市场潮流。因此要提高机械加工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企业不仅仅要加强机械加工技术创新和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更不能忽视产品质量关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因此,本文针对上述机械加工生产背景,首先对机械加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问题和完善措施进行梳理总结。
1机械加工品质管理问题分析
1.1人为因素
人是参与机械加工的直接要素,与机械加工产品质量息息相关。目前,很多机械加工企业就职的员工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学习不到位,加工出的产品报废率很高,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降低了市场对企业的信任度。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在不合格产品的加工过程分析报告中指出,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人为因素都是非常低级的错误操作,例如计量单位错误、计量数据读取错误、工件划线错误等。报告中指出,这类错误与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无关,是由于操作人员忽视产品质量管理学习、工作态度不严谨导致的。另一方面,不同部门在交接加工工序、产品质量需求等工作对接时存在信息偏差,导致机械加工部门制造出的产品质量、尺寸不符合客户需求。这种情况是由于企业的职能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的,导致机械加工部门基层员工承担了很大产品加工风险。
1.2设备因素
设备是机械加工的另一个主要参与要素,与产品质量息息相关。虽然企业可以通过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开发、引进、应用各种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但是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机械设备与目标加工产品很好的匹配到一起就需要企业从设备管理角度去入手。当前,机械加工企业关于设备管理方面存在共性问题如下:①机械加工设备随意更换,没有特定的审批、工艺设计校验流程,导致设备与产品需求不匹配;②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需要更换配件,由于采购部门和设备检修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采购部门采购回的设备配件不满足设备检修需求;③设备的日常检修、校准、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机械加工設备的精密性要求越来越高,如不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保养,设备实用性能降低,产品质量也会不达标。
2机械工程加工质量控制的思考
2.1合理控制降低机械加工初始误差发生率
机械制造企业在机械加工生产活动中涉及众多内容,主要涵盖加工零部件所要运用到的刀具、机床及各项加工工艺技术等。而当加工操作人员在运用这些基础设备展开机械加工活动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样一来就会促使机械零部件加工出现初始误差。机械加工设备自身原因导致的原始误差值是零部件加工产生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工操作人员需要合理控制降低加工初始误差发生率,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零部件机械加工误差,充分保障机械加工整体质量。比如,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机械刀具、夹具及量具等的精度,从而有效控制加工系统受力和变形产生的误差,减少由于加工而引起的变形误差;工作人员注意刀具保护工作,避免刀具由于产生严重磨损导致机械加工过程的变形误差。操作人员要想抵消掉加工工艺中存在的原始误差,就必须充分发挥出误差补偿法的作用,基于人为设定一个原始误差展开科学补偿,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加工误差,全面提升机械加工精度。
2.2优化加工环境,减少外力对施工的干扰
在机械工程加工的过程中,施工环境中外力因素对于施工质量的干扰和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机械加工中,原始的误差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多种方面降低外因因素导致的机械工程加工中的质量误差。减少外力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首先需要优化施工的环境,维护和保养机械加工设备仪器,使其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进行机械工程加工,从而保证加工的精度和质量。其次需要保证和维持在加工中温度、湿度等因素,从而保障在机械工程加工中每一部分的整理都是统一而符合标准的。
2.3创新综合采用多种质量控制方法
机械制造企业要想提高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就必须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比如,原始误差转移法通常被广泛应用在工件加工过程中,以解决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几何误差等问题,当机械制造企业在难以有效提升机床精度的情况下,可以安排专业人员从加工夹具、加工工具等方面着手,科学采用原始误差转移法,促使机床几何误差成功转移到不会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方面中。当操作人员在进行磨削主轴锥孔时,为了有效提升其余轴颈同轴度加工质量,需要运用到加工夹具去提升加工质量。机械制造企业要想提高精密件加工质量,就需要指导操作人员合理使用误差均化。比如,当操作人员在进行毛坯加工作业时,经常会遇到工件材料性能产生变化的情况,促使原始误差的改变,这样将会导致加工工序最终发生较大误差。为了解决该误差问题,需要针对原始误差进行科学分组,充分保障各个小组工件加工尺寸的均匀性,最大限度地缩小整批工件的尺寸分散氛围,全面提升机械加工质量控制水平。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机械工程的需要不断增加,对机械工程加工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研究,能够帮助提高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的整体加工水平,对于我国其他行业领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文章对机械工程加工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帮助促进我国机械工程加工水平的进步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谢旭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2018(5):48-49.
[2]徐富昌.机械加工质量控制与诊断技术探析[J].信息通信,2017(8):25-29.
[3]杨晓岚.浅谈机械加工质量技术控制[J].科技信息,2018(13):167-169.
[4]赵明光,易红.网络化制造环境下机械加工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9(2):142-143.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备部驻沈阳地区军事代表局驻沈阳地区第三军事代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