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君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不断兴起,在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工程施工、造价成本已成为各建筑单位必须引以为重的管理工作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关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造价预结算审核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成本管理;造價预结算
一、前言
成本管理是建筑施工单位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工程的顺利开展及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等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确保最终的成本管理效果,需要从事前、事中、事后这三大阶段出发进行全面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内容
1、定额套价审查
在审查定额套价时,通常需要根据项目特征描述及对应清单所包括的工作内容,审查组价套取定额是否正确,所套的定额的工作内容是否包括所给清单项目的工作内容,是否存在项目特征描述的材质或标号与组价内容不一致、是否存在项目特征描述的厚度与组价的厚度不一致、是否存在清单计量单位与定额组价的定额单位有差异,由于理解定额中缺项换算或套用子目存在差异,以及忽略了定额综合解释,或者受到高套定额、不换算系数的影响,避免出现项目重复套用或套错等不良现象。
2、费用的审查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预结算作业时,审查建筑工程费用是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过程,具体包括施工项目全过程产生的相关费用,包括劳动工人薪酬、施工费、材料费用、管理费及利润等。在此过程中,建筑材料费用是其审核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具体进行费用审查时,需要确保材料预算价格能够完全符合实际价格,最大程度保证价格准确性。
3、工程量审查
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审查作业时,工程量主要是依据设计变更单、相关设计图纸以及标准规定的计算规则来编制计算的。工程量计算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是计算单位不一致和对定额子目中所含的子目内容不清楚造成的重复或缺漏的计算错误。建筑工程通常具有一定程度的系统性,相关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进行造价预结算时,需要全面把握造价结算的方式和方法,从确保这一工作的更好开展。
三、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成本追加投入的现象泛滥
一些工程施工由于缺乏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案,导致施工需多次追加成本投入,一些工程即将完工,却发现成本投入过多,导致预期收益受到影响。
2、现场签证不理想
在开展施工成本管理时,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办理签证,或凭空办理异常签证,导致签证管理混乱,市场秩序遭到破坏,导致工程施工项目无法持续发展。
3、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持
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仍采用传统的经验和技术施工,成本理念匮乏,只是关注施工开展情况,以其他工程经验解决问题,导致建筑施工管理没有和时代发展相呼应,没有与时俱进,新技术未引入到施工当中去,导致项目经济效益较低,没有技术创新,造价控制及施工技术缺乏联系,导致造价预结算控制不理想。
四、促进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造价预结算审核关系的相关管理方案
1、全面提高工程项目预结算审核水平
首先,要对项目工程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不仅需要施工单位管理层领导对工程项目的预结算方向进行充分的明确,对相应的预结算审核工作进行合理安排,而且还要结合施工单位的发展需求,制定长期有效的造价预结算计划和相关制度,以便可以更好的规范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确保相关资料信息的准确性,进而为施工成本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其次,要对造价成本高的重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审核,一方面要对当前市场材料价格进行充分的掌握,控制好材料价格波动规律。另一方面还要对施工图进行认真的计算分析,以便按照相应的设计要求,对材料消耗进行精准的计算,这样才能保证材料成本的合理性,避免因材料消耗过多而增加项目施工成本的事件发生。
2、构建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科学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是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实际中的重要表现。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为了加快现代化建设,已经完善了项目建设的规章制度,同时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作为施工企业,也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构建更加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首先,当地政府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不仅要建立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而且还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对现有的法规条例及行业要求等进行全面的完善;其次,建筑施工单位要加强与其他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如: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进而形成一个有机的造价管理联动机制,确保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提高造价人员的专业素养
首先,相关施工单位应通过定期的培训活动来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使其能够在实践中熟练应用各种先进的预结算审核方法和管理技术等;其次,对造价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考核,使其形成良性竞争意识,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预结算审核与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效益。
4、大力实施重点审查与全面审查相结合的审核方法
在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工程量、单价审核以及变更索赔审核等都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为了使其审核结果与施工成本管理要求相吻合,就要对现有的预结算审核方法进行全面的完善,尽可能将重点审查法与全面审查法有效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整体项目费用处在合理范围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造价管理人员应将工程量较多以及造价影响问题较大的工程项目作为审查重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综合管理水平,使其在项目建设开发过程中保证利益的最大化,关键任务就是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尤其是要保证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准确性,提高造价人员的专业素养,积极采用重点审查与全面审查相结合的审核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施工成本管理质量,推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白静雷.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研究[J].居舍,2019(25):120.
[2]马敏丹.建筑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编制要点研究[J].居舍,2018(24):15
[3]陆涛,甘功霞,刘远.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18(37):125-126.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