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本文体 有效实施教学

2020-10-14 14:44刘文俊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儿歌文体童话

刘文俊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更新,针对文本的学习,教师越来越注重由文本知识内涵入手,从整体感知,落实语文要素,强调学生个体学习思维发展的过程。作为教师,教学每个单元内容时,首先应做的事情就是摸清文本,了解文体,把握文本的主旨。因为只有弄清文本文体,才能在教学中准确设计教学环节,知道学生对表达方法进行理解,学会拓展应用,进而更好地实施教学,让学生受益,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文体;结构性;时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5C-0073-02

一、依托文体 解析分本

在使用统编教材之前,人教版教材的单元导语中并未像统编教材一样,罗列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单凭一线教师的教授,学生很难从整体把握相关知识内容。很多年轻的老师在备课一篇新文章时,喜欢借助于新颖的教学方法,设计繁多的环节,虽然抓的教学点特别多,但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总是不理想?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学方向错了。如写景的文章抓了写事的语文要素,写事的文章抓了写人的语文要素,从头都是错的,学生如何能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因此,关注文体很重要,教师需要从最初的方向入手,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标杆,如此才能将后面的教学任务扎实完成,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依据文体分类,把握学习方向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共安排了四篇课文,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中外童话——《去年的树》 《那一定会很好》 《在牛肚子里旅行》 《一块奶酪》,其语文要素是让学生感受童话的美好,了解童话故事的写作特点。这些童话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讲述了动物、植物等奇妙的经历,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教师教学时应从文体出发,按照文体的特点分析文本。

比如,《去年的树》一文,充分体现了拟人体童话特点,作者通过写鸟儿与树的友谊,赋予鸟儿人一样的真挚情感。文中,当小鸟几番打听,来到树可能在的地方时,一句“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写出小鸟四处寻找后却只找到一团灯火,内心的悲伤的之情自然流露。童话结尾,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歌,兑现了承诺。这种祈盼的内心,对朋友信守承诺是多么丰富的人类思想,让人读完,不自觉沉浸于美好的童话故事中。

再如,《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其将科学知识与故事内容完美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文章的吸引力。学习时,可以让学生查找关于牛的胃的科学知识,了解牛会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这一情况,依据此,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梳理故事主角“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的。这一篇知识体童话,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童话的美好,也学习到了牛有反刍习性这一知识点。

《一块奶酪》和《那一定会很好》两篇童话同样想象丰富,内容生动,而且故事情节能凸显“反复”这一写作特点,教师教学时,可以结合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让学生掌握这一写作方法,从而深入理解童话这一文体特点。

(二)依托文体特点,设定教学目标

以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编者安排了《守株待兔》 《陶罐和铁罐》 《鹿角和鹿腿》 以及《池子与河流》这四篇寓言故事。文章内容丰富有趣,寓意深刻,教学时,教师要通过文章渗透道理,让学生深刻理解寓言这一文体特点。

例如,《守株待兔》一文仅39个字,教材配有插图,教师结合画面,构建农夫“释其耒而守株”的场景,从而让学生明白: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想要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收获的。教师的教学引导从文本故事开始,最终落实到对文体的特征引出,既让学生了解了故事内容,也让学生明白了文章隐喻的道理,提高了教学效率。

《陶罐和铁罐》以及《鹿角和鹿腿》同样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通常,我们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分析人物对话,洞悉人物内心想法,现在我们要转变教学目标——透过对话,我们要挖掘寓言折射出的道理。如《陶罐和铁罐》中的对话——“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透过对话,我们不难发现:铁罐的形象代表傲慢无礼,陶罐的形象代表谦虚慎言,进一步解析故事形象,使学生懂得: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好地体现了寓言的本质,学生明细道理的同时也掌握了相关知识。

此外,虽同是寓言,但《池子与河流》却以诗歌的形式展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这首寓言诗同样是抓住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不同的态度。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基于文体,设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学习有方向,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事半功倍。

(三)依托文体,串联单元主题

统编教材对文体的充分重视,体现在教材单元组文的选边上。从教材的编排可以看出,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选编的内容多篇幅短小,例如,一年级上册课学习汉语拼音后,安排了现代诗歌《小小的船》 《四季》 《升国旗》 《小书包》等,古诗《江南》,谜语诗《画》。而一年级下册开始增加语文要素,第二单元以“伙伴”为主题,安排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等童话;第四单元以“家人”为主题,选编了散文,《端午粽》 《彩虹》等。

同样,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选编的篇目有《曹冲称象》 《玲玲的画》 《妈妈睡了》以及书信《一封信》,文体以记叙文为主;教材第五单元则围绕“思维方法”,安排了独具传统文化特征的文體——寓言和民间故事,《坐井观天》是寓言,《寒号鸟》和《我要的是葫芦》是民间故事。如此实例不一一列举,但单元的内容的精心编排,足见编者对文体的重视。

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注重文体,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将文体与文本紧密联系,延伸拓展,把准教学方向。

二、多途径运用,助教学时效

加强对文本文体的关注,教师就能准确把握教材,结合语文要素实施高效教学。为了更好地助推学生的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学习了儿歌,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创编儿歌,在实践中掌握儿歌的特点。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绘画展示儿歌内容,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从而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时,笔者就让学生根据儿歌的内容,“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自己绘制图画,用画面叙述文本内容,再加上几个关键词语,形成完整的儿歌故事。在此基础上,笔者将练习难度提高,让学生自己再绘制一个小故事,突出有意思的情节。从学生的作品中看,大部分学生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一些想象力较丰富的学生能构建特别有趣的故事,这说明学生在文体建立、内容构思、思维延伸等方面有所进步。因此,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结束语

如何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应当关注文本文体,从多种角度解析教材,选择贴近学生学习实际的内容,让学生学有所获,让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任春华.基于文体特征 引导高效阅读[J].小学教学研究,2018,(32).

[2]姜欢晓.以“文体特征”为切入口的“主题阅读”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7).

[3]马世卫.基于文体特征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6).

[4]吴梦思.基于文体意识的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相应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

[5]卢晓惠,李丹.基于文体意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文学教育(下),2018,(9).

[6]刘建华.文体意识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语文知识,2016,(2).

[7]张杰南.从文体出发,于无痕处渗透文法——例谈结合文体关注文章表达方法的教学[J].新课程(中),2017,(10).

[8]汪潮.文体意识、文体特点与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3,(36).

猜你喜欢
儿歌文体童话
另类文体巧谋篇
识字儿歌
童话镇
睡觉儿歌
午夜童话镇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儿歌6首等
念儿歌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