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是中职学校开设的基础文化课之一,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各行各业对中职毕业生人文素质的要求,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我认为转变中职语文教师的思想,掌握灵活性;加强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突出实用性;加强职业思想的培养,体现人文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减小以至消除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差距,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职业能力
语文是中职学校开设的基础文化课之一,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各行各业对中职毕业生人文素质的要求,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中职学校学生中多数为中考落榜者,文化基础薄弱,學习积极性较低,在课堂上一问三不知,对语文课学习不感兴趣,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已成为许多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共识。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我认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根据职专学生现状,体现职业特点,突出实用性,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上做好文章。
一、转变中职语文教师的思想,掌握灵活性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上要凸显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方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教学视野要向学生所学专业拓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综合能力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有主动关注教改的积极心态和探索中职语文新教法的研究能力;动态的社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要求语文教师要站在时代前沿关注社会发展,把握职业动态,随时了解社会对从业者的要求,及时补充自己的知识,探索适应于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语文教学策略。中职语文教师既要立足语文学科,又要主动结合学生专业,同时还要放眼发展着的社会,这样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中职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职校语文既然要体现“学以致用”,就必须在教学上突破听、说、读、写一起抓的旧有方式,做到有所侧重和创新,根据专业特点灵活安排课程内容。
二、加强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突出实用性
我们应把中职语文课程定位于一门为专业技术理论课服务的基础课。有了为专业课服务的定位,体现其灵活性的特点。具体做法总结如下:对现行教材中某些名家杂文或议论文,由于学生远离写作的时代背景,其吸引力已大打折扣,在教学中不妨大胆地“忍痛割爱”。 中职学生毕业后就将进入就业岗位,竞争也就随即而来。试想如果作为维修工人看不懂设备说明书,将如何“对症下药”?如果在工作中不擅于与同事沟通,将如何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如果求职者捧着字迹潦草、错字连篇的自荐信,将如何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中职语文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两种语文能力的提高:
1.把口语交际训练放在首位
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必备的。但现实是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见识不广,胆小怯弱;另一方面是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对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建立一种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爱思考、不肯主动回答老师提问的现象。学生拥有了自信,课堂教学的路就畅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朗读入手,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讲话,然后通过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再就是让学生复述课文,在课堂上提问交流,逐步做到出口成章,表意准确。
2.要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
在写作上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需必备的基本技能。请假条、计划、总结、合同、通知、启事、广告、自我介绍、求职信等这些常用的应用文能为中职生走向社会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另外在教学中开展一些诗文朗诵、主题班会、演讲会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能力。只有具备了思考、交流、学习的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注重职业思想的培养,体现人文性
中职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的指导下,各学科都体现了学科的职业性,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中也因注意职业化的倾向,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具体说就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思想、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文化的教育和培养,虽然中职院校开设有《中职生就业指导课》涉及到了职业教育的相关内容,但是要想使一个埋头读了十多年书的学生在两三年内成为社会大环境的职业人,只靠一门课程来完成是不可能的。中职语文教学是人文素质培养的主渠道,其有着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因为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就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提高,因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应该是二者兼有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挖掘教材中职业素质教育的因素,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感受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乐于奉献、安心基层、吃苦耐劳和与人合作的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这是新形势下对中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总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从课程内容等全方位的进行课程改革,中职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教学的重点与学生从事的的专业工作所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文化知识素养以及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减小以至消除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差距,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 -写作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
[2].《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语文学习》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毛光伟,《语文学习》〈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红丽(1975-),女,汉族,河北青县人 ,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