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玲
【中图分类号】R7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1
一 何为小儿精神发育迟缓?
儿科医生口中经常提到的小儿精神发育迟缓,就是百姓所熟知的小儿智力落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小儿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缓的患儿相较于正常的儿童存在比较明显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特點,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等多方面能力都要落后于同龄儿童,会给家长和旁人一种反映迟钝的感觉。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诊断需要根据心理测验以及适应能力评定来进行,临床上普遍认为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致病因素与患儿的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因素有直接关联,对于小儿精神发育迟缓问题的预防需要得到儿童家长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重视,从医学、预防医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入手,切实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从而保证儿童可以在健康、良好的环境背景下成长,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 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病症表现
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程度分级主要按照小儿智力的低下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缺失程度分为四级,分别为轻度小儿精神发育迟缓、中度小儿精神发育迟缓、重度小儿精神发育迟缓,极重度小儿精神发育迟缓。其中,轻度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儿童群体的智力水平通常在50-69之间,而且轻度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患儿在患病初期不易被发觉,与正常的儿童区别不大,但可能会在婴幼儿期间出现语言和运动能力的发育迟缓,但是患儿的躯体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并无明显的异常现象,所以很容易被患儿家长所忽略。中度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患儿群体的智力水平在35-49范围内,患儿会表现出语言和运动能力发育的明显落后现象,在学龄期可以学会说话,但是无法清晰且明确的表达复杂的内容,同时学习能力比较差,自理能力不强,需要时刻得到别人的照顾。重度以及极重度的小儿精神发育迟缓患儿群体的智力水平则不足35,患儿自幼就会被发现有不同与同龄儿童的躯体和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语言表达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十分差,理解能力也很差,并且会出现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严重表现,生活无法自理,长期依赖家长的照顾。
由于小儿缺少自我表达的能力,同时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很多病症表现并不是很明显,很容易被患儿家长所忽略,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和康复时间,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鉴别小儿精神发育迟缓能力,对于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早期表现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首先,对于可能出现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疾病的患儿来讲,会比同龄的儿童更晚出现微笑,儿童注意力无法集中,眼功能和耳部功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异常,经常会被误诊为眼盲或者耳聋;其次,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患儿会比较难喂养,尤其是可以食用固体食物的时候,患儿可能会由于咀嚼晚而引起吞咽困难,或者引发患儿出现呕吐现象等;最后,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患儿群体会表现出与周围同龄儿童不一样的躯体表现和行为能力,例如学会走路以后双脚还会相互碰撞、平时爱玩手、容易流口水或者在清醒状态下出现磨牙动作等,均可能是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早期表现,需要得到小儿家长的足够重视,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接受相关的检查和智力测试,以便于提前发现小儿的精神发育迟缓问题,及时作出治疗。
三 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预防与治疗
针对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预防,主要需要从消除病因、做好儿童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等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全面展开优生优育的国家生育政策,开展遗传咨询和健康宣教,避免近亲结婚,同时要注意对孕妇妊娠期的健康保健,远离有害物质,同时要定期做产前检查,预防各种妊娠期并发症发生;其次,要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尤其是对于儿童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工作,要主要保持儿童的卫生和营养均衡,避免脑外伤和中毒等;最后,要加强对儿童疾病的防治力度,提高儿童父母文化水平和疾病预防意识,为儿童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注重对儿童的智力提高以及学前教育等,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病因很多方面,治疗起来比较困难,目前临床上的治疗原则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找到问题作出及时干预。一般的治疗都是针对具体的病因开展的,对于轻度患儿一般采取教育的手段进行治疗,对于中度的患儿可以通过日常的训练进行恢复,而针对重度和极重度的患儿则主要以养护为主,同时要给予一定的药物辅助治疗,帮助患儿进行恢复。
总之,小儿精神发育迟缓会对小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诸多危害,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小儿疾病,需要得到小儿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逐渐完善相关的检查流程和预防管理等,从根本上解决小儿发育迟缓的发现问题和预防问题,为小儿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小儿的智力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