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即就一件事发表议论,“即事说理,有感而发”。“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书戴嵩画牛》一文就很好地采用了这种写作方法。
讲故事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宝贝有数百件。其中有一幅戴嵩画的《斗牛图》,(他)尤其珍爱,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晾晒,有一个牧童看见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幅画画的是斗牛啊。牛相斗,力气用在角上,尾巴抽缩在两腿之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摇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认为牧童说得对。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情应当去问农民,织布的事情应当去问婢女。”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说方法
1.结合课文,理解“一事一议”。
《书戴嵩画牛》一事:一个牧童指出杜处士珍藏的戴嵩《斗牛图》有错误;
《书戴嵩画牛》一议:耕种的事要去问像农民这样了解耕种之事的人,织布要去问像女佣这样了解织布的人。凡事要去问行家,用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艺术创作要遵循生活规律,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学习。
2.选定一个事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目睹许多事情,这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應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选定了确有其感、确有其理的事情,还要明确怎样“叙”。对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又要简约,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说理的中心不同,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叙事要为所说之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以“理”为核心展开议论,这也就顺理成章了。
3.点睛一议道理。
道理要正确,有积极意义,让人读了有所启发。如果提出的观点有新意,就更有价值了。当然还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从哪个角度入手最有把握、最容易展开议论,就选择哪个角度,而要避开自己感觉比较难的,说不清楚的问题。比如《书戴嵩画牛》议论的角度还有:
(1)从杜处士角度的议论:要谦虚,乐于接受正确意见;
(2)从画家戴嵩角度的议论:做任何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
(3)从牧童角度的议论: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巧应用
1.我家街口有个哑人卖刀,只见他将晒衣服用的铁丝垫在钢板上,像切韭菜一样咔嚓切断,然后扬起刀口让人看——刀口完好无缺。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刀一售而空。
写下你对这一事件的感悟:实力最重要。
2.邻居王阿姨逢人便说她从街口买回一把好菜刀。据说这刀能将一根铁丝切成几段而刀口完好无缺。“我们刚从街口经过,怎么没听见卖刀的吆喝声呢?”“那卖刀的是个聋哑人!我是看了他的表演才买的。”——原来如此!
写下你对这一事件的感悟:要善于宣传自己。
3.考试临近,班里几个无聊的家伙又在谈论着各种作弊绝招。虽然听后只是让人一笑了之,但它却证明了一个事实:“作弊”这个与考试似同胞兄弟的东西,至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很多学校中。
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