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琪
周 鲁:“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课文《少年闰土》的开头为什么要先描写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呢?
章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们,谁来回答?
趙 凡:老师,我来说,这段话在全文起了特殊作用。一是因为这篇文章是作者回忆闰土这个人物的;二是因为先进行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章老师:说得对。那么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呢?
郭正林:我认为作者描绘了一幅“蓝”“绿”“黄”交相辉映的彩图,对描写勇敢、机智的少年的出场起了烘托作用。
章老师:作者是怎样勾画人物形象的?
李东风:外貌、动作呀!瞧,“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给读者以人物形象优美的感受。
章老师:那么为什么要写猹“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呢?这不是显得闰土刺猹的本领不怎么样吗?
何 兰:这是反衬的写法,这样写更能衬托闰土的勇敢与能干。另外,开头这段描写还设了下悬念:这十一二岁的少年是谁?家住在何处?“我”怎样和他相识的?他为什么见识那么广?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把故事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