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性视角下《项脊轩志》两英译本之比较

2020-10-14 00:05詹全旺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项脊轩物性

闫 婷,詹全旺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1 问题提出与相关研究

翻译具有复杂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司显柱等[1]认为翻译的本质属性是用一种语言将其他语言所承载的意义再现出来,因此把语言学与翻译学相结合,从语言学视角对翻译进行阐释和描述,可谓直面本体。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传达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是译者须要关注的一个重点。程瑾涛等[2]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在诸多理论中,语言学对翻译的指导是最为直接的。近年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于翻译研究中,探讨翻译问题。在国内,不少学者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小说、诗歌进行翻译质量评估。例如,黄国文[3-4]运用经验纯理功能对唐诗的英译文开展及物性分析,试图从新的角度审视翻译问题;司显柱[5]从功能语言学视角评价鲁迅短篇小说《孔乙己》的英译文,论证了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可操作性;张威以及物性系统为分析工具对唐诗《游子吟》的四个译文进行分析讨论,发现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助于深化对原文组织形式和内容的理解[6];程瑾涛等[2]将功能语言学中的纯理功能和语域理论应用于中国古典小说翻译批评,引人入胜。其中,也有学者将功能语言学理论运用于散文翻译研究中。例如,吕桂[7]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故都的秋》英译文进行质量评价,不仅丰富了该理论模式,而且也指出了该模式下散文翻译质量评估需要注意的问题;唐军等[8]运用语域理论对《背影》英译本的翻译质量作出评价,探讨了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散文翻译研究中的适用性;慕媛媛等[9]自建小型语料库,依据及物性理论对朱自清《匆匆》的原文及其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充分说明了该理论在散文语篇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可见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散文翻译研究是切实可行的。在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功能语言学”“翻译”,可以发现功能语言学理论充分运用于分析小说、诗歌、新闻翻译等译文研究领域,然而运用该理论分析散文翻译相对较少。张保红[10]指出,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散文翻译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相差甚远。

《项脊轩志》是著名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经久流传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作者以自己青年时代读书生活的书斋“项脊轩”为主题,追忆了归家三代人的人事变迁,表达了作者对几位已故亲人深深的怀念之情。语言自然本色,不事雕琢,朴而有致,淡而有味,清疏淡雅,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在文章第一段用极富特色的写作手法展现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样貌:修葺前,破旧、拥挤、昏暗;修葺后,雅致、安静、明亮。该段落以四字为主,奇偶间杂,有意识押韵,富有诗的韵味[11]。除此之外,该段大量细致的景物描写也是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作者采用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意在展现自己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

对于这一古典散文的研究,大多是从文学的视角来探讨其艺术风格和特色,也有学者以这篇文章为例从翻译学的角度谈论翻译策略,论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中国古典散文的翻译具有指导意义[12],丰富了散文翻译研究。本文尝试从及物性理论视角对《项脊轩志》两个不同的英译本进行研究,一方面评估翻译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丰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散文翻译的研究。

2 及物性理论

韩礼德(M.A.K.Halliday )[13]将语言划分为三种基本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杰夫·汤普森(Geoff Thompson )[14]指出,概念功能就是人类通过语言来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感受,运用语言来描述发生在周围的情形和事件。它包含逻辑功能和经验功能两个方面。其中,经验功能是指语言对人们存在于现实和内心世界中各种经历的表达,反映主客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涉及的人和物以及相关的地点、时间等环境因素。经验功能主要包括及物性系统(transitivity)和语态系统(voice)。而及物性系统是最重要的,它是一个语义系统,旨在把人们在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划分成各种过程(process),并且指明与这些过程相关的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韩礼德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主要过程: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

3 《项脊轩志》原文及两英译本的及物性分析

基于上述理论,我们对这篇散文第一段的原文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合译本(以下简称杨戴译本)、刘士聪的英译本(以下简称刘译本)进行及物性分析,并对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剖析两种译文所选择的不同及物性过程所引起的视角变化以及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改变可能导致的意义偏离。在过程类别的选择上,虽然有些小句的原文和译文会存在一致的情况,但是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可能会发生改变。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选择即意义”,选择不同,译者的表达意图也不同。下面根据句群将这段划分为五部分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关系过程1)。室仅方丈(关系过程2),可容一人居(关系过程3)。

杨戴译:The south passageway from our side door known as the “Nape” is barely ten square feet,just big enough to serve as a room for one.

刘译:My study Xiangjixuan used to be called South Chamber.It was only ten feet by ten,large enough for one person to live in.

首先,从及物性的角度对原文的前两句进行分析。原文包含三个过程小句,且都属于关系过程。关系过程是表明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过程,韩礼德将这种过程区分为归属类关系过程(attributive relational process)和识别类关系过程(identifying relational process)。前者包括“载体”(carrier)和“属性”(attribute)两个参与者,后者的参与者是“识别者”(identifier)和“被识别者”(identified)。第一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意为项脊轩即原先的南阁子。最后一个字“也”表明该句属于关系过程,其中“项脊轩”充当被识别者,“旧南阁子”充当识别者。首句过程类型的判断依据从句式来看,这句话属于判断句。王力[15]在《古代汉语》中指出,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作出判断的句子。“也”在古文中充当助词,有诸多用法,在这里“也”字属于表示判断语气的用法,可以译为“是”或“就是”。第二句“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意在描写屋子只有一见丈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这句话包含两个小句,这两个小句都属于关系过程。前一个小句“室仅方丈”中的“室”即“项脊轩”,充当载体,“方丈”充当属性。后一个小句“可容一人居”虽然没有给出参与者,但读过之后可以发现参与者就是作者所描写的地方“项脊轩”,“可容一人居”表示属性。对于这一开门见山之句,两个译本在表征方式上稍有不同,详见表1。

表1 《项脊轩志》第一部分译文及物性对比

(续表)

表1显示,杨戴译本在过程类型的选择上与原文完全一致。刘译本除了第三个小句用了物质过程以外,小句1和小句2均为关系过程,总体而言差别较小。单从过程类别来判断,杨戴译本比较符合原文。除此之外,在原文第一句翻译过程中,虽然两个译本都是关系过程,但是两个译本在动词的选择上面有所不同。杨戴译本采用“used to be called”将原文中的“旧”字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迎合了原文作者的意思。而刘译本使用的是“known as”,没有将“旧”所表达的“原来”的意思展现出来。所以,在这一部分中杨戴译本的翻译更合适。

第二部分 【原文】百年老屋(关系过程1),尘泥渗漉(物质过程2),雨泽下注(物质过程3);每移案(物质过程4),顾视(行为过程5),无可置者(存在过程6)。又北向,不能得日(存在过程7),日过午已昏(关系过程8)。

杨戴译:Our house is a hundred years old.Dust used to fall and rain to drip through the ceiling,and I could find nowhere else to move my desk.Moreover,facing north and getting no sun,the room grew dark after noon.

刘译:As it was nearly one hundred years old,dust and flakes of plaster fell and the roof let in rain.When I moved my desk,I could find no place to keep it off the rain.It faced the north and the sun could not get inside.Soon after noon it turned dusky.

这一部分原文所包含的过程类型主要是物质过程和存在过程,行为过程和关系过程各一个,这几个过程勾勒出了项脊轩修葺前的面貌,狭小、破旧、阴暗。“尘泥渗漏,雨泽下注”是两个明显的物质过程,由“渗漏”和“下注”这两个动词体现出来,动作者分别是“尘泥”和“雨泽”。这两个小句形成对偶句式,制造出了一种递进的表达效果,更加凸显出小屋环境之糟糕。“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包含了一个物质过程,一个行为过程和一个存在过程。表示动作的“移”和表示存在的“无”体现出作者对眼前状况的无奈。除此之外,表示存在过程的动词“不能得”和表示属性的“昏”以及“北向”和“日过午”这两个环境成分,又进一步凸显了屋内的昏暗。这都为下文描写项脊轩被修葺之后呈现出一副明亮洞然的样子做铺垫。下面我们来看看两个译文的过程类型如何,详见表2。

表2 《项脊轩志》第二部分译文及物性对比

通过观察表2,不难发现这两个译文在及物性过程的选择上与原文差别不是很大。除了“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两个译文与原文有比较大的出入以外,其他小句的及物性过程与原文基本一致。考虑到汉语是注重形合的语言,而英语注重意合,因此两个译本均采取了与原文不同的处理方式。虽然过程类型的选择不一样,但是两个译文也再现了原文作者的表达意图,都很好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无奈。

有个小细节可能不容易察觉,就是对于“尘泥渗漏,雨泽下注”这两个小句的处理。虽然两个译文也都采用的是物质过程,但是涉及的参与者却有所不同。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过程类别以及与之有关的环境成分的改变都会引起意义的变化。杨戴译本将这一对偶句翻译成“Dust used to fall and rain to drip”,参与者分别是“dust”和“rain”,这与原文一致。不仅如此,这两个小句过程动词的选取也是与原文一一对应的,将“渗漏”翻译成“fall”,“下注”翻译成“drip”,不仅准确地将原文这两个动词的意思表达了出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原文的形美。即使及物性过程一样,若词语在语义上有所差别,小句的意义也会发生改变。在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杨戴译本用词相当精确。而在刘译本中,译者将原文小句的参与者“雨泽”换成了“the roof”,叙述视角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原文的韵律之美。从这一点来看,刘译本要逊色于杨戴译本。总体而言,在这个部分中,杨戴译本更加忠实于原文。

第三部分 【原文】余稍为修葺(物质过程1),使不上漏(物质过程2)。前辟四窗(物质过程3),垣墙周庭(物质过程4),以当南日(物质过程5),日影返照(物质过程6),室始洞然(关系过程7)。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物质过程8),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物质过程9)。

杨戴译:I patched it up so that it no longer leaked,opened windows in front and built a wall south of the courtyard to reflect the sunlight and brighten up the place.I also planted orchids,cassias and bamboos,showing off the old balustrades to better advantage.

刘译:I did some repairs to the roof to stop it leaking,opened four windows in front and built a wall around.When the sun was reflected from the wall,the room brightened up.I planted orchids,laurels,bamboos and trees about and,therefore,the old railings looked brighter with colors.

原文除了第7个小句是关系过程外,其余小句均为物质过程。对比表3,两种译文所选取的过程类型与原文几乎一致,大多数小句都属于物质过程。原文作者通过运用诸如“修葺”“辟”“垣”“植”等一系列动态动词来展现作者为自己的书房所作出的改变,参与者均为“我”。虽然“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这三个小句没有给出明显的参与者,但是动作者“我”却隐含其内。在参与者的选取方面,两个译文与原文是一致的。

表3 《项脊轩志》第三部分译文及物性对比

但是有两个小细节不能忽略。一是对于原文中“以当南日”这个物质过程的处理。虽然在杨戴译本中,译者将其处理为不定式的结构,但是懂英文的人都明白“to do”不定式可以用来表示目的,“以当南日”是作者“前辟四窗,垣墙周庭”的目的所在,“to reflect the sunlight”这样一个表达目的的环境成分也完全地展示了原文的意思,因此杨戴译本这样处理是非常合适的。二是原文的最后一个小句“亦遂增胜”属于物质过程,通过“增(胜)”这个动作体现出来,动作者是隐含的“桂竹兰”,目标是“栏楯”。两个译文中杨戴译本也将此句处理成了物质过程小句,不仅做到了物质过程类型一致,而且在环境成分方面也处理得尤为恰当。“to better advantage”这个含有比较级better的环境成分很好地体现出了小屋在被修葺之后所呈现出的变化。经过一番改造之后,小屋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庭院也变得更加漂亮了。联系前文,作者意在将改造前和改造后进行对比,而杨戴译本则充分地再现了原文作者的表达意图。然而刘译本则选择了关系过程表征,这是通过动词“looked”体现出来的,其中“the old railings”是载体,“brighter”充当属性。虽然语言上更加直白质朴,但是失去了原文的表达效果。从这一点看来,杨戴译本更加合理。所以,综合来看,杨戴译本在这个部分中处理得更加周到。

第四部分 【原文】借书满架(行为过程1),偃仰啸歌(行为过程2),冥然兀坐(行为过程3),万籁有声(存在过程4);而庭阶寂寂(关系过程5),小鸟时来啄食(物质过程6),人至不去(行为过程7)。

杨戴译:My shelves are piled with books,and here I rest and sing or sit quietly listening to the sounds all around in the stillness of the courtyard.Small birds alighting in search of food do not fly off at the approach of men.

刘译:The bookshelf was filled with books on loan.I read and chanted aloud,beating time by swaying back and forth.Sitting in it I could hear various sounds emanating from outside.It was so quiet round the steps that small birds often came looking for food here,not scared of men’s presence.

从表4可以看出,两个译文在及物性过程的选择上均与原文有所差别,有三处值得注意。

表4 《项脊轩志》第四部分译文及物性对比

首先,原文开头“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连续三个行为过程小句突出了作者精神生活丰富多彩,静下心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更是体现出了作者平静的心态,这三个小句的参与者都是隐含其中的“我”。观察表4,两个译文均将“借书满架”这个行为过程处理成关系过程。原文“借”这个动态动词能够强有力地体现出作者四处奔波求书学习的迫切心态。归有光出生于大族,但到其父一代家道中落,这迫使他开始发奋读书。两个译文里表示关系过程的“be piled with和“be filed with”这两个静态动词不如原文“借”这个动态动词表达效果强烈,因为书架上堆满书这个状态性的动作不一定能体现出作者的好学之心。其次,“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这两个小句分别属于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这两个过程勾勒出一幅小鸟在静悄悄的庭院里啄食的情景。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相结合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画面。对于这两个小句的处理,杨戴译本分别使用一个介词短语和一个行为过程进行表征,而刘译本和原文一样采用的是一个关系过程和一个物质过程,实现了经验功能对等。并且“so…that…”这样的句式也将两个小句紧密地联系起来,正是由于庭院的安静才让小鸟敢来此啄食,再现了原文作者的意图。第三,对于原文最后一个小句,杨戴译本和原文选取的是同种过程类型,而刘译本则将原文属于行为过程的小句转译为心理过程,给小鸟赋予人格特点,小鸟不怕人的这种心理便跃然纸上,显然这种表述更加生动形象。对于这个句群的处理,相比较而言,刘译本的翻译更加出色,在某些方面不仅做到了经验功能对等,而且也实现了形式对等。

第五部分 【原文】三五之夜,明月半墙(存在/物质过程1),桂影斑驳(关系过程2),风移(物质过程3)影动(物质过程4),珊珊可爱(关系过程5)。

杨戴译:When a full moon casts its bright light over half the wall the mottled shadows of the cassia trees stir in the wind with a dappled loveliness.

刘译:On the fifteenth night of the lunar month the bright moon flooded half of the wall.When a gentle breeze arose,laurel leaves shimmered flecks of moonlight on the wall and it was pleasing to see the shadows dancing and hear the leaves rustling in the wind.

通过及物性分析,可以看出两个译文在过程类别的选取上与原文还是有差别的。原文第一句“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中的“三五之夜”作为环境成分点明了时间,即农历十五日。但是这个小句缺少用于判断过程类别的动词,过程类型很难确定,王东风指出这样的小句属于过程缺失(absence of process)句[16]。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明月把月光倾洒在半个墙面上(物质过程,“明月”是动作者),也可以理解为半面墙上都有月光(存在过程,“存在物”是明月),这种过程缺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两个译本均将这个小句处理成物质过程,用于判断的动词分别是“casts”和“flooded”,参与者都是“moon”(见表5)。单从过程类型来判断的话,两种翻译都是合理的。但从动词的选择来比较的话,刘士聪版本翻译得更加巧妙,因为过程选词的不同也会对意义产生影响。通过查字典发现,“flood”有(光线)充斥、充满之意,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农历十五之日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半个墙面的景象,而“cast”只单纯地表示投射光或影子,原文意象的表达被减弱。从环境成分来看,刘译本采用了直译的手法,将其翻译为“on the fifteenth night of the lunar month”;而杨戴译本则使用了“full moon”这样的表达,时间被隐含其内,我们知道满月的时间就是发生在农历十五日左右,也准确地点明了时间。

表5 《项脊轩志》第五部分译文及物性对比

原文后面四个小句包含两个物质过程和两个关系过程,杨戴译本将原文属于关系过程的两个小句“桂影斑驳”和“珊珊可爱”分别被翻译成一个名词短语和一个介词短语,虽然原文的四个过程小句被浓缩为一个物质过程,但也传达了原文的核心信息。刘译本选用了一个存在过程、一个关系过程和一个物质过程这样的表征方式,与原文的及物性过程类型相差不大,并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原文作者的表达意图。

4 结 语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及物性系统为分析工具,基于原文对比分析了《项脊轩志》两个译文在参与者、环境成分和过程类型的选择上所产生的意义偏离。从前文的分析来看,两个译文各有千秋。但是整体而言,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合译本更加出彩。纵观近些年的翻译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开始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翻译现象,指导翻译实践,并试图从这个角度来建构翻译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范式下的翻译理论也被用于剖析小说、诗歌和散文等文学作品。本研究进一步表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可以用来对语言进行细致地剖析,有助于很好地解释翻译现象,并且对散文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项脊轩物性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字字显真心,句句总关情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