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临床护理配合

2020-10-14 02:4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2期
关键词:空腹胰岛素新生儿

闫 萍

(盘锦市中心医院辽河院区,辽宁 盘锦 124000)

妊娠期糖尿病为妊娠期女性常见的合并症。目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有效抵抗胰岛素作用相关。在妊娠期间,催乳素、孕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导致胰岛素拮抗作用增强,从而诱发胰岛素抵抗,使孕妇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下降。为了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机体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而高胰岛素状态能够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从而使患者出现高血糖水平,进而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1]。高血糖水平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故临床应及时开展糖尿病筛查,并予以有效的临床干预,这对于新生儿及孕妇结局极为重要[2]。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临床护理配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82±2.51)岁;孕周24~32周,平均孕周(27.30±1.20)周;孕期体质量指数22~34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7.44±3.20)kg/m2。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91±2.95)岁;孕周24~32周,平均孕周(26.9±1.18)周;孕期体质量指数23~33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6.87±3.58)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妊娠及糖尿病研究委员会制定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2];妊娠单胎;无其他妊娠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字确认。排除标准:存在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者;对本研究药物严重过敏者;妊娠前存在糖尿病家族史或糖尿病者;存在其他影响本研究结果的急慢性疾病者。

1.3 诊断标准 妊娠期糖尿病确诊参考葡萄糖糖耐量测试,即在妊娠24~28周,口服葡萄糖75 g,空腹血糖水平>5.1 mmol/L,餐后1 h血糖水平>10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8.50 mmol/L,符合上述任何一项则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可在妊娠24~28周检查空腹血糖,若空腹血糖>5.10 mmol/L,则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无需再进行75 g糖尿量检测;若空腹血糖为4.40~5.10 mmol/L,则需行75 g葡萄糖耐量测试;若空腹血糖<4.40 mmol/L,则可不进行75 g葡萄糖尿量测试。

1.4 方法 ①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给予门冬胰岛素(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33006)于晚餐前皮下注射,初始剂量控制在0.1~0.3 IU/(kg·d),根据患者血糖变化水平调节胰岛素用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416)口服治疗,每次0.5 g,每日2次。②护理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即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讲解妊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告知治疗的目的和效果,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依从性[3];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开展饮食指导,建议患者多食用清淡高纤维食物,减少高糖、辛辣、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并鼓励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及身体免疫力[5];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掌握患者血糖控制及药物治疗情况,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6]。

1.5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统计两组新生儿结局。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血糖水平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行t检验;新生儿结局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黄疸、呼吸窘迫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比较(m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比较(mmol/L,)

表2 两组新生儿结局的比较[n(%)]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仅体质量会超标,而且会出现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情况。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起来较为困难,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影响母婴结局,甚至降低新生儿的生育质量[7]。在临床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约为5%,其发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妊娠期糖尿病与孕妇妊娠年龄、体质量指数、种族、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生育史等因素均有直接的关系。在妊娠期间,胎盘生长速度较快,胎儿的发育使孕妇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增加,同时使胎儿从母体内获得的葡萄糖增加,进而使孕妇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导致葡萄糖排泄量增加,从而引发孕妇及新生儿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早期筛查及干预对于新生儿及孕妇结局极为重要。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时干预会导致新生儿出现黄疸或巨大儿,直接威胁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采用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于改善母婴结局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制订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在改善血糖水平的同时改善母婴结局一直是妇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黄疸、呼吸窘迫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说明,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不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还能改善新生儿结局,利于母婴健康。二甲双胍为临床常见的降糖药物,能够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与胰岛素合用可起到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且能够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的妊娠结局[8-10]。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而言,主要治疗药物包括胰岛素和二甲双胍两种。胰岛素需每天多次注射,且治疗费用相对较高,患者经济负担往往较重;另外,胰岛素的长期使用会导致低血糖情况的发生,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宜首选胰岛素治疗。二甲双胍属于双胍类降糖药物,对于胰岛B细胞无刺激作用,能够改善患者因体质量过度增加的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开展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优于胰岛素,且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新生儿围生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能降低产妇血糖,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猜你喜欢
空腹胰岛素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空腹喝水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