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蕾
(山东省血液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系统的不断完善,我国血液中心的血液调配系统也得到了有效完善,但是由于最近几年我国医疗用血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在供血、调配血液时容易发生季节性、区域性等血荒情况,尤其是在存储血液时,血液保存时间的改变可导致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发生变化[1]。为了提高血液的保存效率,在制备样本过程中,应尽可能将血液成分的库存时间延长。悬浮红细胞在临床中属于红细胞制剂的范畴,目前悬浮红细胞已经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库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制剂能够为临床患者进行红细胞的有效补充,促进患者循环血量的有效增加,并促进患者血液携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但库存去白悬浮红细胞的质量会因为保存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2]。为了探讨保存时间与库存去白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关系,本研究旨在分析库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在不同保存时间下,对其血液指标变化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在2020年2月至2020年4月这一时间段来实施研究,研究样本从医院库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制品中抽取,共抽取80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全部样本均将CPDA-1作为保养液成分;②全部样本在取样过程中均运用无菌接驳机;③全部样本均检测合格。排除标准:①样本存在风险;②样本未进行相关检测;③样本取样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
1.3 方法 ①借助一次性普通四联血袋开展ACD-B抗凝全血的收集,共需收集80袋血样,每袋血样容量为200 mL,收集完成后,医护人员将血袋放置在(4±2)℃冰箱中进行过夜处理。②在第2天对血样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时间设置为10 min,离心速度为3000 r/min,将离心后的上层血浆完全去除,通过MAP的增加来进行悬浮红细胞的制备。③在(4±2)℃的条件下,根据去白细胞滤器血袋规程开展相关过滤操作,过滤完成后可获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④去白悬浮红细胞制作完成后,对其进行保存。医护人员选择0、7、14、21、28、35 d这6个时间点,对血样进行有效的血细胞计数、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电解质、葡萄糖、游离血红蛋白(FHb)、人红细胞膜蛋白(EMP)与人三磷酸腺苷(ATP)等指标的检测。采用血细胞分析仪 (日本广电,MEK-7222K型)进行血细胞计数指标的有效检测,采用电解质分析仪 (国产奥迪康AC9802型)进行Cl-、pH、Na+、K+电解质的有效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日本Sysmex公司,Sysmex-800型)进行葡萄糖的有效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游离血红蛋白进行有效检测,采用ELISA法对2,3-DPG、ATP及EMP等指标的有效检测。
1.4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观察样本在保存了0、7、14、21、28、35 d后的血细胞计数、2,3-DPG、电解质、葡萄糖、FHb、EMP与ATP等指标的情况。其中血细胞计数指标中包含有MCV、Hct、WBC、Hb与RBC,电解质指标包含有Cl-、Na+、K+、pH。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分析上述指标,上述所有指标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血细胞计数指标在不同保存时间的情况 MCV、Hct、WBC、Hb与RBC在保存7、14、21、28、35 d的数值,与保存0 d的数值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电解质指标在不同保存时间的情况 样本中Cl-、Na+、pH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K+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见表2。
2.3 观察FHb、葡萄糖、ATP、EMP与2,3-DPG在不同保存时间的情况 FHb与EMP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而提高,葡萄糖与2,3-DPG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而降低,ATP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1 观察血细胞计数指标在不同保存时间的情况()
表1 观察血细胞计数指标在不同保存时间的情况()
表2 观察电解质指标在不同保存时间的情况()
表2 观察电解质指标在不同保存时间的情况()
表3 观察FHb、葡萄糖、ATP、EMP与2,3-DPG在不同保存时间的情况()
表3 观察FHb、葡萄糖、ATP、EMP与2,3-DPG在不同保存时间的情况()
输血是指将筛选合格的血液通过静脉输血的方式为患者及时补充血容量,确保患者身体各项器官供血正常,由此可见,输血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如果对血液样本处理不当,会导致患者同种免疫性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及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生命[3]。王姣杰等[4]、史大川等[5]研究表明,血液中存在的白细胞是导致输血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在处理血液制品时,需要对血液中的白细胞进行有效处理,通过去除白细胞等操作确保输血质量。在研究中发现,血液存储时间不同对白细胞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对不同存储时间的血液样本进行过滤、处理、检测,并研究保存时间对库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指标变化的影响,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临床血液成分分离机取得较好发展,成分制备技术也在持续发展中,血液成分制备逐渐往规范化、标准化与自动化的方向发展[6-7]。同时成分输血近些年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推广效果,因为成分输血存在纯度高、治疗效果优、输血不良症状较少、用血科学等优势,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开始接纳疾病治疗过程中运用成分输血[8-9]。悬浮红细胞的临床定义是:在一个全封闭的环境中,对全血中大多数血浆进行有效分离,然后在红细胞添加剂中增添分离后剩余的血浆,从而形成红细胞成分血[10-12]。在制备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方式过滤掉血液中的白细胞,形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能够避免输血后出现某些不良反应[13-14]。
上述研究表明,在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可能会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炎性并发症等情况发生,为有效提高临床用血率和医疗质量,在对血液制品进行制备和保存时,一般可采用血站型滤器将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基本去除后,通过保存红细胞的方式进行存储[15]。本文相关数据显示,血细胞计数指标在不同保存时间的情况基本没有差异,虽然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现象,但是,MCV、Hct、WBC、Hb与RBC在保存7、14、21、28、35 d的数值,与保存0 d的数值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本文结果显示,电解质指标在不同保存时间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样本的Cl-、Na+、pH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K+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其原因可能与储存的温度、红细胞逐渐衰老等因素有关。FHb、葡萄糖、ATP、EMP与2,3-DPG在不同保存时间下,发现FHb与EMP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葡萄糖与2,3-DPG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ATP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是红细胞在存储过程中受到温度、时间的影响,导致其浓度有所变化。本次研究的结果与张春荣等[16]的研究成果一致。
血液在完成离体反应后,虽然会在血液中增加抗凝保养液等成分,但血液在完成收集、离心、分离、成分制备与储存等操作后,血液红细胞会受到一定的机械性损伤。同时血液外环境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红细胞在4 ℃环境下进行储存,红细胞的代谢水平会出现明显下降,但红细胞不会停止代谢。在长时间储存中,红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均会出现较大变化,这就会对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临床能够应用2,3-DPG含量对红细胞释放氧的能力进行评估,红细胞中增多的2,3-DPG和Hb发生有效结合,能够明显有助于Hb的空间构象保持稳定,使Hb对氧气的亲和力显著下降,Hb与氧气尽快发生解离。当人体中的血液流经组织的时候,红细胞中2,3-DPG增多可以使氧气的释放量得到进一步增多。EMP与FHb指标能够对红细胞膜损伤以及溶血情况进行合理评估,ATP、葡萄糖、K+、Na+指标能够对红细胞的能量代谢情况进行合理评估[17-18]。
葡萄糖在血液保存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红细胞中能够发挥营养保护作用。红细胞在进行代谢的时候,其ATP会持续减少,为了确保红细胞在储存环节中能够有足够的能量供应,可以借助无氧酵解葡萄糖来获得足够的ATP能量,使患者机体生理功能能够得到良好维持。无氧酵解消耗了一部分葡萄糖,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会明显降低,同时无氧酵解反应还会形成乳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血液酸性的增加,使得血液pH值发生明显降低。红细胞形态结构、胞外酸碱度、细胞膜流动特性、细胞膜变形能力与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红细胞流变学特性在出现变化时,会对其体内携氧功能造成一定影响[19-20]。如果红细胞的胞外pH值达不到6.3时,则会导致红细胞膜曲率为负数,导致细胞形态与细胞膜流变学特性均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保养液的pH值能够达到6.8或超过6.8,则能够说明红细胞存在着良好的微黏度与偏振度,同时还存在着良好的流动性。若红细胞外pH值达不到6.8,则会使红细胞膜形态出现一定的变化,同时还会出现细胞聚集的情况。本次研究中的pH值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保存35 d后的pH值处在6.3~6.8,这表明保存时间会对红细胞的携氧功能造成影响。Hb对氧亲和力发生一定变化,能够帮助2,3-DPG进行Hb氧释放的调节,红细胞中的2,3-DPG含量出现持续降低,这说明红细胞释放氧的能力在不断下降[21]。
红细胞膜与膜蛋白发生损伤后,且葡萄糖在细胞中不断被消耗后,ATP供能会发生明显减少。ATP的减少会对K+、Na+浓度产生一定影响,且ATP酶功能还不能够取得正常发挥,使得细胞内K+会出现逸出的情况,导致细胞外K+浓度出现持续上升的情况。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膜的脆性会不断下降,此时红细胞膜会出现程度不一的损伤,FHb与EMP会在红细胞外悬浮液中进行有效释放,所以FHb与EMP的浓度会出现升高。本研究结果数据表明,ATP浓度初始呈现为上升趋势,但14 d后,ATP浓度又开始发生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酵解作用生成ATP,生成的ATP能够帮助保持离子平衡 。与王红苹和夏培元[22]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库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血细胞指数不会随保存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不同保存时间下,血液中的血细胞计数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l-、Na+、pH、葡萄糖与2,3-DPG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K+、FHb与EMP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上升[22-23]。因此,临床可借助血液指标的变化来合理评估保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