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晖,鲁红霞,贾颖辉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 518000
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包括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息肉等,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异常等[1]。 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为临床治疗的关键,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常见手段包括宫腔镜、 诊断性刮宫等,但为有创检查,可引发子宫感染等并发症,降低患者依从性[2]。 近年来超声技术不断进步,被临床广泛用于妇科疾病诊断中,与传统二维超声相比,三维能量超声分辨率更高,可实现三维立体显示器官形态、结构等,为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提供了新思路[3]。 该研究在2017 年9 月—2018 年10 月间选取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共126 例,通过回顾分析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 旨在探究三维能量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共126 例, 根据良恶性分为良性组(n=95)与恶性组(n=31)。 良性组年龄 37~62 岁,平均年龄(46.32±2.45)岁。 恶性组年龄 35~60 岁,平均年龄(46.28±2.47)岁。 各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非妊娠、子宫肌瘤引发的阴道出血;近6个月未接受激素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配合依从性较差者;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资料不完整者;无病理诊断结果者。
均行三维能量超声检查,仪器为GE 生产的三维超声诊断仪,及凸阵腔内容积探头,参数设置:探头频率在5~9 MHz 之间。检查选择脉冲多普勒模式,计算 RI、PI、PSV。固定探头于患者子宫矢状面,开启三维能量模式,于患者屏气期间对感兴趣区进行三维超声扫描, 扫描持续时间3~5 s,扫描过程中将探头进行旋转,获取感兴趣区域血流分布的三维图像。 参数设置:扫描角度为70°,脉冲重复频率设置为0.6 MHz,彩色增益设置为4.4。 应用VOCAL 软件自动计算血管化指数(VI)、内膜容积(V)、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各项指标。
对两组二维超声参数进行比较, 包括内膜厚度、RI、PI、PSV,比较两组三维能量超声参数差异,包括 VI、V、FI、VFI。
良性组内膜厚度、RI、PI、PSV 各项二维超声参数与恶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二维超声参数差异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患者二维超声参数差异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 内膜厚度(mm) RI PI PSV(cm/s)良性组(n=95)恶性组(n=31)t 值P 值13.59±1.56 25.16±3.78 24.293<0.001 0.59±0.12 0.15±0.03 20.159<0.001 0.66±0.11 0.17±0.05 23.957<0.001 8.31±0.75 6.13±0.41 15.421<0.001
良性组 VI、V、FI、VFI 各项三维能量超声参数与恶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三维能量超声参数差异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ree-dimensional energy ultrasound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三维能量超声参数差异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ree-dimensional energy ultrasound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 VI(%) V(mL) FI VFI良性组(n=95)恶性组(n=31)t 值P 值7.69±1.87 21.96±3.52 29.028<0.001 6.98±1.68 8.91±1.98 5.309<0.001 26.53±1.34 33.15±2.78 17.805<0.001 0.81±0.11 5.42±0.63 68.716<0.001
子宫内膜病变在临床较为常见, 根据病变性质可分为良性与恶性, 不同性质的病变临床治疗手段存在较大差异, 尽早鉴别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对临床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4]。 近年来我国超声技术日趋成熟,在临床应用广泛,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中具有较高敏感性, 大部分学者认为可将其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检查方式。
有研究[5]表示,对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测量可一定程度预测子宫内膜癌, 特别在绝经后内膜病变患者中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约98.63%的绝经子宫内膜癌患者内膜厚度超过5 mm,且内膜越厚,为内膜癌的可能越高。 该次研究中超声显示恶性组内膜厚度相比良性组更厚, 提示通过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可为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鉴别提供一定依据。 传统诊断性刮宫术及宫腔镜病理检查均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增加感染的风险,超声具有无创、重复性好等优势,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且价格实惠,与传统检查相比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既往有研究[6]将阴道超声用于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 获得较高灵敏度,但二维超声阳性预测值较低,可出现假阳性,造成误诊,降低诊断准确性。 分析原因可能为女性子宫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相应变化,除此之外,内膜和肌层分界较为模糊,为临床诊断增加一定难度。
近年来超声图像分辨率及彩色血流信号敏感性显著提升,与二维超声相比,三维能量超声具有更高图像分辨率,其容积探头可更清晰地显示内膜厚度、内部回声,可对器官结构进行立体直观的三维显示, 使诊断准确性更高[7]。 且三维能量超声检查前不用充盈膀胱,可有效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8]。 三维能量超声结合VOCAL 软件、血流测量等技术,可对子宫内膜形态、功能进行多角度分析, 为临床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参考意见[9]。 经阴道三维能量超声血流成像不会受到彩色血流声束、方向等因素的影响,可全方位获取感兴趣区的血流信号,清晰显示内膜血管分布及走向,不会有彩色混叠的现象,可达到动态造影的效果[10-11]。
VI 可有效反映血管数量, 故恶性病变较高的血管生成程度常伴高VI,FI 升高表明组织血流较为丰富,提示组织恶变的可能较高[12]。 该次研究结果中,良性组 VI、V、FI、VFI 各项三维能量超声参数与恶性组相比 [(7.69±1.87)%、(6.98±1.68)mL、(26.53±1.34)、(0.81±0.11) vs (21.96±3.52)%、(8.91±1.98)mL、(33.15±2.78)、(5.42±0.63)],恶性组各项参数均明显更高。 李天刚等[11]研究与该文相似,良性病变组VI、FI、VFI 各项三维能量超声参数与子宫内膜癌组相比[(4.54±1.26)%,(20.00±3.68),(3.26±1.66) vs (14.02±3.24)%,(31.00±5.31),(6.75±2.04)], 提示三维能量超声可清晰显示病灶组织内血管走行,反映病变性质,利于提升诊断准确性,为临床鉴别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提供重要指导意见。分析原因可能为良性病变多为局限性改变, 而恶性病变多为弥漫性改变,伴肌层浸润。 超声检查参数设置、仪器自身分辨率、 病灶和子宫肌层之间灰阶差异等均可对诊断效能造成影响,因此临床在今后的诊断中应予以重视,尽可能提升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三维能量超声可获取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在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鉴别中应用价值较高, 可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有力依据,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