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涛
德州市市立医院麻醉科,山东德州 253012
下肢骨折不仅会造成患者运动障碍, 长时间的运动受限还会对患者心理造成压力,增加其心理负担。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下肢骨折的方式主要以手术方式为主,手术过程中离不开麻醉药物的使用, 常规的全麻方式患者疼痛感较大,且拔管和麻醉苏醒的时间较晚,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手术中。 该文选取该院2018 年1—12月收治的70 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该次研究对象来自于该院收治的70 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35 例为2018年 1—6 月收治的患者, 观察组 35 例为 2018 年 7—12 月收治的患者。 对照组男 18 例、女 17 例;年龄分布为 60~85岁,平均年龄(68.8±3.5)岁。观察组男 20 例、女 15 例;年龄分布为 52~83 岁,平均年龄(68.0±3.6)岁。 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符合下肢骨折的诊断标准,临床资料的使用已征得患者的同意,对于该次研究70 例患者均知情,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上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价值。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建立静脉通路后给予面罩辅助吸氧,同时实施心电监护,以0.8 μg/kg 瑞芬太尼(国药准字 H20030197)、0.5~2 mg/kg 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84531)、注入患者体内给予麻醉诱导,术中以0.5~2 MAC 七氟醚(国药准字 H20080681)吸入及 0.1 μg/(kg·min)的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方法同对照组。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其腹股沟部位, 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由近端向远端对患者股骨进行扫描,通过观察超声图像来获取股神经、股动脉及股静脉。 将穿刺针平行插入,在超声下到达髂筋膜, 并注射10 mL 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 (国药准字H20133178)完成髂筋膜阻滞[1]。 再垫高患者骨折处,在上棘5 cm 处借助超声来引导进针方向,固定穿刺位点,注射10 mL 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完成坐骨神经阻滞[2]。
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并做好记录,包括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麻醉效果判定标准分为3 个等级:显效(麻醉后至手术结束患者均处于麻醉状态中)、有效(麻醉后至手术结束期间,患者在手术接近尾声时偶有肢体活动现象,但不影响手术正常进行)、无效(麻醉后患者术中出现肢体活动影响手术正常进行)。麻醉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红肿、疼痛、发炎等。
采用VAS 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 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该次研究所得数据以 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 麻醉总有效率为80.00%(28/35), 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麻醉总有效率为97.14%(34/35)。 两组对比,对照组麻醉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anesthesia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下,对照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长于观察组,疼痛评分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的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疼痛评分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extubation time, recovery time from anesthesia, and pain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的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疼痛评分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extubation time, recovery time from anesthesia, and pain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 拔管时间(min)苏醒时间(min) 疼痛评分(分)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 值P 值18.1±4.0 14.3±3.2 4.389<0.05 13.1±3.0 10.4±2.3 4.226<0.05 3.8±0.9 2.7±0.9 5.113<0.05
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方式,35 例患者中出现3 例红肿、3 例疼痛、2 例发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2.85%(8/35);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35 例患者中出现1 例红肿、1 例疼痛,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under different anesthesia methods[n(%)]
下肢骨折患者需通过手术治疗来复位其骨折部位,达到下肢功能恢复的目的。 而手术治疗则必须对患者进行麻醉,以降低手术带来的痛苦,因而采取的麻醉方式和所用麻醉药物尤为严格和重要, 合适的麻醉方式可有效镇痛,同时对患者损伤小[3]。 目前用于临床手术的麻醉方式有多种,全身麻醉便是其中之一,也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麻醉方式,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增加患者麻醉的风险性。
全身麻醉就是通常所说的全麻, 指麻药通过患者呼吸道吸入、经静脉或经肌肉注射至患者体内,使其中枢神经得到暂时抑制, 患者表现出神志消失, 无法感受到痛觉。 麻药浓度关系到患者中枢神经受抑制程度,可由麻醉师视患者情况调节和控制。 当麻药效力结束,药物以代谢方式或经患者体内排出之后,其神志及各种反射逐步恢复。
实施全麻方式,大部分手术均需要气管插管,然后以呼吸机给予呼吸,再静脉给予麻醉药。 几分钟内,患者意识由清醒状态转变为意识消失, 呼吸也由以往的正常呼吸转变为停止呼吸, 期间需麻醉师实施气管插管来达到控制患者呼吸的目的,即将气管导管插入患者气管内,以呼吸机代替患者的呼吸,来保证其所需氧气供应[4]。 在此过程中,由于患者生命功能变化较大,因此需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各项状况,以便随时处理突发情况。 由于麻醉效应,患者感觉不到疼痛,因而无需担惊受怕。 在麻醉诱导期内,麻药维持时间较短,诱导期后,需持续不断地应用麻药进行麻醉维持,以保证患者处于麻醉状态中,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要视手术对患者的刺激强度、麻醉深度以及麻药对患者的影响来调整麻醉用量,以维持麻醉。
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应用日益广泛。 由于超声可清晰显示患者的外周神经及周围解剖结构, 准确定位神经。 手术过程中通过超声的可视引导可清楚显示外周神经的分支走形、结构以及穿针位置,进针时可调整方向及进针的深度,从而确保了穿刺的准确无误,既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又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而以往无超声引导的全麻方式,通过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神经,造成穿针位置不理想而反复穿刺, 操作时间延长以致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疼痛。 相比之下,神经阻滞只需注射一处,即可获得较大的麻醉区域和良好的镇痛效果。 使用超声引导可提高阻滞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减少神经损伤。 因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 相比传统全身麻醉的方式,可观察到麻药的注射和药液扩散过程,从而保证麻醉药物能够均匀扩散至神经周围, 达到神经阻滞的效果,不仅可降低患者麻醉带来的不良反应,还能缓解术后疼痛程度[6]。
该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方式,两组的麻醉效果相比,对照组麻醉总有效率 80.00%(28/35) 低于观察组 97.14%(3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14.3±3.2)min短于对照组(18.1±4.0)min(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10.4±2.3)min 短于对照组(13.1±3.0)min(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2.7±0.9)分低于对照组(3.8±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85%(8/35)高于观察组5.71%(2/3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马玉民[7]的研究中,60 例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60 例常规组接受全身麻醉,疗效对比,研究组的麻醉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常规组75.0%(χ2=7.013,P<0.05)。 与该次研究结果相似。 另外,在楼洁等人[8]的研究中,32 例联合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32 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 结果显示,联合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麻醉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5,P<0.05),联合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χ2=4.27,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针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方式,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