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峰,蔡楠
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广东梅州 514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中老年患者常见病,为心肌供血持续性中断所致的心肌坏死[1]。 随我国老年人口增多,近年来老年AMI 发病率逐年上升, 老年AMI 具有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有学者认为在患者发病12 h内应尽快行急诊PCI,12~24 h 内若患者胸痛等症状持续未缓解,同时出现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也应尽快实施急诊PCI[2]。 临床上部分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无法及时就诊而选择择期PCI,目前临床关于择期PCI 对AMI 患者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影响仍存在一定争议。 该研究以2017 年7月—2018 年9 月收治的78 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老年AMI 患者实施急诊PCI 与择期PCI 治疗, 旨在对比不同时机手术对患者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对该院收治的78 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组研究,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其分成研究组(n=39)与参照组(n=39)。 研究组男性 22 例,女性 17 例,年龄 68~82 岁,平均 74.07 岁。 参照组男性 23 例,女性 16 例,年龄 68~83岁,平均74.51 岁。各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AMI 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发病;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通过伦理委员会。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肌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疾病者;②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④合并糖尿病疾病者;恶性肿瘤者;⑤合并凝血障碍者;⑥合并肝肾器官疾病者;⑦精神疾病者;⑧临床资料不完整;⑨有PCI 禁忌证者。
两组入院后均行抗血小板、抗凝、冠心病二级预防、改善心室重构等常规治疗,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自身意愿及客观因素选择急诊或择期PCI,研究组行急诊PCI,参照组行择期PCI,具体措施见下。
取平卧位,右侧桡动脉穿刺,使用1%利多卡因行局麻,工作位沿鞘管将3 000 U 肝素注入,随后送入造影导管推注造影剂行冠动脉多体位造影。 确定病变后将指引导管送入病变冠脉开口处, 随后送入指引导丝至病变远端,沿导丝将球囊送至病变处预扩张,随后沿导丝将支架送至冠脉病变处行支架扩张,沿导丝将球囊送至支架处,再次造影。 若未发现残余狭窄,则将球囊、指引导丝、指引导管依次退出。PCI 成功标准:病变血管远端血流TIMI 达到Ⅲ级,病变冠脉血管管腔狭窄<10%。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患者左室重构、心功能差异()Table 1 Comparison of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cardiac func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atient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患者左室重构、心功能差异()Table 1 Comparison of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cardiac func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atients()
组别LVESV(mm)治疗前 治疗后LVED治疗前研究组(n=39)参照组(n=39)53.41±8.75 55.43±8.73 47.31±11.52 53.41±10.87 115.96±16.45 115.91±16.39 V(mm)治疗后LVEF(%)治疗前 治疗后t 值P 值1.021 0.311 2.405 0.019 0.013 0.989 101.36±18.96 108.96±13.65 2.032 0.046 46.25±4.13 46.28±4.18 0.032 0.975 52.31±3.51 49.56±3.15 3.641 0.001
对两组术后心功能及左室重构进行观察,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3 个月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测量。 对两组进行为期12 个月的随访,统计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采用SPSS 1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LVESV、LVEDV、LVEF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 1~3 个月后 LVESV、LVEDV与参照组相比, 相对更低,LVEF 与参照组相比, 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26%,与参照组28.21%相比,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差异Table 2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in adverse cardiac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atients
AMI 为冠动脉持续缺血引发的心肌坏死, 患者发生AMI 后可引发心律失常、室壁瘤等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心室重构为AMI 后最重要的一种病理改变,表现为梗死区心肌变薄,引发心脏梗死部位变薄、心室腔扩大,造成室壁运动减弱或消失,非梗死区心肌增厚导致梗死区心室壁膨出[4]。
AMI 后交感神经及RAAS 可被激活引发左室重构,进一步扩大梗死面积, 机体分泌改变可增加血粘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使得再梗死风险提高[5]。 尽早改善患者心脏血运,可提升心室功能稳定性,挽救濒死的心肌,积极改善预后。 PCI 为治疗AMI 的常用手段,可对狭窄或闭塞的冠脉管腔进行疏通,恢复心脏血运,有效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改善机体心功能[6-7]。 李梦竹等[8]研究对AMI 患者实施急诊PCI 与择期PCI,结果显示,急诊PCI 患者术后心功能、左室重构与择期PCI 患者差异明显,推测急诊PCI 对急性AMI 患者应用价值更高,可抑制左室重构,提升心功能。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LVESV、LVEDV、LVEF 与参照组有显著差异, 进一步说明手术时机对AMI 患者心功能及左室重构有直接影响, 急诊PCI 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防止左室重构,抢救缺血心肌,减少梗死面积,对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保护[9]。 孙源慧等[10]研究表示,急诊PCI 可快速恢复AMI 患者梗死心肌的再灌注, 约90.23%的患者TIMI 血流可达到Ⅲ级,残余狭窄较轻,再梗死率较低,PCI 成功率较高,可作为治疗AMI 的最佳手段。早期对患者进行PCI 可缩小梗死面积, 对心室扩大进行抑制,此外早期充分血流灌注还可终止缺血、收缩功能障碍,促进顿抑心肌、冬眠心肌恢复[11-12]。赏永孟[7]研究表示,急诊PCI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心绞痛发生率为2.50%,心力衰竭发生率为5.00%,再发心梗事件率为0.00%,对照组10.00%,12.0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0.26%, 与参照组28.21%相比, 研究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更低,提示急诊PCI 可减少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出现,减少心力衰竭发生,有效保护心肌。
综上所述, 和择期PCI 相比, 急诊PCI 在老年急性AMI 中应用价值更高,可改善左室重构及心功能,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