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君 吴芳妍 何佳乐
摘要:为了解杭州市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构建了基本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信息熟练度、信息交流与创新四个测评维度,依据四个维度对杭州市所属辖区(县)26所职业学校2 58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工作策略。研究发现:职业学校学生在基本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以及信息交流與创新维度上表现较好,学生信息熟练度仍有欠缺;学生信息素养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男生和高年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较高;基本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信息熟练度对信息交流与创新能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09-0079-07
以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变革了知识传播、存储和交互的模式,这不仅对职业教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深刻改变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1]。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职教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室也不再是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学习的唯一场所,多种开放、虚拟的可持续学习平台兴起,促进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发展。在互联网数字时代,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标志[2]。2016年公布的《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报告明确指出信息素养是21世纪公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3]。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4]。
近年来,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构建,都为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面、客观、合理地分析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对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职业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已有信息素养测评量表的基础上,结合职业学校特色,制定了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维度,基于该测评维度探析现阶段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状况,对学生信息素养进行差异性分析,为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提供策略。具体研究思路如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构建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维度,并以此为依据开展问卷调查;分析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和学生个体特征变量对信息素养各维度影响的差异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学生信息素养概述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信息素养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1974年提出并将其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所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5]。此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工作受到国外学者和相关组织机构的高度重视。2013年,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为准确把握当前世界各国中学生计算机与信息素养的发展状况,开展了首次大规模国际中学生计算机与信息素养测评,发现中学生计算机与信息素养受学生个体、学生家庭背景、学校资源以及国家教育信息化设备及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6]。信息素养水平关系到个人能否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有效获取和使用信息,是个体适应与融入信息时代的基本能力。因此,针对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开展合理、客观、全面的评价研究和实证测评,是培养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举措[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学生信息素养已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有不少研究者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段的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测评工作,探索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各类因素,以求为有效培育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准确的实证依据。在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研究工作方面,有学者构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框架和指标体系[8-10],也有学者建立了相应的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11-12]。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的标准构成应区别于本科学生,因此有学者从职业教育特点和内涵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体系框架[13]。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学生个体、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等方面展开。也有学者从学生个体视角探究出性别、年级和生源地均对初中生信息素养水平有显著影响[14],而且研究发现学生基础ICT技能的自我效能与信息素养能力水平呈正相关[15],ICT使用情况和ICT态度是影响学生信息素养差异的主要因素[16]。学校环境层面,学者发现数字资源、机制保障、学校ICT基础设施以及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能力等因素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会产生影响[17-18]。家庭环境方面,已有研究发现家庭经济水平不同的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差距较为明显[19]。
二、研究设计
(一)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维度的确立
一个行之有效的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标准是促使学生信息素养更好发展的前提[20]。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学生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与认知、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应用与创新以及信息道德与法律四个方面。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和结构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而且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创新性技能人才的教育模式,其学生信息素养的测评指标也具有自身特色。因此,在确定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维度时,既要遵循一般学生信息素养的测评标准,也要遵循职业学校的特殊性原则。本研究团队依据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个体特征,结合相关文献中已有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邀请职业教育信息化方面专家对测评维度进行讨论和审核,经过四轮的修改与完善,最终建立了职业学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测评维度,包括基本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信息熟练度、信息交流与创新。
1.基本信息素养
基本信息素养维度主要是评估学生对常用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意识态度倾向、学生的信息安全和伦理道德。学生必须要了解学习或生活中常用的信息技术才能产生想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的想法,而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意识和态度就是测量人们对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和心理倾向。一般来说,信息意识和态度较好的学生,其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更加频繁。信息安全与伦理道德要求学生具备抵制非法信息、确保合法信息、尊重知识产权、合法利用信息的能力。
2.信息技能
信息技能维度主要是对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搜索信息的信息素养能力进行评估。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借助适当的信息工具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指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或信息资源去解决问题。搜索信息的能力是指具备一定的信息搜索知识,能够合理选择信息搜索工具进行信息采集。
3.信息熟练度
信息熟练度维度主要是评估职业学校学生对常用信息工具的掌握情况,主要考察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职业教育以高级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是学生信息素养评估中的重要一环。
4.信息交流与创新
信息交流与创新维度主要是对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加工、分享信息的信息素养能力进行评估。信息创新主要是指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再创建,并能将新的信息作为交流与传递的主要手段和内容[21]。信息加工指的是学生在已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更高效地完成学业任务。信息分享是指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以合适的方式将学习成果或学习经验分享给他人。
(二)研究对象与过程
为了解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状况,本研究团队基于本文提出的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维度设计了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以网络问卷调研的方式面向杭州市所属辖区(县)的26所职业学校学生开展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量表,共收集有效问卷2 589份。从学生个体情况来看(见表1),参与问卷调查的职业学校学生中,男生人数略高于女生人数,为1 334人;职高二年级参与调研的学生数目最多,为1 184人。
(三)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选取问卷的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系数)来评价问卷信度。整体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的值为0.945,且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都在0.7以上,证明本研究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研究数据KMO值=0.954,Bartlett的球形检验值为34 127.900且P=0.000,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因子的累积总方差解释量达到75.99%,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1.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发展水平
職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整体水平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从整体来看,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总分以5分为计分方式,而所调研的杭州市2 589名职业学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整体均值为4.25,说明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水平。从各维度来看,学生基本信息素养均值为4.44,相比信息技能(4.29)和信息交流与创新(4.24)而言较高,但学生信息熟练度的均值得分为3.92,说明学生在这个维度上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2.学生信息素养各维度现状分析
基本信息素养维度是用于表征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意识和态度、心理倾向、伦理道德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特征,问卷对应的题目共6道(见表3)。调查发现,仅有0.85%的学生不了解常用的信息技术,其中针对学生信息技术的使用意识和态度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非常认同或基本认同在学习过程和实际生活中都应更多地使用信息技术以达到效果的最大化。而且88.95%的学生愿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性学习和终身学习,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应用倾向。考察学生伦理道德和信息安全的特征时发现,51.37%的学生完全能够了解并积极维护信息安全,61.53%的学生完全能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伦理道德观。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信息技术使用意识,心理上也形成了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倾向。但是,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较为淡薄,信息技术伦理道德意识也有待加强。
信息技能维度主要是调查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开展自主学习和进行信息搜索的基本能力,问卷对应的题目有3道。在信息技能层面调查发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其中88.30%的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如何使用各类设备去搜集学习资源,92.82%的学生可以十分熟练地选择和利用信息检索工具进行信息搜索,但只有38.93%的学生完全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独立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学习。这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获取信息和检索信息的基本技能,但在处理信息的技能方面还有待提高。
信息熟练度维度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常见的信息化工具(包括信息化软件和信息化平台)的使用情况,问卷对应的题目有4道。根据对回收的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信息化工具使用熟练度与信息化工具的使用频率有一定的相关性。调查发现,76.28%的学生能够十分熟练地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进行报告撰写或数据处理,这可能是因为office办公软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而对于虚拟仿真软件,只有39.94%的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这可能是因为有些学校未采购相关的最新虚拟设备或其所开专业不需要使用虚拟仿真软件,进而导致学生使用虚拟设备和技术的熟练程度较低。由此可知,学生对信息化工具的掌握程度与其接触的频率呈正相关,对于学习生活中无法接触到的信息化工具,学生往往会因为缺乏运用而导致使用效果不佳。
信息交流与创新主要调查学生是否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组建互动团队、更便捷地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并分享学习成果。大部分的学生(占87.41%)基本能利用信息技术组建团队、通过协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且41.95%的学生乐于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与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45.13%的学生可以有效利用网络工具的便捷实效性,通过通讯软件、学习平台分享学习成果,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沟通交流,并自主寻找解决信息技术问题的办法。从信息交流与创新总体层面来看,学生乐于组建团队来便捷地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这为发展学生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但学生缺少创新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二)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差异性分析
1.性别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的性别差异性,数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从结果来看,男生信息素养各维度均值水平均高于女生;性别在学生基本信息素养、信息技能和信息交流与创新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信息熟练度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年级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信息素养差异性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三年级学生信息素养的各维度整体水平高于其他两个年级,不同年级学生在信息熟练度、信息技能和信息交流与创新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学生基本信息素养维度无差异。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学生性别、年级对学生信息素养有显著影响,与散国伟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22]。在性别方面,男生的信息素养均值高于女生,主要原因有:第一,职业学校学生在知识学习和接受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对实践性知识掌握程度强于理论性知识,而且男生更擅长参与信息技术活动,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女生更为擅长对信息知识的了解和简单使用;第二,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不同类型知识的兴趣和掌握水平不同,同时有些地区或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从而导致不同性别的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着差异。在年级方面,中职三年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高于其他年级,且在各维度呈现递增。除了基本信息素养之外,不同年级在学生信息素养的各维度有显著影响。主要是高年级学生接受信息素养培养的时间更长,已经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而且高年级学生经历不同学科的比赛、信息技术竞赛、专业技能大赛、社会实习等各种活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但学生信息熟练度较为薄弱,仍需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交流与创新的回归分析
为了探究基本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信息熟练度对信息交流与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先将基本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信息熟练度这三个层面设置为自变量,信息交流与创新能力设置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的相关性系数可知(见表6),三个层面的因素变量与信息交流与创新能力变量之间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每两个预测变量之间都存在相关关系。然后再将基本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信息熟练度这三个层面设置为自变量,信息交流与创新能力设置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可知,VIF的值均小于5,意味着不存在共线性问题。模型R平方值为0.677,意味着基本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信息熟练度三個预测变量可以解释信息交流与创新能力的67.7%变化原因。具体分析可知,基本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信息熟练度对信息交流与创新能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信息技能对信息交流与创新的影响程度最高,主要是因为学生信息交流与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一定信息技术技能作为支撑,学生只有在掌握获取、处理、搜集信息技能的情况下,才能更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交流与创新活动。
四、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提升策略
(一)完善职业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
加强职业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职业学校信息化服务环境,提升职业学校信息化服务水平,以建设现代化带动管理智能化、教学信息化。通过数字资源库和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获取方便、内容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从而为整体改善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条件。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资源培养自身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以及应用的能力,完善个体信息素养知识体系结构,并将信息知识内化于实践应用,促进个体信息素养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信息安全与伦理道德的宣传教育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为社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社会成员具有较好的信息安全和伦理道德意识,能够依据社会主流价值观对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23]。从数据分析可知,在基本信息素养维度调查中,职业学校学生在信息安全和伦理道德方面相对薄弱。因此,职业学校应把信息安全与伦理道德建设融入平时的课程中,以此来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此外,可以通过海报、讲座、广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信息安全与伦理道德的宣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与伦理道德价值观,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三)夯实学生的信息实践应用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已经具备了获取信息和搜索信息的基本技能,但还不能高效地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并将其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中。鉴于此,职业学校可以结合各个专业的特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设计,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将已掌握的信息知识应用于整个学习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掌握信息的重要性,而且还能提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专业课程学习效率,改善自身的学习方式。
(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创新能力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职业学校学生的信息化创新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深入发展。因此,要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首先,学生可通过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增强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善于从潜在信息中发现价值并将其进行深度的划分和重组,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储存与识别、加工与处理、交流与创新的能力水平。其次,学生应增强信息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积极参与信息实践活动(如信息技能竞赛、科技展览等),加深对信息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以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打破信息素养提升的困境。
(五)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提升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信息素养,构建服务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提升的实践机制,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信息素养养成氛围。教师应在实践教学中贯穿信息素养教育,积极主动地更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自身所具备的信息知识和技能与专业教学能力进行深度整合,根据职业学校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
信息素养已成为学生个人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研究表明,基本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信息熟练度和信息交流与创新能力能较好地反映职业学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职业学校学生基本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以及信息熟练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信息交流与创新能力。后续研究工作中要根据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实际发展情况对测量维度进行修正,更科学地选择测评工具和方法开展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调查;同时,要从更多层面研究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以便为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提升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肖力.教育信息化2.0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探索[J].教育与职业,2020(8):34-40.
[2]钟志贤.面向终身学习:信息素养的内涵、演进与标准[J].中国远程教育,2013(8):21-29,95.
[3]首份21世纪核心素养全球报告发布 七大素养最受重视[EB/OL].(2016-06-04).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6-06/04/c_129039555.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2018-04-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
[5]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9-14.
[6]覃丽君.中学生计算机与信息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以2013计算机与信息素养国际测评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3):56-62.
[7]钱冬明,赵怡阳,罗安妮.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9(6):48-54.
[8]钱冬明,沈灵亮,张杰.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和应用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17(18):37-42.
[9]石映辉,彭常玲,吴砥,等.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8):73-77,93.
[10]朱莎,石映辉,蒋龙艳,等.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8):78-85.
[11]张东,吴贺新,张德.我国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1):56-60.
[12]邱璇,丁韧.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09(6):75-80.
[13]王洪海,陈亚鸿,邓峰,等.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2(9):136-137.
[14]杨浩,韦怡彤,石映辉,等.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学生个体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8(8):94-99,126.
[15]ROHATGI A, SCHERER R, HATLEVIK O. The role of ICT self-efficacy for students' ICT use and their achievement in a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test[J]. Computers & Education,2016(11):103-116.
[16]AESAERT K, VANDERLINDE R, TONDEUR J, et al. The contribution of pupil, classroom and school level characteristics to primary school pupils' ICT competence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5(C):55-69.
[17]LIAO C H, CHANG H S. Explore the influences to Taiwan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with the urban-r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2):3866-3870.
[18]陳仕品,江玲.论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3):163-166.
[19]唐一鹏,胡咏梅.国内高中生信息技术素养现状调查——基于五省调研样本的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3(8):37-39.
[20]唐晓玲.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框架、方法与评价[J].图书情报工作,2015(15):12-19,121.
[21]代磊,刘羽萱.信息生态视角下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J].现代情报,2018(12):40-47.
[22]散国伟,余丽芹,梁伟维,等.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多层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8):86-93.
[23]路强,刘颖.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与培养途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3(10):109-112.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