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理育人是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落实思政教育的必然选择,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时代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的内涵,并提出了优化育人制度建设、重点提升业务水平、落实服务管理、构建高素质管理育人队伍这些新时代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工作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管理育人
引言: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进行了要求,强调相应工作的展开需以管理育人功能的发挥及能力增强为切入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工作的重点内容及优化策略极为必要,是提升高职学生思政水平的基础工作。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的内涵分析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更为强调,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展开提供了指导[1]。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重点展开管理育人工作的落实,增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确保思政教育贯穿高职教育始终。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实现自我管理与外在管理的有机结合,并实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的融合,保证管理的全面性、科学性与合理性,促使育人目标融入管理育人的整个过程,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与管理升级。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工作的主要策略探究
(一)优化育人制度建设
完善、科学的育人制度是推动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对育人制度进行优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实现制度的多元化、可量化以及可视化。应在《高等学校章程制度暂行办法》的指导下完成制度建设,为高职院校学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及依法治校的落实提供必要条件,推动育人工作的更好展开。
笔者认为,在制定高职院校育人制度的过程中,要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及“知行合一”的原则,促进教育管理模式的更新与传遍,以此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果满足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在此过程中,要落实素质与技能教育相融合的育人理念,在保证现有课程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课外素质教育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促使其品德素养、职业素养等同时增强。
(二)重点提升业务水平
业务水平的管理与提升是高职院校落实管理育人的主要载体,也是将管理育人融入高职校园生活的具体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业务管理需从课上、课后、课外三方面入手,保证育人管理的全方位落实。其中,对于课上业务管理来说,主要完成课堂、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的管理。例如,可以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设定、实际情况等开发校本课程及相关教材;定期展开课堂教学评比等,推动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对于课后业务管理来说,主要完成学生实习与实训的管理。例如,可以在校园内建设实习基地,增加实践课程占比,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技能;与当地相关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完成人才的共同培养,充分利用企业在资金、岗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为学生实习与实训的展开提供更广阔、真实的平台[2]。
对于课外业务管理来说,主要完成学生思想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身体健康的管理。例如,可以在高职院校中引入心理辅导服务、运动会;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关注学生在新媒体与互联网平台中的思想动态;及时引导校园舆论等等,保证学生思想健康,提升其个人素养。
结合课上、课后以及课外的业务管理优化,实现了对学生全面、深入的管理推动其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完成全面发展,促使高职学生竞争力大幅增强。
(三)落实服务管理
在管理育人工作中,服务管理的展开为相应工作的实现提供了保障性支持,也是在高职院校中构建管理育人氛围的主要手段。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工作的落实需重点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管理者的本位定位,为学生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用时,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多维度诉求,并发挥出管理育人制度的公约化效应。例如,现阶段,为了提升个人竞争力、或是满足兴趣发展需求,高职学生对专业技能、兴趣活动的需求更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教育服务,使用选修课、专业培训、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实践活动等方式,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四)构建高素质管理育人队伍
管理队伍是实现管理育人的活力源头,对相关工作的展开效果起着決定性作用。因此,构建高素质管理育人队伍极为必要。此时,应当从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出发,依托多种教育培训活动,对管理者的个人素质、专业能力、细节把控能力等综合素养进行提升。例如,可以与合作院校合作,组织管理者定期交流活动,促使管理者了解其他高职院校的管理育人经验,以此提升本校的管理育人工作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落实管理育人工作是高职院校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路径。在实现内外管理结合、目标与过程管理融合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育人制度建设、重点提升业务水平、落实服务管理、构建高素质管理育人队伍,实现了管理育人工作模式的构建,推动了育人目标与管理育人过程的融合,促进了学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凌.新时代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的实践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13-14.
[2]黄兴海.新时代高职院校构建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长效机制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17-20.
作者简介:时卉(1975.10-)女,民族:汉,籍贯:河北沧州,学历:本科,职称: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