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位置新探

2020-10-12 02:45翟飞
人民黄河 2020年3期
关键词:明代河道黄河

摘 要:明代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迁徙、摆荡频繁,历代罕有。结合文献记载,辅之考古调查及自然地理等相关资料,对黄河银川平原段南、北两段展开逐步探索。总体上从明代灵州城的三次迁建、银川平原黄河沿岸明代及以前古代遗迹的分布及河中堡、高台寺、省嵬城的空间位置等进行探索,从而对明代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位置作出简单勾勒。

关键词:明代;黄河;灵州城;银川平原;河道

中图分类号:TV882.1;TV147;K248;K2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0.03.006

A New Research on the Channel Position of Yellow River in Yinchuan Plain in Ming Dynasty

ZHAI Fei

(School of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19, China)

Abstract: The channel ofthe Yellow River in Yinchuan Plain of Ming Dynasty shifted and twisted frequently. By combining culture documentary and referring to relevant materials such as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as well as natural geography, the author probed into the south and north sect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in Yinchuan Plain step by step. The overall research involved the damage and construction of Lingzhou City in three times, the distribution of littoral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Yinchuan plain before and within Ming Dynasty and the spatial location of Hezhongbao, Gaotai Temple and Shengwei City. Then, the author made a rough outline picture of the channel in Yinchuan Plain of the Yellow River in Ming Dynasty.

Key words: Ming Dynasty; Yellow River; Lingzhou City; Yinchuan Plain; channel

黄河自古迁徙、决溢频繁。“黄河平,天下宁”成为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孜孜以求的梦想[1]。黄河在历经东汉至唐八百多年相对“安流期”[2]后,五代又进入“不安流期”,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尤其至明代,有关黄河决溢、迁徙的记载不绝于史。黄河“河道之紊乱,不下于金、元两代”,而且“忽南忽北,极不稳定”[3]。很明显,此时黄河处于“不安流期”。这一趋势同样可从明代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频繁迁徙摆荡、决溢事件频发得以窥视。然迄今学界对此着墨不多,且无专篇论著。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草就此文,不当之处请专家指正。

明代“河道之混乱,比清或宋厉害得多,初读黄河史的,往往毫无头绪”[4]。为准确把握明代黄河银川平原段变迁梗概,笔者将此段河道分为南、北两段进行探究。南段河道,指今青铜峡口到银川市的黄河河道;银川市到石嘴山市的黄河河道,则为北段河道。

1 史志文献对银川平原南段河道的记载

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对明代黄河银川平原段的记载最为详备的,首推编修于明代的四部宁夏地方志。这些方志是探究黄河河道变迁的主要文献基础。

1.1 明代宁夏方志中黄河银川平原段的南段河道

明代四部寧夏方志中保留着黄河银川平原段南段河道的重要资料,弥足珍贵。在此摘录如下:

《宁夏志笺证》载:“[灵州]故城居大河南,今犹存其颓垣遗址,其西南角被河水冲激崩圮。洪武间筑城于故城北十余里,永乐间亦被河水冲圮。今之新城,宣德间陈宁阳、海太监奉旨,相度地形,卜沙山西、大河东,西去故城五里余……”[5]。

《弘治宁夏新志》载:“[洪武]十七年,以故城为河水崩陷,惟遗西南一角,于故城北七里筑城……宣德三年,其城湮于河水,又去旧城东北五里筑城”[6]。

《嘉靖宁夏新志》载:“[洪武]十七年,以故城为河水崩陷,惟遗西南一角。于故城北七里筑城……宣德三年,城湮于河水,又去旧城东北五里筑之”[7]。

《万历朔方新志》载:“灵州城……洪武十七年,城湮于河,移筑于城北七里。宣德三年,又为河崩,再城于东北隅五里”[8]。

1.2 对四部宁夏志录文的认识

从确定可信的文献出发是文献考证与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9]。四部宁夏志中存在有几处抵牾,为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录文所蕴含的有效信息,有必要对其再认识。

矛盾之一:洪武十七年灵州城北迁距离。朱栴《宁夏志笺证》云:“筑城于故城北十余里。”后三部《宁夏志》均载“故城北七里筑城”。笔者认为“七”当是“十”之讹,因形近而误。在古籍中此种现象触目皆是,“是古书致误的最主要原因”。王念孙有言:“推其致误之由,则传写讹脱者半,凭意忘改者亦半也”[10]。此外,从四座灵州城间道里(即今吴忠市到灵武市30里[11])亦可佐证“七”是“十”之讹。

矛盾之二:灵州故城损毁状况的分歧。《宣德宁夏志》载:“其西南角被河水冲激崩圮。”弘治、嘉靖两部《宁夏志》却道:“洪武十七年,以故城为河水崩陷,惟遗西南一角。”如何解释这一分歧呢?学界存有不同观点,白述礼、吴忠礼两先生认为《宣德宁夏志》所记遗失西南角的故城是古灵州城,为朱旃亲眼所见[12]。艾冲先生在全面分析《宣德宁夏志》关于灵州城故址相关记载的基础上认为,《宣德宁夏志》所涉及的三个“故城”,“第一个‘故城就是宣德年间仍可见其遗址的明代洪武年间迁建的灵州城址。第二个‘故城才是洪武年间被黄河大洪水冲没而‘惟遗西南一角的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时期的灵州城址。‘洪武间筑城之‘城则是永乐年间被黄河洪水再次冲坏的灵州城,即第一个‘故城。第三个‘故城则是指永乐年间放弃洪武中所筑城池后再次迁建的灵州千户所城,亦即“视旧为胜”的“旧城”所在。而‘今之新城就是宣德年间迁建的今灵武市老城区”[13]。艾先生持论高屋建瓴,笔者认同先生高见。

矛盾之三:明代灵州城迁徙次数。《宣德宁夏志》所记为三次,即洪武、永乐、宣德年间三次。另三部志书均记为两次,缺载永乐年间的一次。遍检《明实录》《明史》及相关宁夏方志,均不见永乐年间灵州城迁建片语,但也不是毫无所踪,亦有些许蛛丝发现。明天启中,履职于宁夏的张九德在《灵州河堤记》中言:“粤稽洪武甲子迄今,城凡三徙,皆以河故”[14]。张九德在宁夏担任河东兵备道、按察使等要职[15],又组织官民修筑灵州河防工程治理黄河,无疑对宁夏地方史了然于胸。再有,南居仁在《灵州三贤祠碑记》亦曰:“洪武以来,三徙城矣”[7]。可见,明代灵州城当由故址向东北三迁。

2 明代黄河银川平原段南段河道位置

對明代四部《宁夏志》录文作了再辨析,基本澄清了明代黄河银川平原段南段河道概况,认识到明代黄河位置与现今及其前历史时期的巨大差异,实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明代黄河故道具体位置。

2.1 灵州三迁与黄河银川平原段南段河道位置

由于明代灵州城三次迁徙都是在黄河“不安流”的大背景下的无奈之举,因此三座灵州城具体地望对推断黄河故道位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1.1 明代三座灵州城的位置

明代三座灵州城先后建置于洪武十七年、永乐年间、宣德三年。关于三座灵州城,艾冲先生特作了专门研究,具体位置现已完全清晰[16],不再赘述。然出于行文所需,在此对其地望作一简要说明。洪武十七年灵州城,位于今吴忠市利通区北部的双墩子村与新华桥村一带;永乐年间灵州城,在今灵武市西余家蒲滩、农场一站附近;宣德三年灵州城,在今宁夏灵武市老城区。

2.1.2 洪武十七年至宣德三年黄河银川平原段南段河道流径

由于“灵州城的每次迁移,都与黄河改道有关”[17],因此三座灵州城的位置为锁定黄河故道流径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坐标。

《明史》载:“黄河出硖东流”[18]。“硖”通“峡”,即今青铜峡。与汉至北魏时期“河水历峡北注”的流径全然不同,明代黄河不断东徙,致使古灵州城在洪武十七年“为河水崩陷,惟遗西南一角”。据此情状,当是黄河出青铜峡后东流,绕经古灵州城东与北侧,由东向西流,形成一河湾,再转向东北流去,即今古城湾。永乐年间,又因黄河冲击,故洪武灵州城“西南角被河水冲激崩圮”。其时,黄河在流经古灵州城后,折向东北流,直逼洪武灵州城西南部,在吞没其西南角后,继续向东北流,经永乐灵州城西三里。在这一过程中,又形成两个河湾。其后,黄河逐渐东摆,至宣德三年逼临永乐灵州城下,即“灵州千户所城垣旧距黄河三里,今河水冲激,切近城下,恐致崩陷,难于守御”,只好向东迁徙五里,至今灵武市老城区。

在此还需说明的是,黄河银川平原段南段为砂质河床,河流在摆荡迁徙过程中易形成弯道,“一弯既成,则上下数弯随现”[19]。灵州段河道即是如此。

2.1.3 宣德三年后黄河的流路

宣德三年之后黄河河道的变迁详情,赖明张九德《灵州河堤记》、南居仁《灵州三贤祠碑记》及崔而进《灵州张公堤记》三篇碑记得以窥视其概貌。《灵州河堤记》载:“粤稽洪武甲子迄今,城凡三徙,皆以河故,而河益徙而东。自不佞来受事,不一载,去城仅数十武矣”[8]。天启元年,黄河已到距今灵武市“数十武”地方。古时半步为武,以六尺为步。明代一尺约为32.7 cm[20],一武约98.1 cm,黄河与灵州城近在咫尺。天启二年(1622年)黄河鼓怒,“壬戌,河大决,居民屡夜惊,议他徙”[14]。在灵州面临第四次徙城移民的紧要关头,张九德力排众议,“若此,是无灵州也!城可徙而东,水独不可徙而西乎”[14]。于是“相度水势,从十里外建石堤”。这道石堤“从南腢实地始累石特坚厚为堤,首四十余丈,用遏水冲。余以此迤西而北,其累石亦如之,计堤长为丈者六千有奇”[8],成效立竿见影,“功甫成,而河西徙,复由故道,视先所受啮地淤为滩,可耕可艺,去城已十数里矣”[14]。河防工程最终于天启五年(1625年)四月竣工,耗时两年半。

宣德三年迄天启元年(1428—1621年),黄河河道持续向东摆移,河槽已至灵武城(今灵武市老城区)西数十武之地,强烈地冲刷着灵州城西南方,且北延约十里的河段也对灵州城构成威胁。据此,黄河流径大致在今灵武市西南、西湖北至安家湖一线。其后,张九德率众在灵武城西十里外,即今灵武市西农场渠、银西高速公路一线修筑河防工程,迫使黄河回归城西十数里的故道。张九德的施工应是一种人工裁弯取直的工程。经过明末的治理,参诸实际和史籍,黄河河道当位于河防工程以西。据艾冲先生研究,河堤堤首在清代猪嘴码头地方[21],该码头的位置,根据《宁夏省水利专刊》所附《灵武县秦渠流域图》,位于秦坝公所西南,今峡口镇草河村[22]。防洪大堤由此向北迤逦四十余里,纵亘于灵州城西黄河东岸。综上可知,宣德三年后,灵武市境内黄河流路初在灵武市西——南北向的农场渠、银西高速与河中堡之间的故道。天启元年已东徙到灵武市西数十武的地方,沿西湖、安家湖一线北流。天启五年又回归故道。

2.2 河中堡、高台寺与黄河河道变迁

河中堡、高台寺二者的空间布局和位置变化都与黄河河道变迁密切关联,它们成为判断黄河河道位置的又一标尺。

2.2.1 河中堡位置的空间变化

河中堡,今为河忠堡,“因原地处河中得名”[23]。稽诸史志等文献,河中堡首见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成书的《九边图论》所附宁夏镇图[24]。迄今明文记载则首见于《嘉靖宁夏新志》,为宁夏卫所领十一堡寨之一。嘉靖时期,《九边图论》、嘉靖二十年(1541年)完稿的《广舆图》[25]及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成书的《边政考》卷一《总图》、卷三《宁夏图》,均将河中堡绘于灵州城西黄河河道中[26]。之后,霍冀等于隆庆三年(1569年)纂修的《九边图说·宁夏镇分图》、《万历朔方新志》卷首《河西总图》、《南路图》,直至清乾隆元年(1736年)的《甘肃通志》也明确将河中堡绘于黄河河道中[27]。然而,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成书的《乾隆宁夏府志》卷首《舆地全图》中,河中堡已位于黄河东岸。纵观上述舆图可知,嘉靖至清初年间,河中堡一直位于黄河河心洲上。

明嘉靖以前,河中堡地区当是黄河西岸一块向东凸出的河湾半岛,为引水灌溉之需开挖了河忠堡渠,“渠昔受汉延渠之水”[27]。明代,汉延渠是银川平原河西灌区的大干渠。揆诸史籍和实际,河中堡地区起初位于黄河西岸无疑。之后,在黄河大洪水的作用下被黄河汊道隔离于河道中。银川平原河西灌区地势低平、河渠棋布,一旦黄河洪水暴发,往往河决渠溢,河渠不分,甚者,河水侵夺沟渠,发展成新的黄河汊道,河中堡当是由此而沦于黄河河道中,河中堡渠当是在河水袭夺之下成为黄河一汊道。根据河道发育演化的特点,其时主河道还是东河,延至清顺治初,西汊河道已淤塞,“河心洲已有向陆连岛发育的趋势”[28],东河则益徙而东,“顺治初,因黄河冲啮灵州,乃于[河中堡]西岸挑沟以泄其势,后竟成河,而河中堡遂在河中矣”[27]。顺治初这一举措实际上是“浚深淤塞的汊河”[29],在人工干预下,河中堡再度被隔绝于黄河河道中,成为河中洲渚。直到乾隆中后期,洲渚东部与黄河东岸连接,原西汊河成为黄河主干道,河中堡完全成为黄河东岸的居民点。

2.2.2 高台寺与黄河河道位置

高台寺,西夏所建,史载:“[天授礼法延祚十年]二月……至是于兴庆府东一十五里役民夫建高台寺及诸浮图,俱高数十丈……”[30],西夏末年,被元军付之一炬,“兵燹之后,独荒基废础尚存”[5]。明初尚有遗迹可寻,位于宁夏城东十五里、大河之滨,庆恭王在此基础上重修,其“下有大湖万顷”,“登此以眺,极山河之伟观”。至嘉靖时,万顷大湖已萎缩至“大湖千顷”,这时高台寺的位置,根据考古调查和前辈学者研究,在今兴庆区掌政镇洼路村,尚有遗址存在[31]。至明代后期,高台寺被黄河冲毁,“万历三十年重建,在红花渠东、丽景园内”[32],后高台寺由掌政镇洼路村向西移建于今红花乡高台寺村。可见,明前期至中期,黄河流路在旧高台寺东侧,即今掌政镇洼路村、镇河堡村东面。

此外,还有几点佐证。其一,明永乐时,高台寺与黄河间有大片河滩地可供畜牧。“每年四月,俱于高台寺至陆墩沿河一带地阔草蕃之处牧放”[33];其二,万历十八年,明政府组织人力修筑镇河堡沿岸河堤,“以宁夏镇河堡堤坝、城垣工完,叙录在事诸臣”[34],恰在今镇河堡与清水湖间有一道土坎,高差1~2 m,正是这道堤防[35]。综上,明代黄河当在今掌政镇洼路村、镇河堡村至清水湖一线的东部。

2.3 其他有关黄河银川平原段南段河道信息的记载

明代黄河银川平原段南段河道资料信息,除宁夏地区相关地方史志有集中记载外,亦零星见于其他文献典籍。这些记载弥补了宁夏地方史志的些许不足,茲作简要摘录和分析。

《皇明九边考》载:“[横城堡]三十里至黄河,三十里至宁夏城”[36]。

《读史方舆纪要》载:“黄河,[宁夏]镇东南四十里”[37]。横城堡在黄河东岸,“西三里即黄河渡口”[37];又载:“横城,红山堡西北四十里,西至黄河三里”[37]。

《陕西四镇图说·宁夏镇》(明残本)载:“横城堡,……西至黄河十里,至镇城四十里……中路灵州……西至黄河二百步……大坝堡……东至黄河五十步……”[38]。

《明宪宗实录》成化二年闰三月庚辰条载:“改筑宁夏河西寨城于高阜之地,以旧城为河水冲决故也”[39]。

首先,对四部史籍涉及的古地名作一简单说明。横城堡位于今灵武市临河镇、黄河东岸约450 m的横城村[40];大坝堡在今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东距黄河4.5 km;河西寨,即今永宁县胜利乡永清村[41]。其次,《皇明九边考》的记载是有问题的,今横城村西去银川老城四十里,与《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四镇图说》(明残本)互勘,《皇明九边考》中“三十里”显然是“十里”之误。第三,《皇明九边考》成书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彼时黄河在今横城村西十里,银川老城东三十里,至清初《读史方舆纪要》成书时,黄河已向东摆动到西距银川老城四十里,东到横城村三里的地方。2018年7月17—24日,在艾冲教授的组织下,我们对宁夏盐池、灵武市北部、黄河横城堡段等地进行了考察,亲眼目睹现今黄河已至横城堡西门外仅6~10 m的地方,为遏制黄河进一步向东侵蚀,当地政府在横城堡西河湾处修筑了一道石堤。最后,大坝堡东至黄河仅五十步(约98 m),根据现今大坝镇附近地理实际,参诸《黄河上中游考察报告》《宁夏省水利专刊》等图文资料,明代黄河出青铜峡后,似亦发生分汊,大坝堡旁的西河是支流,东河是主河道。

3 明代黄河银川平原段北段河道位置

黄河银川平原段北段,地处平原北半部,地势平坦开阔,河势平缓,河道宽浅,以砂质河床为主,抗冲刷能力微弱,导致河道东西游移频繁,稳定性极差,实有探索的必要。

4 结 论

通过对史志文献和考古调查资料的综合与分析,对明代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位置形成新的认识,得出如下结论。

明代黄河出青铜峡后,向东流经今峡口镇余桥村西,曲折东北流,经金积镇秦坝关村西,继而东北流经青铜峡市刘滩至陈袁滩一线,在陈袁滩附近折东而流,绕经今古城湾东侧、北部,又折北流,经党家河湾东,旋又拐向东北流,经新华桥村与双墩子村间,又东北流经河忠堡村东,又东北流经余家蒲滩、农场一站附近,继而折北流,经灵武市老城区西,在安家湖附近拐向西北流,经梧桐树乡西,又折向东北流,经永宁县城东。继续东北流,经掌政镇洼路村、镇河堡与横城村段黄河西岸间,东北流经兴庆区河滩村、通丰村一线东侧,东北流经通贵村附近,折向西北流,经芦家庄、通西村一带,又折北而流,经贺兰县关渠至永华村一线,接着东北流经平罗县姚伏镇东,继续东北流,经平罗县城东双庙、头闸、双渠村一带,又东北流经惠农区庙台乡省嵬故城西,折向东北流,经下庄子村、惠农农场附近,进而东北流出银川平原。明代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如图1所示。

图1 明代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示意

通过对明代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位置的再探索,对区域黄河治理、银川平原段黄河沿岸城市建设与生态系统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黄河开发与治理60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

[2] 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从历史上论证黄河中游的土地合理利用是消弭下游水害的决定性因素[J].学术月刊,1962(2):23-25.

[3] 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255.

[4] 岑仲勉.黄河变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66.

[5] 朱栴.宁夏志笺证[M].吴忠礼,笺证.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82,107.

[6] 胡汝砺.弘治宁夏新志[M].胡玉冰,曹阳,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62.

[7] 胡汝砺.嘉靖宁夏新志[M].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181,337.

[8] 杨寿,黄机.万历朔方新志[M].胡玉冰,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7,333-334.

[9] 成祖明.卫宏作《毛诗序注》考[J].历史研究,2016(6):181-186.

[10] 王念孙.读书杂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962.

[11] 杨森翔.城市记忆[M].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179-180.

[12] 白述禮.今宁夏吴忠市有古城湾村吗?:与《关于唐代原州的三个问题》一文作者商榷[J].宁夏史志,2012(6):30-32.

[13] 艾冲,刘冬.亦论宁夏吴忠市有无古城湾村:与白述礼先生商榷[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66-71,75.

[14] 张金城.乾隆宁夏府志[M].杨浣雨,纂;陈明猷,点校.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741-742,748,751.

[15] 白述礼.大明宁夏督储河东道工部尚书张九德[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2):36-47.

[16] 艾冲.灵州治城的变迁新探[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21(4):125-133,150.

[17] 吴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吴忠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105.

[18] 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012.

[19] 宁夏水利志编纂委员会.宁夏水利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217.

[20]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附历代度量衡换算简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261.

[21] 艾冲.张九德与宁夏灵武水利[C]//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水利史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115.

[22] 宁夏省政府建设厅.宁夏省水利专刊[M].北平:中华印书局,1936:126.

[23] 吴尚贤.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宁夏回族自治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77.

[24] 许论.九边图论[M]//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十二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5:10.

[25] 罗洪先.广舆图[M].时刻本.济南:海虞钱岱,1579(明万历七年):34-35.

[26] 张雨.边政考[M]//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7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1:10,43.

[27] 许容.(乾隆)甘肃通志[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66-67,92-93,1704.

[28] 何彤慧.银川平原不同类型湿地的历史演变[J].人民黄河,2016,38(4):54-58.

[29] 汪一鸣.历史时期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变迁初探[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2):52-60.

[30] 吴广成.西夏书事校证[M].龚世俊,校证.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122,212.

[31] 许成,汪一鸣.论西夏京畿的皇家寺院[J].中国古都研究(5/6),1988:127.

[32]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第107册)·卷五百七十六·宁夏卫部[M].影印本.上海:中华书局,1934:7.

[33] 明英宗实录·卷一〇三[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2085.

[34] 明神宗实录·卷二二三[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4147.

[35] 刘菊湘.《饮汗城城址考证》质疑[J].宁夏社会科学,1993(5):62-66.

[36] 魏焕.九边考[M]//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1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256-257.

[37]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2946,2952,6104-6105.

[38] 陕西四镇图说·宁夏镇[M].明残本.台北:“国家”图书馆,1613(明万历四十一年):宁10,宁19.

[39] 明宪宗实录·卷二八[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554.

[40]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回族自治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68.

[41] 鲁人勇.宁夏历史地理考[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220.

[42] 刘献廷.广阳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158.

[43] 耿侃,单鹏飞.银川地区:过去、现在及未来:晚第四纪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特征和规律[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22.

[44] 贠有强.宁夏历史文化遗存和文物古迹[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79.

[45]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文管会.文物普查资料汇编[G].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文管会,1986:53,74.

[46] 朱鉴秋.中外交通古地图集[M].上海:中西书局,2017:145,198-199.

[47] 平罗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平罗县水利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图4.

[48] 王琼.北虏事迹[M]//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1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142.

[49] 華夏子.明长城考实[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249.

【责任编辑 张 帅】

收稿日期:2018-05-2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097)

作者简介:翟飞(1992—),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边疆史地

E-mail:1730504196@qq.com

猜你喜欢
明代河道黄河
弯道之妙
撮粮之术(下)
河道里的垃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与对策分析
黄河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