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趣味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10-12 15:05陈秀花
锦绣·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

陈秀花

摘 要:趣味实验在许多欧美国家中常被应用到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我国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可以通过趣味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趣味化学;实验

化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验性的學科,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趣味性实验通过以兴趣为导向,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很多欧美发达国家将趣味性实验引入到常规的教学体系中,但我国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以及课堂学生人数众多等因素的影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人才来推动。国内学校也开始尝试将趣味性和实践性相融合的实践尝试。一些学校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设置了“趣味化学实验”课程。本文分析了趣味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通过基础实验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不同学生的实验基础。一些同学具备较好的化学实验基础的学生,一些学生可能相对化学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开展化学教学,应当注重因材施教。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老戏新唱,夯实基础”的策略。很多学生会看到“趣味化学实验”就会对课程感兴趣,因为他们对枯燥的化学实验教学提不起任何的兴趣,甚至出现排斥心理,他们希望课程是有趣的,教师也希望能够通过兴趣引导学生在化学教学上的进步与突破。如何让学生对基础实验感兴趣,能够学会基础的实验技能,如化学实验操作中的细节、洗涤玻璃仪器等,这些都是化学教学和实验的基础,教师应当让学生意识到这些基础技能的重要性,避免在实验或者测试中不知所以然,培养他们能够深入的思考简单的问题,能够从现实中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可以把控“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原则。在课堂上,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一些学生基础薄弱,他们并没有构建牢固的化学知识体系,这对于“趣味化学实验”的教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教师可以使用深入浅出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现象的本质,通过从最简单的实验开始,在课程中插入生活中的正反例,让学生意识到简单事情中蕴含着不简单的化学原理,诱导学生考虑从现象到本质,避免因传统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与此同时,通过实验示范,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去主动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以兴趣为出发点,锻炼学生的分析思维

“趣味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其主要的一个环节是趣味实验环节,也是学生最感兴趣也最期待的环节。通过将知识内容以一种能够被学生喜欢的方式切入到课堂中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引导学生掌握实践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原有化学课程的教学会有所改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趣味化学实验”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上课积极认真了,其操作习惯和思维逻辑也会从中受益。在实验内容和难度的设计上,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等有趣的实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让学生进行“固体酒精的制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依照自己的偏好,将固体酒精制作成自己想要的形状。除此之外,教师要立足课本实验,将学生所学的方法引入到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和善于思考的习惯。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趣味性实验

随着“趣味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建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探索趣味性实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性、化学基础等,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优势科目互补,处理好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创新的合作问题,鼓励学生探索和开发更具有趣味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趣味性实验开发比赛,提高“趣味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质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但在这一点上,教师要意识到这一主张的可操作性和难点。教师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与他们信任和肯定。一些学生本身具备较好的化学基础和创新能力,他们有主动探索和设计的需要和愿望,但碍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知识背景的缺乏等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对这一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和肯定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他们完成实验提供专业指导,并帮助他们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三、利用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科研能力

“趣味化学实验”的化学教学课程,并不是只局限在课堂上,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些有趣的、简单的化学实验,其最终目标是通过趣味性强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能重燃对化学的兴趣,能够主动的探索化学的奥妙。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形成之后,教师也可以辅助文献资料的查阅、归纳总结和实验设计的教学,让学生主动获取实验的信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科研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外给学生布置与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课堂作业,将不同学科基础的学生组成小组,引导学生进行选题、查阅文献资料,并思考和提交实验设计方案等,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对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了解。通过让学生大胆设计,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设计,并通过课堂展示的形式,将组内的成果展现出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课程,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真正对化学感兴趣。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趣味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望。通过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的实验,让学生学会自主查阅资料,通过小组学习与讨论,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他们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磊.兴趣在科学认识中的价值与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邢月华.探究趣味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2018.

[3]陈岭.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1):148.

*项目编号:TYLX201920;项目名称:吖啶衍生物的合成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实验
色彩实验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