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四维融合”思政课综合教学改革模式的缘起、机制和实施策略

2020-10-12 14:40闫振伟席亚楠
职业·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思政课模式高职院校

闫振伟 席亚楠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传统思政课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不高问题,分析新时代思政课综合教学改革的机制,提出构建“理论主课堂·实践大课堂·校园小课堂·网络新课堂”的“四维融合”思政课综合教学改革模式,经过实践探索,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的统一、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的统一和课堂交流与网下互动的统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课 四维融合 综合教学改革 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来,高职院校如何适应新要求转变教学方式,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构建新时代多维融合的思政课综合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四维融合”教学模式的缘起

思政课和专业课相比,实践层面的教学模式改革相对滞后。因此,结合高校工作实际,探索多层次、立体化、宽领域的综合教学模式,成为突破方向。要聚焦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大学生获得感这一核心指标,对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努力建设与现代高职教育相适应的思政课教学团队,推动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构建新时代“理论主课堂·实践大课堂·校园小课堂·网络新课堂”的“四维融合”综合教学改革模式,打造铸魂育人的“思政金课”。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四维融合”教学模式的机制

(一)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是新时代思政课教育目标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面对“00后”群体,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单向灌输的模式,课堂势必会变得空洞无物,悄然无声,学生不仅会对思政课教师产生反感,而且也会对课本所传播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产生怀疑。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把抽象的教材体系转化为鲜活的教学体系,把严肃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让学生把头抬起来;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价值引领转变,由注重书本灌输向思想启迪转变,让学生坐到前排来;坚持有理有据、绘声绘色、有情有义地上好思政课,把有意义、有价值的道理讲得有意思;通过理直气壮的声音、自信豪迈的论证,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师队伍由分散游击向集中攻坚转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受专业背景、眼界和思维所限,教学所传授的内容、依托的科技平台以及教学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长此以往,无法形成思政课教师的合力和凝聚力,导致部分教师出现封闭僵化的保守思维,在“追思怀古”的老路上渐行渐远。因此必须要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改变分散游击的方式,主动融入集体教学,通过集思广益、科学化的分工,定期研讨,专题培训,深化交流,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和理论素养。

(三)教学方法由单项灌输向科学引导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统一”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坚持政治性和科学理性相统一,就是将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和科学严密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就是要在不断发展中引进批判性思维理念;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就是要把理论小课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课堂融为一体;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就是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就是要用主导开发主体,靠主体顺应主导;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就是要通过启发达到灌输目的;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就是用好主干道,开发多渠道。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四维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创新思政课理论主课堂,使思政课“热闹”起来

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采取“单独设立、独立运行、独立考核”的方式,设计“品牌教学活动”“思政杯大学生辩论赛”“正能量分享”“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阅读”等四个教学互动模块。在四个模块中,“品牌教学活动”包括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阅读”是以相关内容为中心的讲课比赛、征文比赛等。“正能量分享”是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为主题的情景剧表演、微电影、微视频拍摄等。“思政杯大学生辩论赛”是以思政为主题的全校范围内的思政大讨论,它使思政课堂真正“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成为学生愿意用心去参与的课程。

(二)落实专题化课堂教学,使思政课“忙碌”起来

改变思政课“众人皆醉我独醒”,教师一人独舞的局面。第一,围绕理论课的讲授内容,坚持知行合一,设置思政课实践教学周,结合区域文化梳理调研主题,发挥社科智库作用,服务政府企业。第二,搭建与现代高职教育相适应、特色鲜明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切实推进专题化、小班化、职业化的课堂教学改革。第三,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选用新闻时事、“学习强国”APP、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素材,加强“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教育教学,构建起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三)拓展校内外教学基地,使思政课“运动”起来

一个对学校没有感情的人,很难相信他们会对所学知识产生热情。因此,第一,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通过学校精神、校训校规、校园文化等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建设校史馆、图书馆、校园广场、道德讲堂、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内实践基地等育人场所。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公共资源使用等方面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优先保障,将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成为“红色文化育人大走廊”,建立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第三,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常态化,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搭建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使思政课“务实”起来

重视实践育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之中。依托“红色文化与党史党建”研究中心打造学生党建育人平台,常态化、制度化地为各分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深度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其认知能力与理论水平。依托思政课特派员团队,秉承“走出去”的方略,策划实施“学习之路”社会实践活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各街道、各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宣讲服务。

(五)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教学,使思政课“生动”起来

在课上利用“雨课堂”“蓝墨云”“学习通”等教学软件与学生积极互动,构建智能手机的移动教学生态系统。第一,把教材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前发送给学生,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在课上与学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受教于润物无声的教學中。第三,学生有疑惑可在课后“网上答疑”,实现思政课“全程管理”“全时互动”“高效教学”的教学目标。

“四维融合”综合教学模式是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一种积极探索,切合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育人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课模式高职院校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