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菊明
【摘 要】对于科学学科来说,实验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实验以其独特的直观性以及多变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课堂里,实验教学是最直接获得科学知识点的方法,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如果在小学科学中离开实验教学环节,会让科学学科显得很空,学生理解起来也较为困难,枯燥的知识点会让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本文将主要探讨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方法,旨在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顾名思义,实验是以观察和操作为基础的教学类型,通过参加具体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最直观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当然,在制定具体的实验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以及课程要求,以最有效地方式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一、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老师。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对于新鲜的事物,永远保持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对于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创设具有好奇的教学情境显得十分重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生活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是缩短学生与学习距离最好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点的重要性后,势必会对科学的探究充满兴趣。所以,将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与学生实际生活展开紧密联系,以充满诱惑以及问题的生活情境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温度和温度计》时,教师可以先用两个杯分别装有冷水和热水,让学生用手触摸,感受温度的变化。为了让学生熟练使用温度计,教师可以将装有四种温度的水杯放在桌子上,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和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在测量的过程中,可以发现2号和3号杯内的水温差不多,而1号杯内的水温最低,4号杯内的水温最高。我们可以发现,水温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的现象,如洗澡水的温度、观赏鱼生活的水温等,温度计的使用是必须掌握的事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更加认真。
二、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有效开展
小学科学学科实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实验往往会以其独特的教学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一起探究实验背后的知识点。实验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动脑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验教学活动真正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实验具体的操作方法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教师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合理科学的实验方法对于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活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学习《磁铁的两极》时,教师采用探究式的实验方法显得更为有效。比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对于一个磁铁来说,它每个部位的磁性都是一样的吗?是不是两个端点的磁性最大呢?”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欢探究、思考,当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热烈讨论起来时,说明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证明学生自身的想法。一个条形的磁铁,教师将其划分为五个点,并一一贴上标签,A、B、C、D、E,然后在拿出一个回形针,看每个点吸引回形针的个数是否会存在区别。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磁铁的两个端点吸引回形针的个数是最多的,中间几乎不会吸引回形针。由该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对于该实验来说,教师采用了学生自行探究的实验方法,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三、精选实验材料,增强实验的有效性
对于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说,实验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实验最终的现象以及分析结果。
例如,在学习《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教师可以为每组学生准备以下实验材料:牙刷、塑料梳子、回形针、钥匙、木块、筷子。准备的实验材料必须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则无法观看材料在水中沉的现象。而且,实验材料必须是安全的。在准备的材料中,必须有些能是浮在水面上的,有些是沉在水底的,有些是既可以浮,又可以沉的。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会认识到“相同大小的物体,质量小的是浮在水面上的,质量重的是沉在水底的。对于质量一样的物体来说,体积大的是浮在水面上的,体积小的是沉在水底的”。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中开展实验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以严谨的实验态度开展实验教學活动,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银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13):74-75
[2]蒋波.“管控”“放手”,还是“互动”——浅议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研究,2020(11):89-9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