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
【摘 要】语文是对学生感性理解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门学科。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够对学生以后的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小学阶段是奠定以后学习基础和塑造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能够大致确定学生以后的学习兴趣方向。小学语文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成为诸多业内人士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如何优化小学语文的作业质量,并提出具体措施探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优化作业;提高质量;小学语文;策略方法
设置科学合理的作业对于预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都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作业的多少以及质量的优劣也是重要的变量。过量的作业会成为学生的课后负担,带来逆反心理,不仅无法达到辅助课堂的目的,往往还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反感,通过抄写、搜题等敷衍作业,违背初衷。同时大量的作业会占据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其他方面的兴趣难以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科学合理的布置作业,避免布置过量作业给学生造成负担,导致学生敷衍作业,违背作业设置的初心。
一、控制作业数量,合理安排作业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对新知识预先学习,在课堂讲授时能够尽快步入正轨,提高课堂效率,对旧知识温故而知新,不至于遗忘讲过的知识,通过做练习题以求触类旁通,学到新知识,发现做题的技巧。单纯追求作业数量,不益于布置作业目的的达成,过多的作业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叛心理,报复性的抄袭、搜题、不好好的完成作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同时,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有限的,多学科学习意味着学生将要完成的作业科目也不是单一的,必须切实考虑到学生的课余时间,合理适量的布置作业,才能促使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而不是敷衍了事,以达到我们设置作业的目的。
二、提升作业趣味化,吸引学生兴趣
(一)立足学生兴趣点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课程设计已经逐步走向兴趣化教学,通过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作业的设置也应尽力秉持兴趣化的原则,提高作业的趣味性,能够大大降低学生对作业的反感,引导学生主动高质量的完成作业。同时,作业更具备趣味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科的熱情和好感度,有助于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力在学科学习上。
布置作业应兼顾学生阶段的心理需求,立足学生的兴趣点,切莫本末倒置,从教师本人出发,引不起学生的情绪,将毫无意义。比如,小学生大发散思维比较突出,想象力很是丰富,教师可以在讲授一篇课文结束后,开设“续写小能手”的环节,让学生根据文章主旨大意进行续写文章,在不偏离文章主题的情况下,发展多线程的人物故事。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大意和人物形象设计的关键,能够深化文章学习。
(二)多多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相比较其他的学科培养学生某方向上的学科素养,语文学科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充分考虑作业形式对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利用作业复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其他方面的素质,还能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展示自我。比如,学习古诗词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排练古诗词小剧场,把古诗词化用到故事里,通过戏剧表演锻炼学生的朗读朗诵能力,古诗词背诵理解能力,表演能力等。
三、作业设计注重学生的多感官体验
填鸭式教学到如今已经备受弊病,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也已经发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但不可否认,语文作业的设置往往总是走上填鸭式的道路。抄写字词,抄写古诗等。我们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同时,就应及时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创新作业形式
重复不断地抄抄写写令学生大为头痛,不可避免的走向诸多小路,也激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作业形式应更加多样化。比如,在考察阅读理解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心中对古诗的理解运用画笔表现出来。一首写景的诗词往往包含着作者的心情。画画时颜色的选择以及学生展示画画介绍时的嗓音能够更加直观的表现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
(二)涉及个性化作业
语文课堂要回归学生主体,小学语文作业的设置也应回归学生主体。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时,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将作业的目的告诉学生,深化理解文章主旨、识认熟记生字生词、了解名人事迹等,不同的作业设置目的定然需要不同的作业形式。把作业设置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头脑,更好的展示自己。同时,自己设置的作业也更加有兴趣、有动力完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通过优化作业的布置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综合质量,必须对作业设置的趣味性、数量等多个角度进行优化。科学合理的安排作业数量,不要侵占学生太多的时间。作业的设置要多样化、趣味化,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作业,主动探究作业中蕴含的知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接受度,考虑到通过作业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更好的锻炼自我。让学生更加喜欢语文课堂,通过作业使得学生更加喜欢语文课堂,对于语文教学产生推动力,从而达到通过改良作业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海红.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06)
[2]于希瑶,黄智超,方海光,等.中小学电子教材关联知识点设计方法研究——以小学语文课文《落花生》为例[A].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2012,08:139-140
[3]王翠翠.浅谈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小学语文质量的措施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