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基翠
喜歡读书才能把书读好!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瑞士的作家凯勒也曾经说过:“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一篇好的文章会让学生的心灵纯净而有正义感,它会引导学生从此走向成人,一步步走向美好的境界!如果从小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就会让自己获得巨大的快乐,就能认识大自然和人生,了解人和社会,懂得做人的道理,成为对家庭有益、对国家有用的人!正因为如此,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看自己喜欢的、有益的﹑健康的书,我的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就有看《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的,虽然他们对这些名著不一定都看得懂,但他们对其中的故事记忆深刻,讲起刘备的《三顾茅庐》,关羽《千里走单骑》,张飞当阳桥上大吼三声吓退曹操八十万大军等故事,讲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除了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我还在语文课上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好词佳句的积累方法。下面笔者就简单谈谈自己的一点经验。
首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的热情。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并在活动中形成。兴趣越浓,越有积极性,学习的注意力就越集中。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儿童的兴趣。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谈到阅读与积累。这些活动是:好词好句擂台赛、故事会、每日新闻发布会等。每天中午进行20分钟的午间阅读,所读的内容是和语文教材配套的《国学经典》和《语文同步阅读》。
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的速度,在课堂上我还注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靠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反反复复的读,掌握文章的内在联系;认真的读,找到主要线索;带着问题读,启发学生的想象。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权,让他们体会阅读的趣味性,产生阅读的激情,从而喜欢阅读。
读书习惯有很多方面,其中勤于动笔,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习惯之一,圈圈﹑划划﹑勾勾﹑做批注。徐特立就曾提倡过“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精神。勤于动笔对于认真读书,深入体会课文的内容是有好处的。这种方法也要交给学生,使其从小就有勤于动笔的习惯,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学生产生了阅读的兴趣,学会了阅读的方法,就会产生自主阅读的愿望。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并积累素材,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读课外书籍的同时,我还适时给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不断给予其鼓励,从而坚持长久的阅读,真正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如在做家庭作业时,读一篇优秀作文,抄几个好词,几句好句;有时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后,写一写主要内容,或故事梗概。上完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词和课文后,策划一次活动,让学生尽情地表演各种节目,如背诵古诗词,演唱歌曲,表演小品……寒暑假布置学生读中外名著,开学开展一次故事会,对讲得好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
农村小学的学生课外读物资源贫乏,大部分学生家里藏书很少,学校阅览室的书也不多,且大部分图书都是西昌市其他单位捐的新书和旧书,学校阅览室每天只能有一个年级的学生有机会放学在阅览室读一个小时的书,80%的学生家里没有电脑,即使有电脑,也不能上网。所以在阅读课上只有发动全班学生书籍共享,资源共享,互相交换,既经济有实惠,还能认真地看,不是说“书非借不能读”吗?这样还能触动他们抓紧时间,多读好书。另外全班同学凑钱每年订阅三种报刊,交换阅读,扩大知识面。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学习积累,已经掌握了很多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好诗词,、好文章、好故事,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学习习惯也基本而养成。多年来,本人亲自编辑出版《小学生作文精选》的书,出版了6本,出版作文集《飞舞的文学花瓣》8辑,共收集了学生优秀作文800篇左右,做到人手一册,在学生中广泛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总复习时要舍得留时间让学生阅读、体会、交流、点评、借鉴、学习。学生受益匪浅。整理《中华经典文言文诵读》50余篇,激发学生对古文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对古文的阅读水平,扩大学生对古文的阅读面,增长学生对古文的知识。唐朝的诗人杜甫不是说过一句千古不变的名言吗?“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
总之,语文课内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语文课外布置学生大量阅读,大量阅读,以此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没有阅读和积累,作文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阅读和积累是学生写作的起点和源泉。所以我们提倡学生从小就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四川省西昌市礼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