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锐
【摘 要】作为微课教学相匹配的“微练习”已成为数学教学中不可获缺的训练模式,但如何结合“微练习”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还比较薄弱。本文首先从微课程产生的角度追溯了“微练习”在国内外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对“微练习”教学的概念进行了澄清,扩大了“微练习”理论基础的研究视角;其次,本文从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说明了在中学阶段迫切需要实施“微练习”教学及其研究,阐述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微练习”教学的操作方法,并指出教师是影响“微练习”教学实施效果的首要决定因素;最后,本文从案例角度揭示了实施“微练习”产生的功效,以“微练习”激活学生思维,激活课堂教学。
【关键词】微练习;发散性思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1.新课标下“微练习”的产生及发展
随着我国学生在国际测试和竞赛中的不俗表现,许多学者开始对我国的数学教育经验进行研究,“看重双基、强调熟练、要求严谨”已被大家所公认,为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和掌握结构,“微练习”便成了最好的工具,通过“微练习”及时巩固和强化知识。“微练习”又名微思考,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的一种训练模式。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练习”“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微练习”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对微课程教学效果及其反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付诸实施以及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就显得至关重要。
2.新课标下“微练习”的教学视角
其中教的活动就是指教师作为活动的主体与特定微课程内容的相互作用过程,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向学习微课程的学生有效传遞教学信息,以帮助学生对内容进行思考、理解与意义建构。此时“微练习”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将教的内容首先进行有针对性的聚焦,做到目标单一、内容清晰,使学生拥有“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其次,“微练习”可以适时采用碎片化和模块化,基于脑科学的有效教学认为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0分钟,故每个微视频大约10分钟,在这个时间内学生对接触到的知识消化性最佳。最后,以学生为中心,“微练习”可以将重点内容进行分层设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解决问题的喜悦,以此达到让学生对知识间融汇贯通的目的。
3.新课标下“微练习”的再发散与案例解析
“微练习”的发散性数学思维是本文基于高中阶段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方法的延续,伴随概念的不断延伸、问题情境化的不断创设、以及作业的层次化设置,促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就有关上述几种情况展开分析。
案例一:“微练习”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法进行发散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微练习”形式的多样性,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寻求问题的解答,用一题多解的方法让思维的形式多样化。
案例二:“微练习”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提出进行发散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微练习”片段提问分析,既复习了旧知识,充分暴露出概念的形成过程;又可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基本上搞清函数的概念,从而在“成功的体验”中,不知不觉中突破这一难点。
同时,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可以让思维的“火花”在“微练习”中达到升华与发散。
结合微视频,带着“微练习”走近课堂,创设情景化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结合“微练习”进而做到精讲多练,消除“满堂灌”,消除拖泥带水的成份,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进行反馈与自主学习,使“量”和“度”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真正得到内化。
案例三:“微练习”引导学生对结论的推广进行发散
让学生进行探素,可以产生七种想法,进而让知识的生成登顶,进而相互讨论研究,激活“微练习”,让微效果达到实处。
案例四:“微练习”引导学生对题目的设置进行发散
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微练习”进行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微练习”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可以发散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
结合上述学生的学情,将“微练习”充分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活跃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结束语
“微练习”作为微课程教学下的一种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更加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适应个别性教育,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发散性的数学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奠定了基础,而且符合数学基础教育的“微练习”是微课程反馈的有力利器,是课堂取得成效的关键保障。
【参考文献】
[1]祝智庭,闫寒冰主编.技术改变教学[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3]陈勇玲.基于翻转课堂的数学微课设计[J].数学通讯,2015(1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