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明
摘 要:社会的发展进步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冲击着人们的心理,对人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时代的快速变化和发展中,拥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中职学生所处年龄段的特点,如果学校忽視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话,则会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本文探讨了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关键词: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健康心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9-00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9.004
教育的不断发展革新,要求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中存在诸多心理教育内容,两者有互相重叠与交叉的部分。教师可于德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另外,健康心理的培养也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帮助他们在健康的心态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以应对社会的人才需要。下面笔者就来谈谈当前中职德育教育中学生健康心理培养的现状及其完善策略,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当前中职德育教育对学生健康心理培养的现状
(一)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
当今社会,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学生存在自卑、缺乏自信的问题。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是中考成绩不理想,没能考上普通高中才来到中职学校的。他们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短板,对待学习也不够努力认真,在初中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成绩不够突出而不被教师重视,还可能因为成绩问题而受到教师批评。教师往往会更关注成绩优异的学生,把很多班级事务都交给成绩好的学生去完成,因此中职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有些学生还会有自卑心理。这样的心理状况到了中职学校后依然存在,而中职学生又处于青春期,他们内心是渴望受到别人的重视和尊重的。他们不能以良好的成绩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所以有些学生会走向比较极端的一面,那就是违反纪律,不听教师的教导,以这种反面行为来获得别人注意。这种不健康的心态也会影响他们在中职学校的行为。
另外,中职学校中的很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制力和自觉性差,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多有厌学的心理。还有很多中职学生是被迫进入中职学校的,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其实是迷茫的,也缺乏一定的目标,在高学历受到追捧的今天,他们普遍存在悲观失望的心理,在遇到困难时常常自暴自弃,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分析
在当前国家重视德育教育的背景下,很多中职学校开展了德育教育,但没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很多中职学校只是响应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却未能真正重视起来。学校仍然一如既往地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上流于形式,未见实效。有些学校虽然按时开展德育教育,但是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并不深入,在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上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新颖性,没能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来有效开展,因此未能引起学生兴趣。
由于德育课的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特别强,这对新时期的德育课教师在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精深的专业素养和高瞻远瞩的教育素养。但是从现实的调查中发现,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师相关专业素养不高,对这类课程投入的精力还不够,教学态度不端正,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对学生学习情况不关心,因此在这些教师的德育教育之下,学生很难培养起健康的心理。
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学生健康心理培养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自信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体验
很多中职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信心,有自卑的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出现厌学情绪。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用课堂提问和练习,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并在这些感觉的体验与推动下逐渐提起学习的兴趣,改变以往厌学心态,自信积极地提升自己。
除此之外,教师要做好心理辅导员的角色,多了解和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心态,帮助他们疏导和排解不良情绪,回归正常健康的心态。
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渴望被人理解和肯定,希望有人能够倾听自己的内心感受。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鼓励学生打开心扉,引导学生自我调节心态。这样学生便不会轻易被不良情绪牵着走,能够学会战胜错误心理,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如教师要教导学生,对于不够优秀的自己要学会接纳,接受别人的批评,总结自己的不足,进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当出现自卑的心理时,要学会战胜自己,积极尝试,而不要轻易放弃,培养起自己的自信心,不要因初中阶段学习不理想的经历而否定自己。
(二)重视德育课程的创新,创设情境教学
德育课程是中职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然而很多学校的德育课程枯燥无趣,教师为了完成课程任务一味地单方面灌输品德教育的理论知识,缺乏课程创新,所以难以吸引学生,学生未能用心听讲,也未能真正学到东西。
因此,教师要在德育课程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可以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例子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事例中去体会相关的知识,感受品德教育。学生通过学习德育教材和相关的例子,能够感知并理解到许多美好的事物,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并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从而进一步丰富精神生活和提高审美情趣,为今后创造美好的事物打下基础。
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交流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这对学生自信心增强也有一定帮助。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就相关的知识进行小组合作,最终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向其他同学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共同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一定情况下,教师还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这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科技发展迅速,很多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现真实的例子,关注学生不良心理导致悲剧发生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明白培养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三)提高教师素质,注重教师心理疏导能力的培养
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教师自身的素质高低,在德育教育中的教学态度如何以及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如何都会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青春期学生难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需要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这就对教师的心理疏导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学校要提高教师的相关素质,注重教师心理疏导能力的培养,这样才有助于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进行和落实。
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校内德育工作者进行阶段性工作探讨,总结这一阶段中德育工作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一定的改进和调整,以适应学生现阶段的心理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真正发挥效果。
除此之外,疏导工作也是一项考验教师耐心的工作,承担疏导任务的教师要明确自身的任务,培养自己的耐心,有条理有步骤地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注重自己疏导过程中的心态和语速,保持一个平和的状态,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放松。
(四)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宣传的作用
中职学生的健康心理培养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不仅要安排德育课程以及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还要通过一定的环境熏陶来影响学生。
学校可以在宣传栏上张贴一些写有不良心理自我疏导方法的海报或是相关不良心理的例子,让学生能够重视自身的心理状况,及时采取合理的方式对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学校还可以以横幅以及黑板报等方式宣传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注重自己健康心理的培养。发挥校园宣传的作用,通过一定的环境影响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积极接受学校德育教育。
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学校科艺节等,组建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有心理问题时去心理咨询室咨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成长。而道德榜样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学校可以通过对先进道德人物的宣传,让学生体会到社会正能量,感知真善美,涵养个性,在道德榜样的引导和激励之下,激发美好情感,形成健康心理,积极向上面对生活。
三、结语
中职学校要想培养出素质和技能较高的人才,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针对本学校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健康心理培养策略,有效地帮助学生疏导和解决心理问题,让学生自信积极地面对生活,努力学习。中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和教师运用适当的方法,并且在学生的有效配合之下才能完成。学校的德育教育承担着重大的教育义务和社会责任,担负着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培养的重要任务。中职学校必须予以重视,并且提高相关措施的有效性,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瑞凌.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養[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赵鹏.中职学生德育工作浅析[J].新课程(中),2012(12).
[3]沈燕.德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健康心理[J].山东青年,2015(8).
[4]古丽扎努尔·艾尔肯.中职德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核心分析探索[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2).
[责任编辑 李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