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2020-10-12 14:25覃品优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信息技术

覃品优

【摘 要】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阶段的教学教学质量正在逐渐提高。将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营造出新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帮助学生将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引导学生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信息技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演示的工具。信息技术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数学难点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对数学的了解比较浅显,不容易理解数学中固定的公式、算法等,因此,大多数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非常难的科目[1]。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将艰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具体化。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数学的真正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8和9的认识”时,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教师可以修改课本中的例图,如在花的旁边添加蜜蜂、蝴蝶等。学生在学习中首先会被移动的物体吸引住,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数字的学习。教师也可以进行延伸学习,向学生提问:1只蝴蝶有一对翅膀,那么8只蝴蝶有多少翅膀呢?又如,在学习“圆锥和圆柱”的时候,由于初次接触复杂的立体图形,学生难以进行立体图形的想象。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对圆柱和圆锥进行360度展示,让学生能对图形各个角度进行观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教材内容[2]。再如,在教授学生图形平移步骤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图形,之后讲解平移过程,通常是用虚线标出平移的步骤后再画出一个图形。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是教师在绘制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遮挡住黑板,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观察到具体步骤,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直接在课件中做出动态的平移步骤动画,便于学生观察的同时,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步骤演示结束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图形的平移,从而使学生能准确掌握方法和技巧。

二、利用信息技术,感悟数学魅力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经常会有“可能性大小”的情况出现。但由于小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多,因此不能很好地对这类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合理地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可能性”,并且有效地运用教材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例如,在学习如何计算多边形面积时,教师在讲解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练习时使用希沃交互式平板画出一个多边形,并画出此多边形的多种分解方式,让学生解答。教师可以借助希沃班级优化大师随机选择一名学生讲解解题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在解析其他知识点的时候也能多角度思考,充分体会数学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三、利用信息技术发散学生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通过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将思维与教学动画演示结合在一起[3]。根据“求同存异”中的“存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展示出富有个人特色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提升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在大屏幕上展示几组数字,每组数字的最后两个位置标出问号,让学生自己寻找并按照规律解答。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最终会出现不一样的解题思路,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教师此时不应直接否认学生的其他解题思路,而是要认真聆听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找出重要的节点,使学生能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这样,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充分开动脑筋,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又如,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样一道习题:一个面包店每天需要完成60个面包,预计5天可以完成订单。但客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需要提前2天完成。要想在规定时间内交货,每天需要比原计划多做多少个面包?这道题本质上是计算生产量和生产效率的问题,因此,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60×5)÷(5-2)-60。但其中也有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强,想到“既然要缩短制作时间,意味着原计划最后2天的工作量需要提前到前面3天中,因此可以得出:(60×2)÷3。对学生的这种思维形式,教师需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也可以利用这种解题思路,帮助学生锻炼思维。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观察能力

图文并茂的学习不仅适用于其他科目,也适用于数学。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形象地展示数学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成果。例如,学习“观察物体”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内容,放置一个长方体,并在旁边标出三种图形,让学生思考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点。学生仔细讨论得出结论后,教师听取学生的解题思路,并利用交互式教学课件旋转演示结果,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问题的答案。

五、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合作情境

随着新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到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和探究已经成为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使用。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比较浅显,一般停留在复制阶段。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有深刻的影响和极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合理搭配时间”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程设计,内容可以设计成一位学生家里来了客人,需要给客人泡茶,并向学生提问:大家平时泡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呢?这位学生需要做什么?需要多长时间完成?课件中展示分别需要烧水、洗茶壶、洗茶杯等,并标出这些事情需要的时间,教师提问:如何合理的帮助他安排时间?有哪些事情是可以一起做的呢?让学生针对课件内容分组讨论出时间搭配方案,利用希沃班級优化大师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将答案用希沃授课助手拍照上传并让学生讲解其方案思路,最后全班学生交流得出合理的时间搭配方案。

六、结语

在信息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趋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将两者进行有效整合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点,有效吸收枯燥的知识。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探索空间,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知识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可淼.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分析[J].文存阅刊,2019(04).

[2]胡桂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03).

[3]汤雪.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融合[J].神州,2020(06).

[4]舒建芳,李明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07).

[5]韩伟.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学周刊,2015(02).

[6]姜素玲.激发协同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

[7]周丽.微课程教学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02).

[8]杨海玲.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9).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