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东
摘 要:小学数学正处于数学的启蒙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打好其计算基础,提高其计算能力和水平,对增强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的信心以及进一步提升数学的综合能力等都有极大的助力作用。然而,小学数学计算题频频出错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小学阶段数学计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以期能帮助学生摆脱计算频繁失误的窠臼,为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輯思维打下坚固的基础。基于以上,本文将围绕小学中段计算题出错原因与解决措施分析的主题展开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计算;计算出错;解决措施
数学是一门非常基础性的学科,而基础中的基础便在于计算。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理性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的要求日趋提高,培养学生正确、快速和高效的计算能力和做题能力是教师们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在实际的做题过程中,学生频繁出现最基础的计算失误致使整体正确率低下,计算题出错亦是影响成绩和学习数学自信心的关键所在。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形成良好的做题观念,都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师迫在眉睫的教学任务。
一、小学中段计算题出错的原因
(一)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注意力不集中
数学作为小学中段的主课之一,与其他音乐美术的兴趣课相比,确实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尤其是刚接触数学,许多抽象概念在学生心中都比较晦涩难懂,提不起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后期更难进行知识灌输和计算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小学中段的学生虽褪去了低年龄段的稚嫩,然而其上课专注度还是不高,注意力仍容易被与课堂不相干的事物吸引。对计算亦有一定的影响,除计算失误以外,计算“半途而废”、缺少验算过程等等问题也在频繁出现。
(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科学的做题习惯
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毋庸多言,正确、科学的做题习惯不仅能在考试中多拿分,还能在遇到难题时冷静分析,事半功倍。而大部分三四年级的学生数学答题习惯基本是延续一二年级的,如果当时的数学教师没有抓好其做题习惯的养成,则对后期的数学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比如,在二年级列竖式时,未强调数位对齐和进退位的重要性,到三年级做万以内加减法以及乘除法时计算错误率就会“节节攀升”。
(三)学生的计算基础薄弱,计算时心理状态不佳
数学,计算是核心,如果没有扎实的计算基础,就不必谈解题。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是进行计算的基础工作,对乘法口诀表不熟悉的学生难以学习和理解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不过关的学生对万以内的加减法更是望尘莫及。计算基础薄弱,不仅会导致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提不上去,还会使其对计算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会对数学这一门学科产生厌恶的消极情绪,在计算能力差、不愿练习的怪圈中恶性循环,只会愈演愈烈。
二、应对小学中段计算题出错的具体解决措施
(一)利用多样的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要摆脱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不仅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还可以利用多样的教具进行授课,比如,制作一个可移动的挡板,将计算题题干和答案提前做好标记,并用挡板遮住答案,便于学生直观地计算和回答,增强计算的趣味性;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加减乘除摇身一变变为好朋友,做连线牵手题等等。此外,还可以设计些朗朗上口的计算口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夯实巩固学生的计算基础,坚持每日计算过关
数学计算基础要夯实,就要从每天的练习中巩固提升。要监督学生坚持每日计算过关,题目的量多量少无伤大雅,重要的是要养成计算的习惯。在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后,可以加大题量,锻炼学生的计算应变能力,利用运算法则进行交换、结合等等,提高整体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和做题习惯的培养,提高其理解能力
单有兴趣热情还难以学好数学、降低计算错误率。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和做题习惯的重视,数位对齐、进位退位是最基础而不容忽视的,培养正确的计算习惯和做题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另外,还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展不同的计算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达到一道计算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答的效果,如100可以拆作50×2抑或是25×4等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和整体的数学思维责无旁贷,尤其是要加强对计算的重视。针对学生计算题出错现象深度挖掘其原因,针对其学习热情不高、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养成良好科学的做题习惯和计算基础薄弱、抗拒数学等成因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利用多样教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巩固其计算基础,坚持计算过关以及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和做题习惯培养的重视,提高其做题的理解能力等途径,与时俱进,优化教学方式,以期达到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美辰.四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吴文俊.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6.
[3]王珺.提高小学中段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