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利华 朱贤良
(安徽省枞阳县宏实中学 246700)
解三角形问题一直是高考数学的必考点,在解三角形的背景下,设置与边长、角度、周长、面积等相关的取值范围与最值问题,成为十分常见的命题角度,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这类问题注重与函数、不等式和几何等知识的交汇融合,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大,综合性强,求解时需要充分利用正余弦定理、面积公式、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并结合平面几何、基本不等式以及函数值域与最值等知识来实现破解.本文结合典型例题,对解三角形中的取值范围与最值问题的求解思路做一梳理与归纳,供读者朋友研读与参考.
函数描述了自然界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函数思想强调通过提出问题的数学特征,建立函数关系型的数学模型,是一种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它体现了“联系和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函数思想堪称是破解取值范围与最值问题的神兵利器,最具普适性与有效性.
点评运用函数思想解决此类问题有两个关键步骤:一是合理选择自变量以建立函数关系,二是准确求解函数值域或最值.
(1)求B;
(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c=1,求△ABC面积的取值范围.
(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解析因为函数f(x)=x2+c2-a2-ab有唯一零点,则c2-a2-ab=0,结合余弦定理整理得a=b-2acosC,再结合正弦定理变形得sinA=sinB-2sinAcosC,即sinA=sin(A+C)-2sinAcosC,即sinA=sin(C-A),故A=C-A,即C=2A.
由正弦定理,有
注意到△ABC为锐角三角形,则
点评先根据正弦定理化角为边,再利用余弦定理和均值不等式,求得cosC的最小值,体现了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
例5 (2014年高考全国Ⅰ卷·理16)已知a,b,c分别为△ABC三个内角A,B,C的对边,a=2,且(2+b)(sinA-sinB)=(c-b)sinC,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
再由基本不等式,bc=b2+c2-a2≥2bc-4,故bc≤4.
点评本题的实质是将“由bc=b2+c2-4求取bc的最大值”这一基本不等式问题完美镶嵌入解三角形问题之中,体现了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原则.
(1)求角B的大小;
(2)若a+c=1,求b的取值范围.
点评第(2)问也可以利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将b转化为角A或C的三角函数求得取值范围,还可以借助a+c=1将b2=1-3ac转化为关于边a或c的函数表达式求得值域.
在求解某些解三角形中的取值范围问题时,可以先考虑根据题设中的限制条件,等价地列出边与角等变量所满足的不等式(组),再解之即得对应变量的取值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在罗列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时,应该使之与题设互为充要条件,否则会误将取值范围放大或是缩小.
例7 已知1,3,a为钝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长,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
点评列不等式组时,要充分考虑1,3,a围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且是钝角三角形(最大角为钝角).
点评借助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而列出关于q的不等式组是解题的重要一步.
正是由于动点的存在,让三角形中的边长、角度具有不确定性.如果能够弄清楚动点的运动规律,厘清变量与动点之间的联动规则,则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换而言之,在某些解三角形问题中,抓住动点轨迹,从轨迹的角度着手,可以实现巧妙求解.
图3
点评本题看似与解析法无关,实则暗藏了动点的轨迹问题,从而实现乾坤挪移、移花接木.运用解析法来求解这类问题,可以避免繁琐的三角计算,简洁明了地获得问题的答案.
例10(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理16)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C=75°,BC=2,则AB的取值范围是____.
分析作为一道解三角形问题,首要的问题是弄清“三角形”在哪里,即解哪一个三角形,故考虑连接四边形的任一对角线.如图4,在△ABC中,BC=2,∠B=75°,利用解三角形知识与函数思想可求AB的取值范围.
换个角度,我们也可以尝试从画图的角度来确定AB的变化规律.如图5,先画定线段BC=2,继而以BC为公共边作∠B=∠C=75°,再在∠B的另一边上选一点A,作∠BAD=75°交∠C另一边于点D,即得与题意相符的四边形ABCD.显然点A在线段A1A2上运动(不含两端点).
解法一如图4,连接AC,设∠BAC=θ,则∠ACB=105°-θ.
图4 图5
解法二如图5,作CA1∥DA交AB于点A1,延长BA、CD相交于点A2,则点A在线段A1A2上运动(不含A1,A2),即A1B 点评取值范围与最值问题最普遍的求解方法是利用函数思想,如解法一,关键在于合理选择自变量,进而构建函数关系式,解法厚重而大气.解法二从运动的角度入手,着重理清点A的运动轨迹,直观而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