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与内科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0-11 05:05徐美辰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4期
关键词:收缩期椎动脉脑血管病

徐美辰

(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因脑部血管壁病变使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改变,进而引发脑部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软化和坏死,甚至造成神经功能缺损[1]。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治愈率极低,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内科治疗是该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时间较长,而介入治疗则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疗效与安全性仍有一定争议[2]。本研究旨在比较介入治疗与内科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内科组(28例)与介入组(32例)。内科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36~81岁,平均(52.31±2.42)岁;合并疾病:糖尿病7例,高血压13例,高血脂9例。介入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37~80岁,平均(52.64±2.39)岁;合并疾病:糖尿病7例,高血压14例,高血脂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②患者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参与其中,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18岁;④无药物过敏史;⑤患者在治疗前未出现并发症;⑥患者可适应麻醉及手术。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②伴有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传染性疾病者;③既往存在颅内出血、胃肠道大出血病史者;④存在恶性肿瘤者;⑤近3个月内使用过其他药物治疗者。

1.3 方法 内科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疗法,给予降脂、降压、抗凝、活血化瘀、调节血糖、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支持处理措施,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139)、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口服治疗。阿司匹林剂量为每日1次,每次150 mg;氯吡格雷剂量为每日1次,每次75 mg;阿托伐他汀剂量为每日1次,每次20 mg。介入组患者采用介入手术治疗,采用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X线血管造影机进行辅助治疗。术前3 d,嘱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剂量与内科组一致。术前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全身麻醉,行全身肝素化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股动脉处穿刺,于椎动脉中植入6F动脉鞘,于颈内动脉中植入8F动脉鞘,借助血管造影机观察缺血区动脉狭窄情况和侧支循环情况,采用超滑导丝进行引导,将支架送至病变近心位置,以微导丝引导支架进入血管狭窄处。若患者存在动脉狭窄,可采用远端脑保护装置。术后再用血管造影机检查颅内血管供血情况和释放支架后的扩张情况。术后3~4 h拔出动脉鞘,压迫止血30 min,无血液渗出后进行加压包扎,于监护病房中观察24 h,制动6 h,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并持续给予药物治疗,用药方案与内科组一致。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狭窄程度,血管狭窄率=(1-狭窄处管径/狭窄远端管径)×100%;若狭窄率<50%,则说明血管狭窄得到明显改善;若狭窄率在50%~70%,则为有所缓解;若狭窄率>70%,则说明血管仍严重狭窄。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③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内容包括感觉、注意力、语言能力、意识水平等方面,共42分,得分与神经损伤程度呈正比。④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心率失常、血压下降、缺血性脑卒中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NIHSS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血管狭窄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管狭窄程度比较 治疗后,介入组血管狭窄率<50%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内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均未发生血管闭塞情况。

表1 两组血管狭窄程度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介入组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比较(cm/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比较(cm/s,)

2.3 两组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介入组NIHSS评分为(11.35±2.47)分,内科组为(11.48±2.5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05)。治疗后,介入组NIHSS评分为(2.09±0.43)分,内科组为(7.42±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介入组出现血压下降1例,心率减慢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2/32);内科组出现缺血性脑卒中1例,TIA 6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7/28)。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高发,其发病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不断升高,因此如何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已成为相关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3]。该疾病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动脉炎、血管痉挛、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均为危险因素,其中临床以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动脉血管狭窄,进而引 发的脑组织缺血最为常见。临床治疗该疾病的方式包括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及内科治疗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介入组血管狭窄率<50%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内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内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介入治疗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可改善脑血管狭窄度及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内科治疗属于保守治疗,主要通过干预疾病危险因素,如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控制体质量等,并结合药物治疗的方式对病情进行控制,疗效往往较好。虽然内科治疗是该疾病的基础治疗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部分血管严重狭窄的患者仅依靠内科治疗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4]。介入治疗通过手术在患者动脉血管内植入支架,可有效扩张血管,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结合药物治疗可有效减轻神经元损伤,促进脑组织功能的恢复,对于脑血管狭窄的患者而言尤其具有优越性[5-7]。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是评价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管内径最敏感的指标之一,血管直径越窄,血流速度越快[8-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介入组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说明,介入治疗能降低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此外,介入治疗的切口小,借助影像学仪器进行辅助治疗可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相比手术治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更高。但介入治疗的缺陷在于治疗费用较高,技术难度较大,临床推广具有一定难度[10-11]。

综上所述,与内科治疗相比,介入治疗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更好,可有效改善脑部血管狭窄情况,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收缩期椎动脉脑血管病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左室肥厚的影响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益作用研究
波依定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