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阳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据估计,我国约有2000万乙肝患者,其中约有8%~20%已发展为肝硬化,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抑制病毒复制的关键措施。核苷类似物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抗HBV类药物,但由于核苷类抗病毒药种类较多,且每种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存在差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对4种核苷类抗病毒药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入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检测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其中男87例,女49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52.90±10.97)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的药物不同分为3TC组、ADV组、ETV组和LDT组,每组34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初次接受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并经向患者说明情况后能遵医嘱配合治疗者;入选患者均在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近6个月内接受过干扰素治疗者;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合并酒精性肝病、肝癌等其他肝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ADV组使用ADV药物治疗,10 mg/次,1次/d,口服(餐前餐后均可);3TC组使用3TC药物治疗,100 mg/次,1次/d,口服(餐前餐后均可);LDT组使用LDT药物治疗,600 mg/次,1次/d,口服(餐前或餐后均可);ETV组使用ETV药物治疗,0.5 mg/次,1次/d,空腹服用(餐前或餐后至少2 h)。用药剂量及服用次数根据药物使用标准并结合患者自身病情情况及临床检查指标决定,并根据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实时调整。
1.4 观察指标 ①对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ALT、ALB、AST、ALP、TBIL)进行检测,并进行分析比较。②对四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包括胃肠道不适及头疼、失眠、眩晕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四组患者的ALT、ALB、TBIL、AST、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的ALT、ALB、TBIL、AST、ALP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3TC组和LDT组ALT水平均优于ADV组,ADV组ALB优 于3TC组、LDT组、ETV组,ETV组TBIL、ALP水平均优于ADV组和LDT组,3TC组TBIL、ALP水平优于ADV组,ETV组ALP水平优于3TC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表1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ADV组比较,aP<0.05;与ETV组比较,bP<0.05
2.2 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DV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2.9%),3TC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2.9%),LDT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5.9%),ETV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5.9%),患者症状均较轻,未对治疗进程造成影响。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核苷类似物的抗病毒机制以抑制HBV聚合酶活性,提高肝功能为主,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使用ADV、3TC、LDT、ETV 4种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发现ADV、3TC、LDT、ETV均具备降低患者的血清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的功效,但由于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持续存在于细胞核内,很难被彻底清除掉,所以,临床治疗中对于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难以完全清除[2]。研究发现[3],对于HBeAg的存在形式(阳性或阴性)而言,ADV均有疗效,但对于阳性HBeAg病毒载量高的患者,ADV的抗病毒活性与其他核苷类药物比较相对温和。有报道指出[4,5],ADV应用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经2年治疗后,其HBV-DNA阴转率与3TC、ETV相比较低。3TC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抑制肝纤维化进程,提高疗效,防止病情发展及扩散,但持续使用会增加患者的耐药性,难以根治,同时还会诱发并发症出现,进而影响治疗效果。LDT与3TC药物特异性强,作用机理相似,对HBV-DNA聚合酶的生成有抑制作用,治疗效果较好。研究表明,在对HBeAg转阴率及HBeAg阳性的乙型肝炎所获得的病毒学阴转率比较中,3TC联合ADV治疗与LDT单药治疗疗效相近。在抑制HBV-DNA方面,ETV优势明显,据相关文献报道[6]:有近31%患者HBeAg阳性患者在经ETV抗病毒治疗2年转阴,80%的患者HBV-DNA转阴,87%患者ALT指标复常。本研究结果显示,经采用不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全部患者的肝功能(ALT、ALB、TBIL、AST、AL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组间比较:3TC组和LDT组ALT水平均优于ADV组,ADV组ALB优于3TC组、LDT组、ETV组,ETV组TBIL、ALP水平均优于ADV组和LDT组,3TC组TBIL、ALP水平优于ADV组,ETV组ALP水平优于3TC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本研究观察周期较短及样本存在局限性等因素,对于以上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观察。
综上所述,不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ADV、3TC、LDT、ETV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建议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时,优先使用ETV、3TC、LDT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