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弓根钉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研究

2020-10-11 03:06卢辉朱锦明赵汝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8期
关键词:根钉椎弓经皮

卢辉 朱锦明 赵汝平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各年龄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常见致病原因有跌倒、交通意外、高处坠落以及骨质疏松等,临床症状表现为剧烈疼痛,对患者日常活动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目的是恢复椎体高度与脊柱稳定度,复位骨折部位。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大、出血量多以及椎弓根钉内固定由于应力遮挡而易发生螺钉松动与断裂,导致椎体高度丢失或塌陷等[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特选择本院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予以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中女15例,男20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8.7±5.6)岁;致伤原因:23例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2例压砸伤。治疗组患者中女18例,男17例;年龄61~74岁,平均年龄(68.9±5.4)岁;致伤原因:21例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4例压砸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具体方法:患者选择俯卧位,麻醉成功后确定椎体损伤部位,于上下椎体的椎弓根部置入2枚克氏针,让置针分别平行和垂直棘突连线后再置入2枚克氏针,于棘突旁行切口充分显露后路内固定;于人字嵴顶点进针,顺利穿刺后经针道置入4枚椎弓根钉,锁紧钉杆一端,复位受损椎体,成功复位后锁紧另一端钉杆,缝合切口。

1.2.2 治疗组 行经皮椎弓根钉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具体方法:患者选择俯卧位,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悬空胸腹部;选择WSI型经皮椎弓根钉三维矫形外固定系统,为4枚Schanz椎弓根螺钉与钉棒系统联接装置构成;经皮穿刺于受损椎体上下椎各置入2枚Schanz椎弓根螺钉,钉道走向和置入深度由动态影像监视,随后安装钉棒系统连接装置,分别行纵向撑开、横向提拉予以复位固定,成功复位后去除Schanz针多出部分,将针尾和连接装置暴露在皮外。继而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于受损椎体一侧或两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于C型臂X线机下引导完成,于受损椎体前中2/3处置入Cook椎弓根穿刺针,取出针芯;把骨水泥于侧位C型臂X线机动态监视下注入椎体内,充分填充受损椎体,注入期间如果有骨水泥渗漏要马上停止注射;完成推注后待骨水泥凝固,将套管取出,缝合切口,检查双下肢活动度与生命体征,待稳定后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年后椎体高度与Cobb’s角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有固定脱落、腰背痛、后突畸形以及腰椎不稳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与Cobb’s角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椎体高度与Cobb’s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两组患者的椎体高度与Cobb’s角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椎体高度(20.93±2.53)mm、Cobb’s角(6.85±3.22)°优于对照组的(18.73±2.93)mm、(9.45±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与Cobb’s角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与Cobb’s角对比()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对比,b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n(%)]

3 讨论

胸腰段脊椎因是机体应力集中部位,受到较强外力冲击时较易发生脊柱骨折,从而导致机体脊柱生理功能与力学性能发生变化,临床症状主要是椎体高度丢失、胸痛、腰背痛以及后凸畸形等,如果不能及时接受诊治,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

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常用方法,其虽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但是未能恢复椎体内骨小梁支架结构,远期可能发生椎体高度丢失与塌陷等症状[4];且该术式耗时久、出血量大、术后康复速度缓慢,患者因长时间卧床较易发生多种并发症[5]。椎弓根钉外固定术可以有效保护脊柱功能,属于非融合性固定,于软组织修复与水肿恢复后能拔除,不影响周围节段椎间盘功能[6-11]。此外于椎体中注射骨水泥可有效提高椎体前柱与中柱的稳定度,以此减弱椎弓根螺钉的承受应力,同时填充的骨水泥可避免受伤椎体产生的空隙,有助于增强受损椎体的刚度[12-1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椎体高度与Cobb’s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两组患者的椎体高度与Cobb’s角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椎体高度(20.93±2.53)mm、Cobb’s角(6.85±3.22)°优于对照组的(18.73±2.93)mm、(9.45±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皮椎弓根钉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显著,远期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根钉椎弓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全程跟踪护理管理对高龄患者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护理疗效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水泥注入中空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
3D打印假体与单纯钉棒系统用于全骶骨切除重建的有限元分析比较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