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娟 吴燕平 张丽明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目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约18.9%,临床上常无症状,多见于肥胖、多囊卵巢、糖尿病家族史人群,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血糖控制欠佳,可出现巨大儿、早产、胎儿发育畸形、羊水增多、产褥期感染、新生儿窒息、低血糖、黄疸和妊娠合并高血压等,严重威胁母婴的健康安全[1-3]。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指导和(或)运动,血糖大部分能降到正常范围(空腹血糖3.3~5.3 mmol/L,餐后2 h血糖4.4~6.7 mmol/L)。本次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本科健康宣教后,采取个体化营养指导,在满足母婴对营养需求的同时,控制好血糖水平,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内分泌开科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2016年10月1日开科后)和对照组(50例,2016年10月1日开科前)。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年龄最大40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33.15±2.64)岁;对照组患者中年龄最大39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34.47±2.8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正常孕期检查,因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常无临床症状,未重视高血糖对母婴健康的危害,未严格规范饮食,间断监测血糖,血糖控制欠理想,未接受胰岛素治疗。
1.2.2 观察组 患者接受正常孕期检查,产科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后,联合本科规范治疗。在本科予健康宣教后重视病情,妊娠期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了解高血糖对母婴健康存在的危害,接受本科个体化营养指导,严格控制饮食,并监测血糖,具体内容包括:①调查和评估:调查患者实际的营养摄入情况,通过患者食用的食物种类、数量等评估患者的营养摄取量,将患者的营养摄取情况与标准的营养摄取量进行对比,分析患者营养摄入是否达标;②制定营养方案:针对患者的孕前体质量指数,目前孕期体重,结合患者个人的体质差异、营养摄入情况差异和经济条件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营养指导方案并严格执行;③定期营养指导:实时监测患者的各项身体体征指标变化情况,定期对患者的饮食进行适当调整;④营养教育:定期开展营养教育讲座,向患者普及孕期营养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营养指导的认知,进而提升患者对营养指导的依从性[4-7]。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母婴健康结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母体结局对比 观察组出现孕期感染1例,羊水过多2例;对照组出现孕期感染7例,糖尿病并发症4例,妊娠期高血压5例,羊水过多8例。观察组孕期感染、糖尿病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患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母体结局对比[n(%)]
2.2 两组围生儿结局对比 观察组只出现1例巨大儿;对照组出现巨大儿4例,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各1例。两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生儿结局对比[n(%)]
妊娠期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属于高危妊娠。临床上常无症状,近远期并发症高,若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可出现巨大儿、早产、胎儿发育畸形、羊水增多、产褥期感染等,严重威胁母婴的健康安全[8-11]。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改善母婴结局。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营养指导,控制患者血糖的基础上,同时满足母婴对营养的需求,进而保证母婴安全。营养指导就是将患者的饮食方案进行个体化的调整,保障患者合理摄入营养,进而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临床症状[12-15]。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本科健康宣教,接受本科营养指导严格控制饮食,并监测血糖,血糖控制良好,观察组孕期感染、糖尿病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患者占比分别为1.8%、0、0、3.6%,均低于对照组的14.0%、8.0%、10.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孕期给予营养指导能够有效保障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指导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