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航空大学209教研室 烟台 264001)
舰载预警机是航母战中不可缺少的空中侦查力量,它既是航母编队在海空战场上至关重要的情报获取中心,也是数据融合与任务分发中心,更是航母指控系统指挥编队作战与控制战场态势的核心组成部分,拥有一个准确高效的预警机信息获取平台将直接关乎战争走向,成为决定战争胜利与否的关键。本文研究的预警机与航母编队的指控关系与协同作战流程,将详细地分析预警机在不同情况下拥有的不同指挥权限,以及预警机如何支援航母编队作战,发挥了哪些作用。
虽然航空母舰通常都装备有少量的防空和反潜武器,但当真正面临敌方战斗机、导弹、舰艇或潜艇威胁时,这些简单的武器装备很难保证自身的生存安全。因此,航母都是以编队的形式出现在战场上,航空母舰通过配备一定数量的水面舰艇和潜艇来保证航行安全,这些舰艇、潜艇与航空母舰共同组成航母编队[1]。每种类型的作战单元有各自的作战任务,在编队中的位置也有固定划分,航母编队在通常情况下分为内防区、中防区和外防区三个防区,攻防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2]。
由图1可以看出,在任何一个防区里,航母都是整个编队的核心,处于编队中心位置,地位最高,受到其他单元的保护。以航母为中心,距离中心0~45km的区域叫做内防区,该区域内的主要作战力量是各型驱逐舰与护卫舰,主要承担的任务是防区内的防空和反潜。距离中心45km~185km的区域为中防区,在这一区域主要由预警机和侦察机执行任务,负责对敌方来袭的导弹、舰船和飞机进行远程预警、获取目标信息和引导己方舰艇及飞机对目标进行拦截和打击。距离中心185km~400km的区域叫做外防区,由舰载战斗机执行任务,主要任务是打击敌方防线内的重点目标和进行海上空战时夺取制空权。
图1 航母编队攻防结构示意图
航母上搭载了多种舰载机,通常为歼击机、侦察机、反潜机和预警机等,每种飞机有自己的使命任务,其中舰载预警机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预警机在理想的、大规模的编队作战情况中一般会被分为长机预警机、僚机预警机和侦查预警机三类,三类预警机有着不同的分工,执行不同的任务,同时又相互协作,共同搭建了航母战斗群的空基平台,任务分配如图2。但从美军历次使用航母编队进行作战的真实情况来看,在实际中通常在同一作战时段内只出动1~2架舰载预警机,从任务划分上一般为1架长机预警机和1架侦查预警机,很少有3架或3架以上预警机同时升空执行任务的情况。同时也为方便起见,本文研究的预警机与航母编队的指控关系和协同作战流程也是按照两架预警机协同执行任务的情况进行。
预警机指挥编队[3]作战就是通过飞机上指挥员、情报员和引导员等空中战勤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操作,完成对战场的情报收集处理和对作战资源分发等任务,帮助航母指控中心指挥编队。预警机指控系统主要功能有以下五项。
图2 预警机任务分配示意图
任务分配:机上情报员根据机载雷达等装备获取战场信息,进行目标识别、信息融合等操作,然后将目标合理地分配给我方作战舰艇和舰载战斗机,为之提供明确的打击目标,使我方舰艇的兵力分配更加合理,以获取最大满意度的作战效果。
指挥引导:引导己方舰载战斗机或舰艇前往指定作战区域、协助指挥员选择战术战法、制定作战方案等。
威胁评估:预测敌方来袭的飞机或导弹将要攻击的己方目标、可能到达的时间及敌方火力强度等,然后定量地计算出敌方的威胁程度,为我方编队指挥员的命令下达提供辅助决策。
预警机指控系统实际是一个反馈系统,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预警机将获取的敌方目标信息与己方编队发送来的舰船信息做情报处理解算,综合航母指控中心的一系列指令和任务要求,完成信息融合后由预警机指控系统执行威胁评估、动态过程预测和航迹规划等计算任务,然后预警机协同航母指控中心指挥编队作战,战斗结束后再次收集战场情报完成毁伤评估。预警机在完成整个流程的指控操作后,战场环境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后的情况会反馈到预警机和航母指控中心,两者指控系统再一次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准备进行下一轮协同。
航母编队的指挥核心毫无疑问是航空母舰,预警机“服务”于航母指控中心[4~5]。从之前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预警机在做战场信息融合前要充分考虑航母总指控中心的一系列要求和指示,预警机只是协助航母指控中心做部分指挥决策,因此预警机与航母编队的指挥控制关系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隶属关系[6~7]。
图3 预警机指控系统处理信息流程
图4 预警机支援下舰机协同作战流程框图
考虑实际航母战斗群作战中发生的舰机协同作战,主要的战斗地点通常距离航空母舰都有较远的距离,如果此时仍由航母指挥中心给空中预警机下达任务,再由预警机指挥前线作战,很大程度上会贻误战机。另一方面,航母指控中心直接参与指挥的大多数是信息量繁多、作战单元数量庞大、指挥决策复杂多变、面向战场全局的战略性或战役性作战指挥,而不是针对在某一小型区域内的战术性交战。而位于距离航母指控中心较远的外防区,预警机可以凭借自身具备的应对局部作战的指挥引导能力,和性能优于水面舰艇和战斗机的雷达系统和通信系统,在某些特殊时刻享有独立指挥权,可以进行战役性作战指挥。比如在预警机与航母指控中心之间的通信受到干扰或阻断,或者在一些紧急情况下,预警机可以不征求航母指控中心的意见,在没有航母指控中心“授权”的情况下,独立遂行部分指挥任务,此时与航母指控中心的指控关系表现为支援关系。
实际中,预警机支援航母编队作战时,大部分时期总体表现为隶属关系,但在特殊情况下也表现为支援关系,预警机在航母中心的授意下具有独立指挥权。
预警机支援航母编队进行舰机协同作战的流程[8~12]可以总结为“六个阶段、双重评估”。当侦查预警机发现敌方目标以后,首先会对发现的目标进行信息采集和初步评估,然后将评估结果发送给长机预警机,由长机预警机负责分析是否对目标进行打击以及进行动态过程预测获取取胜概率,随后长机预警机将分析结果上报给航母指控中心,由战场指挥员做最终决定。如果指挥员决定对其进行打击,那长机预警机会将命令下发给己方作战单元,协同航母指控中心指挥其遂行作战任务。预警机支援下舰机协同作战流程如图4所示。
六个阶段分别如下。
航母编队在执行任务时会派出侦查预警机前往外防区,在外防区对战场实时探测,为舰队的安全做好保障。当侦查预警机发现可疑目标以后会对其进行识别,利用机载设备获取目标的飞行参数等基本数据,当获取数据较少时,进行第一级评估,主要目的是分析敌方目标的作战意图和整体威胁程度,随后将评估结果发送给长机预警机。
长机预警机在收到侦查预警机发送的评估信息后,长机预警机的指控系统会对战争结果进行预测,以确定作战的获胜概率,然后将预测结果上报给航母指控中心。航母指控中心将预警机发来的信息与天基侦查卫星数据、舰载雷达数据等其他信息相融合,帮助指挥官综合判断来袭目标的详细情况。在综合分析出目标的参数性能、作战意图等重要信息后,最终决定己方是否应该应战。
如果最终决策是执行作战任务,此时侦查预警机会进一步加强集中探测,获取更多的目标信息参数,即进行第二级评估,目的是为兵力分配做好数据铺垫。长机预警机在接收到侦查预警机发送的更加详细的数据后,预警机指控系统会通过计算,制定出几套较为完善、作战效能更高的兵力分配方案供舰队指挥官判断选择。随后舰队指挥官会在预警机提供的作战方案基础上适当加以修改,使之更加适合当前作战指挥要求。
任务下发给各级作战单位后,作战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到达任务地点,但由于前往任务地点的路线有很多,此时如何平衡安全性和任务性之间的关系便显得十分重要。预警机指挥中心根据任务分配方案,结合战场态势和敌方兵力分布,计算出每个作战单元的最优航线,提供给己方作战单位参考。
作战命令下达及战场指挥由两部分完成:位于内防区的作战舰艇由航母指控中心直接指挥,位于中/外防区的作战飞机由空中预警机指挥。作战单位在到达任务地点以后开始执行具体任务,舰载战斗机执行攻击型任务,水面舰艇和潜艇执行防御型任务。预警机作为空中预警指挥平台,承担指挥己方作战单元遂行作战的任务。
作战结束后,预警机会通过机载设备收集战场信息,分析我方和敌方的伤亡情况,对此次作战进行总结评估,形成报告发送给航母指挥中心分析研究,为下一次作战提供经验参考。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航母编队的攻防体系及航母战中的预警机分类,说明了预警机指挥编队作战时预警机指控系统处理信息的流程。阐述了预警机与航母指控中心在不同的情况下的不同指控关系,得出了预警机与航母编队的指控关系在大多情况下是隶属关系,但是在某些特殊时期是支援关系的结论。最后给出了预警机与航母编队的协同作战流程,总结为“六个阶段,双重评估”,并针对每一阶段进行了详细论述。得到了预警机与航母指控中心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指控关系和预警机与航母编队的协同作战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