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科普视域下浅析《银之匙》的艺术特征

2020-10-09 10:12张曦文
艺术大观 2020年21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

张曦文

摘 要: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科普的形式和呈现平台越来越多元化,动漫和科普的融合创作在传播上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以农业动画《银之匙》为例子,浅析艺术特征。

关键词:农业科普;《银之匙》;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1-00-02

由日本漫画家荒川弘创作的农业题材漫画《银之匙(Sliver Spoon)》讲述的是从升学考试之中逃跑的八轩勇吾来到了北海道的大虾夷农业高等学校所发生的校园故事。从普通中学来的城里孩子闯入了一群将从事农业为目标的农家子女之中,两种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产生了新的化学反应,原本应该被固定了的价值观也有了新的变化和讨论。与其他校园漫以“爆笑”“萌元素”和“恋爱”不同,《银之匙》给笔者最大的感触是“励志”“学习”和“梦想”,早上四五点便要起床干农活,农业实习从早到晚似乎永远也干不完。从畜牧科的养猪、接生小牛、打扫马厩到农田耕种,对于农业的推广和科普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一、农业题材的动漫

自数字时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移动通信的普及、新媒体的发展,动漫文化的繁荣,影视动漫视频应用于科普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广泛。钟琦在《我国科普动漫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指出科普动漫是科学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1]虽未直接给出科普动漫的定义,却也指出了动漫和科普互相融合创作。武丹明确把用动漫形式进行科技传播的作品称为科普动漫。[2]

近年来,以农业为题材的动漫开始逐渐增多。2004年,迪斯尼动画《牧场是我家》讲述的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农场之中,三头母牛为了拯救家而勇斗强盗获得悬赏金的故事。2006年8月,由史蒂夫·欧德科克自编自导自制的3D动画电影《疯狂农场》在美国上映,同样是以动物为主角,这次是“派对奶牛”欧提斯,在轻松愉快的观影中,也收获到一些关于农场的小知识。

2014年的日本动画《农林》发生在一个农业高中,表面上是个老套的校园三角恋故事,实际上,两位女主角中泽农的“农”象征的是农村;木下林檎的“林”象征的是城市,在更高的角度探索了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并不避讳地描述了农村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并科普了农业和食品知识。

同样是校园农业高中题材,《银之匙》更为侧重“生命平等”和“追逐梦想”。因其题材的别具一格在日本本土火爆,其漫画获得2012年度的“漫画大奖”大奖,同年“全国书店店员推荐漫画”第2名。漫画单行本已发行15卷,全卷发行量已经累计突破1700万册。并改编成为同名动画和真人电影。其中动画版在国内哔哩哔哩(bilibili)网站上映广受好评,获得了9.8评分,至2020年7月,第一季和第二季分别获得了605.1万次播放和446.1万次播放。

然而事实上,这却并非荒川弘的第一部农业漫画,早在以毕业母校北海道的农业高中为题材创作《银之匙》之前,荒川弘在2006年发表了第一部农家小品式漫画《百家贵族》,以养牛、种菜、被熊追逐一系列幽默有趣的农耕故事,“不工作就没饭吃”的家训几乎贯穿了她所有作品。

二、浅析《银之匙》的艺术特征

(一)经济动物:尊重生命

荒川弘以八轩的视角带领观众感受一个人、自然和动物的世界,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银之匙》所探讨的一个重要主题。人虽为万物之灵长,却受到自然和动物的恩惠,八轩第一次骑在马背上的时候,被视野中所见到的壮丽夕阳所震撼,看似人驾驭马,却是马给予了他快速移动的能力和看到更高远视野。马术比赛更是如此,必须人和马作为搭档,配合合作,才能进行下去的一项运动。大虾夷农高的校训“勤劳、协同、理不尽”连同一把银勺子高悬在食堂门口,“勤劳”是农业的基础,在动画中,为了表现出农家的不易,多次出现了显示时间的手法,早上4点起床去马术部打扫马厩,5点要到鸡舍捡鸡蛋,打扫鸡舍,才能吃早饭,接生小牛、养猪,耕种田地,如果遇到气候问题,还需要加班加点,一不小心还会面临巨额损失,道尽了农民的辛苦。

如果“勤劳”是个人层面上,“协同”便是群体的层面,在《银之匙》中,“协同”并不只局限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还有人与动物的合作。农高动画中自然少不了动物,光是拥有名字的主要动物便有三个。“新人赛”上,八轩骑着马龙号,希望马配合自己,以人为主,馬却怎么也无法跨过栏杆,最后,八轩终于了解到,马术比赛奔跑的是马,跨栏的也是马,主动配合马,终于完成了比赛。《银之匙》中处处体现出人应该以更加平等,甚至谦卑的态度与动物相处。

然而,《银之匙》中对待经济动物的态度又是矛盾的,八轩在刚知道经济动物的命运非常震惊:只是骨折或者受伤,经济动物就有可能被送到屠宰场,经济动物的命运完全掌控在人类手中。但是,对经济动物残酷的现实下,是另一批以此为职业生存者的需要。在同班同学不取名字便不会放入过多感情而痛苦的不赞同下,八轩却为自己饲养的小猪取名为“猪肉饭”,一出生便决定了未来变成肉的“猪肉饭”,八轩并不因此视而不见,而是付出了时间和耐心陪伴,最后“猪肉饭”出货后,买下所有肉制作成培根,就像一场葬礼,面对食物满怀感恩。

在荒川弘的动画中,农业的科普不只是单纯的科技知识普及,还应该怀着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恩之心和敬畏。

(二)离农:梦想和现实

《银之匙》中另一个主题是“追逐梦想”,不管是梦想是成为兽医,却因为晕血而一遍遍看录像的相川;身为农家独生女必须继承家业,却想要从事和马有关工作的御影;还是说着贪心地想要同时拥有去甲子园成为职业棒球手和继承家中奶牛农场的驹场都满怀梦想。然而,在荒川弘的故事中,努力追逐梦想,却不一定能够实现,更多的是现实。驹场最后没能够去到甲子园,家中的农场也因为还不起贷款而卖掉,退学去打工。

离农现象是现在普遍存在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乡村常驻人口55162万,同比下降2.19%。一方面,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打工,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生活;另一方面,乡村人口的逐年下降,也将影响到农业生产。以少量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职业农民进行更大量现代科学化的农业生产将成为未来面临的问题和选择。农业科普将承担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国内动漫科普应用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动漫视频相对于枯燥的书面文字和图像资料为载体,更为寓教于乐、故事生动有趣,已经是现代科普工作不可或缺的传播方式。1960年,中国早期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将科普知识融于精彩故事情节中,曾经获得瑞士第十四届国际电影节银帆奖等 10 多个奖项。1987年,科普动画系列片《小数点大闹整数王国》以数学为题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向少年儿童展现了一个虚拟的数学世界,开启了小朋友们对数学世界的探索和求知欲。著名的国产动画《海尔兄弟》和《蓝猫淘气3000问》是典型的科普动画,前者以海尔兄弟的历险经历向观众传递了一系列自然、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等科学知识,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清洁和引人入胜的惊险场景,将知识和趣味融为一体,是一部优秀的科普动画。后者情节较为普通,每一集都以一个故事向观众普及一个科学知识,深受少年儿童和家长们的喜爱。[3]

然而,国内类似《银之匙》这样优秀的农业科普动漫仍较为缺乏。动漫视频大多也是游戏动漫、广告宣传、儿童动画片、影视特效,服务于农业较为鲜见,而农业科普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地域迫在眉睫。[4]在腾讯视频等网站上,农业科普题材多以1分钟到5分钟的动漫视频出现,大致分为两者类型,分别为以大型系列动画《二十四节气》为主的低龄化科普动画;以《胖婶养猪记》(2017)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新技术系列科普动漫片。前者故事情节简单,一集科普一个知识,可惜无法脱离说教意味浓厚的刻板印象;后者主要面向群体为知识程度较低的中年农民,以女儿带农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女婿回农村中,向“养猪状元”妈妈普及科学养猪的知识,动画中以具有中国特色是戏剧和朗朗上口的口诀普及养猪的科普知识,寓教于乐、寓理于情。

四、结束语

目前,国内对于农业科普动漫还较为薄弱,一方面,未来以短视频為主的农业科普宣传视频将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应该以动漫和科学知识的融合创作,创作出更贴近生活、让科技和生活更为融合而非生硬说教式的动漫作品。

参考文献:

[1]钟琦,王艳丽,武丹.我国科普动漫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传播,2017(07):88-90.

[2]武丹,姚义贤.我国科普动漫发展现状浅析[J].科普研究,2011,6(S1):86-88.

[3]王冠玉,汪羽宁,周保吉,陈格,谢鹏,温国泉.动漫视频在农业科普创新中的应用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17(09):35-39.

[4]贺海英.影视动漫技术服务于农业科普的实践与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07):225.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分析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以《美丽的磨坊姑娘》为例小议声乐套曲的艺术特征及价值
对话凡高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