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玖玲
摘 要:油画是创作者生命的情感体现,创作者从当下的创作中再现了强烈而真实的情感。油画创作研究是对画家创作个性与心理的研究,通过研究可以使人们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油画作品的创作特色。本文从油画创作角度出发:首先,论述油画创作个性的内涵和形成。这一部分着重论述创作和艺术家的个性,创作个性与风格之间的关系;其次论述创作过程中的心理表现,记录艺术家从创作动机开始到创作结束整个心理表现,针对创作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表现的研究进行梳理;最后是结合艺术家的创作,谈及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油画创作;创作个性;心理表现
中图分类号:J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1-00-02
艺术作品的内容、风格与成败是由创作者的整体状态决定的。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不是机械的劳动,更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是发自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艺术创造的主体,可以是艺术家个人,也可以是由一群创作者完成的。在现代社会中有的艺术种类就是由艺术家群体完成的,比如说电影、戏剧等艺术创造,但主要的剧本创造和编剧、导演有时却是创造个体完成的,即大多数的艺术创作都是由个体艺术家完成的,尤其是人们所说的油画艺术。每一幅创作都是艺术家个性与心理历程的表现,通过绘画表现自我,分析自我,感受自我的舞台,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
一、创作个性的含义及形成
(一)个人性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我国心理学家把性格理解为一个人在现实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勇敢或胆怯、诚实或虚伪、谦虚或骄傲等都被认为是性格特征,性格是由一个人的许多个性特征组成的统一体。性格特征反映在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上。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的独特结合,形成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性格。恩格斯曾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做什么”反映人们对现实的态度,表达追求的目标,拒绝什么:“怎样做”反映人的行为方式,人的习惯行为,体现他对现实的态度。
性格是在实践中人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贯穿全部行为中。所以,经常性,习惯性的表现才是其性格特征。艺术创作受到个人性格的影响,只不过由于艺术的特征而表现得更加直接,更突出而已。对于创作中的艺术家,所显露在作品中的创作个性就是受到本身性格特征的影响而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的。尤其是在油画创作中,画家的个性是画家个性的基础。
(二)创作个性与风格的关系
创作个性与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有这种联系的存在,才使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得以在作品中完美且丰富地显示出来,此外,不同艺术家的作品风格不同、丰富多样,但并不相似。正是因为这种密切的关系,一些批评家忽视二者之间的内在差异,把它们看成是一回事,人们应该深入了解二者的含义。
创作个性就是艺术家长期的审美感受和创造实践中形成的,它具有相对稳定、清晰和突出的创作独特性。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个性差异在审美创造实践中的鲜明体现,是艺术家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创作过程中实现优化调节的外部标志,也是审美创造主体的个性特征与审美创造对象的具体属性的结晶。对于艺术风格,人们的理解是艺术家独特的创作特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一系列作品。只有了解这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对于二者的关系来说,创作个性是艺术风格的核心与灵魂,艺术风格是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艺术作品有多种多样,但创造性人格具有决定性意义。艺术家的创造性人格决定其作品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独特才能吸引众多观赏者。每个画家都按照自己的个性来画画,作品的风格完全不同于它自己的音色和微笑。这就可以更清楚地表现出创造性人格在艺术风格形成和特征中的作用。风格总是以艺术家的独特个性为灵魂的。
二、創作的心理表现
(一)倾听内心
如今绘画作品越来越关注人物心理和情绪的沟通,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大,时常让艺术家感到冷漠与孤独,而绘画则拉近人们之间的情感,利用绘画沟通,每个艺术家都有强大而完整的内心世界,别人无从触及。在那里可以分析自己,思考自己,体悟和感受这个世界,在这个精神世界里得到满足,创造出用心体会的形象,这种意象与具有相同心理的欣赏者产生共鸣。只有真诚才能打动人。
有时艺术家也会受外界的影响产生冲动,这种莫名的冲动,也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对艺术家内心的描述。从其内心可以看出,这种释放才是真正的释放,放松身心,得到自由,只有画一些感动自己的东西时才会有轻松、自然的状态。画面是内心和思想的物质表现,激情是完成表现的支撑,没有激情的作品是平淡无奇的,激情使创作的过程充满快感和满足发现的诱惑,这是最活跃、最自信、最具美感的时刻,灵感也即将到来。
(二)创作过程中的苦闷与心境
在饱含激情的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冲动带来的快感与欣喜的滋味,同时也会遇到前所未有的苦闷时期。引起苦闷的原因有很多,如创作没有思路,预想与实际不相符,找不到合适的处理方法等等,很难延续最初的热情继续坚持下去。此时应该想尽办法解决问题,寻找问题根源,并快速调整状态。
艺术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绘画则是艺术家精神的产物。创作的过程是创作者表达自我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是一个感动自我的过程。同时,欣赏作品时,也能透过作品读懂作者内心世界与性格。同一个场景不同人画出来的作品效果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每个人观察角度与对色彩的敏感度都不一样。创作过程中的情绪是复杂的,需要反复的推敲,反复布置。此时,试图检验是否有坚强的心和坚强的意志显得尤为重要。[1]
三、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及心理表现
创作者的内心是五味杂陈的,在平日创作中就深有体会 ,在个人的创作过程中,通过对心理部分的梳理和分析,进行组织和提升。在今后的绘画道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从艺术创作以来,艺术家开始不断地进行各种尝试,多数时间都在寻找。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灵感去完成构思是最好的状态,所以在创作素材上消耗很多时间与精力,不断地推翻不断的自我否定,也厌倦找颜色。在寻找创作灵感的过程中,欣赏很多优秀的油画作品,每当看到富有表现风格的人物作品时内心感到兴奋,发自心底的喜爱。于是查找很多纪实类风格的图片,夸张人物固有色和条件色,提高色彩的纯度与亮度。但最后画面效果却不尽人意,人物处理手段欠缺,在作画的过程中一直有一个困扰,就是贪婪的不懂得取舍,总想把片中精华部分放到画面上,最后形成的画面很不协调。虽然尝试失败,但清楚地知道在创作中的不足之处与内心的偏好。不足的地方是贪婪的一面,偏好是将画面丰富起来,随之以这种倾向继续搜索相关内容。所以最喜欢的作品和想法常常交织在脑海中,这种画面清晰又模糊,每次灵感来临就迫不及待拿起笔创作。尝试不同题材的东西,寻找喜欢的画家的作品并反复研究,以这种方式带入到现在的创作里,弱点转化为优点并将其放大,通过非具象的物体与真实的场景相互融合,制造出另一个空间,虽然有时成果不尽人意,但却享受在其中,所以创作画面细节很多,整幅画面的背景基本上选择相对鲜亮的色彩,不同的内容和颜色相互碰撞,但需要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可以从左到右随意画这幅画。在图片的内容中,可能有人的头像、动物的头像和个别物体的部分,每个剪切内容展现出来的背景与状态都不同,没有正确描述所有小细节的动态或结构,而是选择忽略一些部分,更关注的是它们之间的构成关系,将它们放到一个有趣的画面里。创作过程中有些地方反复改过很多遍,尽量调整的心态,必要時把面前的工作放一边。所有的画似乎都是随意排列的,但经历过许多意外,从各种纸张中选出最合适的一张放在屏幕上,试图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鲜艳的色彩和纸张来表达青春活力,可以说是无拘无束地舒展身心,同时用生活的乐趣美化眼前的事物。[2]
四、结束语
艺术家的个性与创作心理表现诠释创作作品的面貌,不同的人物状态决定不同的绘画创作。本文只从个人角度归纳几种人物个性与心理表现,并非全部。创作首先是倾听内心,加之人物性格特点,其次要有激情的自由表达。今后的绘画道路中,不断地加强文化修养,人生阅历,不断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徐放鸣.创作个性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