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时期,针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了预防不良心理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疫情期间的大学生心理辅导不仅需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因地制宜,也需要以人为本、多种手段综合应用,同时走生活化、精细化、实践化道路,多措并举以提高心理辅导的品质和成效。
关键词:疫情时期;大学生;心理辅导;策略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全体国人的工作与生活节奏,不仅使平静如水的日常掀起滔天巨浪,而且给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这其中,正在高校就读的大学生群体受到的心理波及显然相对明显。这不仅是由于作为准社会人的大学生在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方面仍然相对有限,也因为疫情期间线下停学和网上学习的状态彻底颠覆了习以为常的学习与生活模式。加之不同年龄段大学生面临的学业与求职等问题不一而足,疫情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渐成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因此,针对大学生的疫情时期心理辅导愈发成为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
一、疫情时期大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面对一场闻所未闻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国民都难免疑虑重重,更有不少人因此心生恐惧。即便医疗专家在公共媒体上反复给予提示和安慰,但在发展态势尚不明朗的疫情高峰期,无论是否拥有专业知识背景,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对传染病的惴惴不安。
尤其是对众多大学生而言,史上最长寒假带来的并非欢度假期的愉悦,反而是不知何时能够重返校园继续正常学习的惶惑。加之新冠疫情远远超越“非典”的传染性,即便权威统计数据显示了相对更低的致死率,但不少年轻学生仍然会本能地对传染病产生恐惧心理。种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之下,许多大学生先后产生了迷惘、恐病乃至疑病心理。显然,这些不良心理不僅极易干扰大学生科学规划疫情期间的生活与学习活动,而且会在身心两个方面对不少学生产生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假如任由种种不良心理滋生和蔓延,无论是否处于疫情期间,许多大学生都会因此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与学习秩序的重新建立,并极有可能牵连未来的求学和求职活动。
因此,疫情期间针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的首要作用就是预防不良心理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部分相对内向、敏感的大学生而言,适时心理干预将有助于其排除不良心理的负面干扰,引导学生重新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与学习态度。这对大学生未来可持续的学业与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二、疫情时期大学生心理辅导的策略
(一)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疫情时期不同地区的危急程度、严重程度和风险程度各不相同,这不仅使不同区域的抗疫实践形成了不尽相同的方案与战略,也会给这些区域内大学生群体的心理产生千差万别的影响。比如疫情中心区域、边缘区域的大学生必然会因抗疫环境紧张状态的不同产生显著的心理差异,因此对不同环境影响之中的大学生心理辅导需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例如,在非疫情中心地区、疫情严重程度较低的地区,针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可以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将疫情挑战作为典型案例,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进行现实教育、实践教育。而在疫情中心地区和较严重地区,高校的心理辅导就应当考虑与当地专业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等联合进行。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治疗师进行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实践、创新。
(二)以人为本、多种手段综合应用
信息时代背景下,早已习惯了网络化生存的大学生群体很难适应和满足于常规的线下教学和辅导活动。因此,疫情时期的大学生心理辅导也需要尊重这一现实,以人为本、多种手段综合应用,构建更为丰富的心理辅导模式。
比如,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平台。时下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是网络社交平台的支柱和中坚力量,即时互动的网络社交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标配,也是大学生丰富业余文化活动的首选。因此,疫情时期的心理辅导也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时掌握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状态与变化趋势,从而在心理辅导实践中及时调整方案,以不断提高心理辅导的有效性等。
(三)走生活化、精细化、实践化道路
心理辅导只有人脑人心才能发挥影响人心理状态、心理活动的作用。这是纯粹的理论灌输无法企及的目标。只有将心理辅导融人更加寻常的生活与学习,理论才能在实践的转化中逐渐渗透到人的思想观念、心理意识层面。因此,走生活化、精细化、实践化道路是疫情时期大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途径。
比如,心理辅导应当着眼于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态化与异常化因素,在对比中发现潜在心理因素的主导,再采取学生相对熟悉的生活策略加以缓解或改变。
又如,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施加影响不应千篇一律,而是需要充分细化与分层,制定既有共性又具个性的差异化方案。这不仅是心理辅导提高效率的关键,也是提高大学生对心理辅导认同度的核心所在。
三、结束语
疫情时期是非常时期,处于不同学业阶段的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扰不尽相同。因此,疫情时期大学生心理辅导不仅需要综合应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而且需要充分细化并分层,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策略与方案。这一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原则至关重要。尊重每个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实际要求,考察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客观影响与学业或职业的主观需要,疫情时期的心理辅导应当采取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实践方式,如此方能不断提高心理辅导活动的认同度与接受度。这不仅是疫情时期针对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心理辅导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领域持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策略。
参考文献
[1]韩争艳,论心理咨询技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启发和作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6-7.
[2]肖永忠,邹永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政治辅导员应掌握谈心艺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61-62.
作者简介
史慧莹(1983. 07-),女,汉族,辽宁锦州人,教育硕士学位,单位:渤海大学,邮编: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