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措施

2020-10-09 19:23宋阿斌
关键词:模型思想培养措施数学课堂

宋阿斌

摘 要:数学模型思想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在数学公式、函数以及定理方面构建模型,进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文阐述了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数学课堂;模型思想;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081-1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模型思想的培养和渗透,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观察生活现象,利用学习过的数学知识,提高构建模型的能力。

一、增加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模型意识

要想有效地将生活案例运用到教学当中,教师就必须将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到一起,这样才能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数学这门学科虽然较为抽象,可是它其中还是充满了趣味性的,教师在引入生活案例的基础上,应该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从而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空间和图形”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如果只是空洞地将教材中的概念讲给小学生听,那么他们很难真正理解这些知识;但如果把这些静态的图形变得“鲜活”起来,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去理解。具体做法就是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以及创设动态的情境,有效发散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进行大胆的想象,把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数学图形展现给他们看。

小学生在学习并解答数学问题时,需要用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记忆方法进行知识的储存和信息的提取。如果学生记忆力差,对于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和信息转眼就忘,因而导致其在做题时读完就忘,记不住题目信息和问题,在整个解答过程中更是一塌糊涂,错误频发。可见增强学生记忆力的训练能够有效规避学生数学犯错。想要加强学生数学记忆力,可以从两方面对其进行训练,一种是形象记忆法,即利用物体的直观形象来帮助学生降低记忆的难度,达到快速记忆的目的。比如在学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柱状体的体积公式后,为加深学生记忆,教师可以利用列表的方式将各物体体积公式列出来,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在避免产生混淆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二是利用记忆法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记忆,比如将所学知识点编制成各种各样的顺口溜,以此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二、合理设置问题,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小学高年级学生更容易跟随教师的步伐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找出最适合他们的提问方式,并且要依据学生们感兴趣的点来进行问题的设计,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好的课堂提问能够使得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大大调动,他们会更加主动去进行学习探究。教师如果想要提出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首先就要做到和学生进行沟通,只有真正了解了他们的内心,教师才能够推测出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也就能引导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教师在讲解“圆”这一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的模式来让学生们进入课堂。“大家说一说,所有汽车车轮的形状呈什么形状?”“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形而不是其他形狀呢?”“圆的特点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直截了当,学生们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圆形和其他图形的不同之处,而且教师很好地将课堂知识和我们的生活结合了起来,学生们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加入讨论,这种提问方法也是十分有效的,值得所有教室借鉴和学习。比如,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可以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或者放学后的时间多帮助家里人去菜市场买菜,或者去商店购买一些小食品,以培养他们“四则运算”能力的提升,使他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差价以及单价的区别。日常生活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这对于提升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实现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结合数学问题,课堂构建数学模型

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学生可以利用数字、图表将现实问题要素抽离出来,并经过定性、定量分析,方便后期进行分析研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模型思想,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水平的提升。要培养学生建模思想,数学教师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的兴趣,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结合实际问题展开教学活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就应该将数学教学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的发展。虽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建模思维被广泛应用,但想要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对模型构建过程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实际上,优化模型构建并不是要求教师对模型器材的应用了解多么深刻、全面,应用起来多么得心应手,而是要求教师深刻领悟建模思想和建模目的,并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将其灵活渗透,帮助学生在理解掌握的同时,实现灵活运用。

例如,在进行小学加减法教学时,教材中经常出现数小鸡的题目,教师就可以此为例,建立数学模型,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手指、双脚、班级人数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如此所建立的模型更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起学生共鸣和亲切感,学生也更加乐于接受,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班级教学活动中,同时学生对于模型中所传达的数学知识接受、理解也更加轻松、深刻。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善于利用教材和学生生活中的事与物,对建模思想加以灵活应用,在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自身建模思想,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小学数学的“数学建模”是指把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抽象概括,从数学角度反映实际问题,得出关于实际问题的描述。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建模,运用建模,以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它对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亚稚.浅谈数学模型思想在小学中年级课堂的渗透[J].教育革新,2019(09).

[2]谢惠密.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02).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小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模型思想培养措施数学课堂
明暗交织话建模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初探数学模型思想的构建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