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艺术与技术并重

2020-10-09 10:05朱徐庆
艺术大观 2020年11期
关键词:视觉传达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朱徐庆

摘 要:视觉传达专业是设计教育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主干专业之一。“产教融合”发展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新的发展趋势下,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严重制约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转型发展。本文提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企业高度协作,共同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意义所在。围绕产业、教学、工学的有效融合,以视觉传达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创意思维和设计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从设计教育教学对人才的创造性思维、社会性发展、综合性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探索有利于当下视觉传达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视觉传达;人才培养模式;艺术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1-00-02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当下的设计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对设计人才的要求也不仅停留于专业技能方向,行业与行业之间出现更多的交融与合作,设计院校必须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教学理念、教育模式进行更新迭代,与企业协作的方式也需要随着未来趋势的发展进一步深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综合应用的实践性专业,对人才的社会实践、素质能力是一大考验。本专业为培养综合性实践人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部分就成了重中之重,在此形势下,该专业的实践途径亟须深化和再拓展。[1]

一、视觉传达专业教育现状

(一)师资素质综合能力不强

设计专业的大多数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验,直接从高校毕业进入高校执教的情况较多,应届研究生毕业的现象也比较多,缺乏企业实践、对市场的把控而直接进行实践教学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基于此,所设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理论环节注重PPT等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缺乏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直接用虚拟案例或专业类别的比赛作为教学和讲课内容的情况较多,实践项目、实践经验相对缺乏;无法让教学快速对接社会新需求标准。[2]

(二)教学内容滞后

根据往届的教学大纲、几年不更替教学大纲、局部调整教学课件的情况较多,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不够,更多地在各类教材之间游走,选用的案例更多的对专业领域著名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对高精尖的把控更多的是静态的,而对市场不断变化的动态、当下市场的实际需求、新的理论指导设计形式的迭代较少关注,很少使课堂教学与市场实践项目融合性教学。[3]

(三)受限于传统授课方式

综合类院校更多受限于硬件教学场地、根据排课的教学环境限制,会出现比较多的传统授课方式,而这种现象难以适应当下的专业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应深度思考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企业与教学并进思考,教师跳脱课堂教学的传统方式,将企业以先人员更多地考虑到课堂中来,使学生能更好地吸收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课程体系设置教条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关乎培养学生的能力的核心环节,目前课程未能针对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设置,更多停留在《包装设计》《海报设计》《VI设计》这类大型专业核心课程,但与当下市场接轨、满足目前市场所需人才的课程例如:移动互联网广告、新媒体运营、新媒体包装与营销、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界面交互设计等新兴发展的课程未能及时调整成为核心类课程,如有类似课程也更多地存在于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程,实训环节略有训练,相关的教师也未能及时更新相关行业知识,并没有系统性、针对性地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五)校企合作模式缺乏个性

校企合作更多地停留在与企业对接完成后,在实训环节将学生输送至企业,或停留于校企合作的口号上,如何达到深度的合作,从理论教学、实践应用与社会如何融合发展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当下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实践基础

当下很多院校、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来说,忽略了自己所在地域的特色、经济结构优势与学校学科优势,未构建适合本地区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不是新名词,基本各个学校都有,但真正落实校企合作模式,走出自己独立特色的还很少。很多学校注重“工学结合”“工作室制”等理念还是更多地停留在高校自身的教学探索,普遍缺少实践平台,同时市场上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独立的设计研发团队,理论体系比较薄弱,因而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扬长避短,协力共进也是时代的趋势,交流与互动的便捷性也提供了强大的基础。

(一)课程教学活动的灵活性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要想很好地实现“艺术与技术并重” 课堂教学形式亟待改革,课堂教学教不出设计师,教学形式应根据课程性质和实践要求来灵活调整,对于部分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小组团队分组、任务模块化等方式,进行阶段式互动与汇报,提高课程的可参与性。

(二)多种教学模式的协调发展

校企合作应当从“双主体办学”入手,将高校与合作企业双轨道进行,将教学模式从专业基础开始进行实验,以项目化教学、“以赛促教”、工作室制等形式的多方开展,课程框架从传统的高校教学团队确立转向以合作企业达成共同的培养目标为基础,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框架建设,企业专业设计师与高校教学团队组成新型师资力量,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多种教学模式的协调有序进行。

三、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实践途径

(一)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合理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市场导向+专业项目化+共建平台+创新考核机制=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具有当下实践指导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在与企业共建的过程中,需要寻找以市场为导向、与专業度教学体系匹配的设计公司,在选择设计公司的过程中,深度融合,引导设计公司的设计师能够愿意教学,从设计师的单一转向设计师+教学导师,教师与企业设计导师深入融合,注重服务区域经济,有效地对产、学、研高度融合进行探索与实践。

(二)以项目为桥梁,校企共建工作室

工作室的育人培养模式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具体项目可以从以下方向着手:“主题工作坊”“系列化项目”“单项订单”等形式,项目来源于市场的真实环境,企业与学校教师共同辅导学生进行调研,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来源于市场、企业专家带项目进课程,反馈来源于项目对象客户、市场大众反馈等形式,整体教学在工作室一站式完成。

(三)校企共建教学平台,加强项目化学习体验

学生学习的两个互动对象分别是企业与学校专业教师,在项目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企业与高校应当牢牢把握共建的特点,取长补短,根据视觉传达专业的特性、市场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企业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探讨,辅助学习通等发布任务、实时互动在教学平台,增加信息化教学新途径。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考查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教学形式,企業和教师双向导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运用平台以具体实践项目作为原始驱动力,企业作为导向作用,把控项目进度、学生在项目学习中专业性能的发挥并给予具体的指导意见;教师作为导向作用,在具体落实的细节、专业的实施过程中,注重答疑、相关实施方案的指导讨论以及引导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深度探索、引导自学探究、实践中团队协调、学生学习心态等方面的把控。

(四)创新考核,注重人才培养的成效

运用项目化教学的形式,将视觉传达专业课程对标人才培养考核机制,企业与高校作为两个教学主体,应当充分发挥对接平台的作用,将学生培养成产生实际市场效益的人才为目标,作为对接平台,要注重企业本身的经营理念与服务范围和学生学习的匹配度,针对企业强项挖掘,用于指导学生,使其从专业技能走向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结束语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与时俱进,紧跟市场节奏调整专业发展方向,跨专业、跨学科、跨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深化课程的共建、与企业导师深化专业认知与市场接轨、依托新平台进行项目化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新合作的重点在于以项目为桥梁深化教学体验、创新考核注重人才培养的成效,实现高校与企业产、学、研三位一体等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视觉传达设计乃至设计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辉周.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中外合作办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合肥师范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3):102-105.

[2]王慧卉.应用技术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1):14-15+27.

[3]胡晓红.大设计语境下视觉传达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09):19-20.

猜你喜欢
视觉传达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浅谈字体设计在商业运用中的创新与表达
鹤文化视觉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